从严惩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最高人民法院现发布4件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坚持依法严惩。案例一中,被告人石某、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在宾馆房间安装偷拍设备,偷拍他人性行为并制作成视频销售牟利,人民法院充分考虑违法所得等情节,分别认定五人的行为属于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案例三中,人民法院综合被告人闫某坤等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经营数额特别巨大以及衍生次生犯罪等因素,认定闫某坤等三人的行为属于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情节严重”,彰显重拳出击、从严惩治的立场。

三是深化法治宣传。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案设备种类上,既有公司生产的窃照专用器材,又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等自行改装的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涉案设备用途上,既有用于偷拍他人隐私,又有用于作弊诈赌。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案例揭露偷拍盗摄黑灰产业内幕和惯常操作,特别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保护意识,在工作、生活中警惕偷拍盗摄风险,提高识别、防范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

一、石某等人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

二、颜某平、颜某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案

三、闫某坤等人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案

四、陈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

案例一、石某等人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

【基本案情】

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被告人石某先后伙同被告人吴某东、田某君、吴某华、罗某靖等人,经事先预谋,在多家宾馆、酒店房间内安装偷拍设备,偷拍入住旅客的性行为,并制作成视频,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发布贩卖信息进行销售牟利,共非法获利29万余元。其中,石某负责在宾馆、酒店安装偷拍设备并对偷拍的视频进行加工、销售,吴某东、田某君、吴某华、罗某靖协助石某安装偷拍设备并提供收款账户收取违法所得等。

【裁判结果】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石某、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以牟利为目的,非法使用偷拍设备偷拍他人性行为并制作成视频贩卖,其行为均已构成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其中,石某、吴某东情节特别严重,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情节严重。在共同犯罪中,石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石某、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根据石某、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石某、吴某东、吴某华、罗某靖、田某君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一万元不等。一审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案例二、颜某平、颜某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案

湖南省临武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颜某平、颜某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颜某平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依法予以从轻处罚。颜某建自动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予以从轻处罚。颜某平、颜某建均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予以从宽处理。根据颜某平、颜某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判处颜某平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判处颜某建有期徒刑一年。一审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是人民法院依法惩处偷拍盗摄乱象的典型案例。一些人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非法获取他人的经营信息或者个人隐私,给单位和公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严重侵犯公民的隐私等人身权利,扰乱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本案中,颜某平、颜某建将窃照专用器材安装于酒店房间,用于偷拍住店旅客,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干扰了酒店的正常经营,严重侵犯他人隐私,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触犯了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人民法院根据颜某平、颜某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对二人判处有期徒刑,体现了坚决打击此类犯罪的严正立场。此案也提醒社会公众,在日常居家、旅游出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一旦发现被窃听偷拍,应当及时报警;宾馆、民宿等也要履行好安全保障义务,采取必要的防范、检查措施,合力消除隐患。

案例三、闫某坤等人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案

偷拍盗摄黑灰产业不仅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还容易成为滋生其他违法犯罪的温床。整治偷拍盗摄黑灰产业,必须坚持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既要依法惩处偷拍盗摄者,也要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设备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铲除偷拍盗摄滋生蔓延的土壤。本案中,被告人闫某坤等人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的经营数额特别巨大,非法销售的窃照专用器材流入社会后被广泛用于“诈赌”等诈骗行为,衍生了参与人员广泛、被害对象众多、犯罪数额巨大的次生犯罪,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人民法院依法履职,综合本案犯罪事实及情节,恪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依法认定闫某坤、闫某飞、汪某燕的行为属于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情节严重”,充分体现了对偷拍盗摄黑灰产业“出重拳”打击的鲜明态度和对非法制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行为“零容忍”的基本立场。

案例四、陈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

被告人陈某于2023年9月4日至10月2日间,在未取得有关部门批准、许可的情况下,将二手手机及息屏录像软件改装成具有窃听、窃照功能的设备后售卖,先后销售41部改装设备,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5万余元,非法获利人民币3万余元。经鉴定,涉案送检的二手手机属于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陈某到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陈某上缴违法所得并提供财产刑担保,具有悔罪表现。根据陈某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一审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THE END
1.违规审批公租房申请获刑十三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十周年 全国法院审结生态环境资源案件216.1万件 最高法发布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民事案例 人物 宋鱼水:保护知识产权的这颗心,永远在跳动 乔蓓华:能帮助更多人 是我最大的满足 陈志秀:法官是个在秤上称良心的职业 张梅:法律或许是冰冷的,人心不是 彭秋香:案子结了,她牵挂https://tv.chinacourt.org/79883.html
2.[新闻直播间]最高法发布惩治腐败犯罪典型案例违规审批公租房申请[新闻直播间]本周冷空气影响持续 多地气温创新低 00:02:30 [新闻直播间]四川 多地迎来今年入冬后首场降雪 00:01:01 [新闻直播间]关注叙利亚局势 特朗普[新闻直播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 中国队8∶1力克韩国队 11战全胜蝉联冠军 00:02:33 [新闻直播间]最高法发布惩治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套取国家财政补贴https://tv.cctv.cn/2024/12/09/VIDESSAGnvSv5hYjTs59IOL1241209.shtml
3.[新闻直播间]最高法发布惩治腐败犯罪典型案例违规审批公租房申请[新闻直播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 中国队8∶1力克韩国队 11战全胜蝉联冠军 00:02:33 [新闻直播间]最高法发布惩治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套取国家财政补贴 获刑二十年 00:01:56 [新闻直播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北京站收官 中国队共收获三金两铜 00:01:55 [新闻直播间]吉布提 医院船非洲志愿者架起医患沟https://tv.cctv.com/2024/12/09/VIDESSAGnvSv5hYjTs59IOL1241209.shtml
4.合规视野下真实案例影视化改编风险预防与对策原型人物方面的顾虑和不满通常来源于影视改编后的人物形象塑造,在意所谓艺术加工后的角色形象会不会对身为原型人物的自己造成不利影响,由此衍生出创作者改编真实案件是否需要原型人物的授权这一问题。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厘清如果影视剧对原型人物存在侵权可能,侵犯的是哪项具体权利?原型人物又是否存在授权的可能,其法律依据https://www.yulelaw.com/law/law/getContentDetail?id=b52bc5f3cb3747f5ab1034b640f8fadb
5.疫情下主流媒体信源核实问题分析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被查事件虚假新闻既对公众的知情权造成了严重损害,使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新闻生产和发展的根基造成了损害。本文将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被查事件为例,用案件分析法分析疫情下主流媒体信源核实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3/2699.htm
6.在“默认合法”中爆发的法律风险——协议控制不仅当事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趋于强化,而且司法机关或其他纠纷解决机制也会面临更大的困扰。在新型经济交易方面,中国的纠纷解决体系受政策的引导和影响比较大。当监管层缺乏结论性意见时,纠纷解决机制更可能依法律条文之字面含义而非综合的政策性考量来对VIE 案件做出裁决,从而引爆VIE模式的法律风险。http://www.commerciallaw.com.cn/index.php/home/article/info/id/98.html
7.《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序)房屋买卖、租赁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设施工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8.虚假诉讼范文11篇(全文)第二,该行为也侵害了人民法院正常的审理活动,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规定。对于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的行为,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们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10月24日发布的《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eswj8tc.html
9.小案件大影响——对南京“彭宇案”一审判决的法逻辑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暨南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中国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会长(主任)。 感谢张继成老师授权推送本文! 彭宇案本身并不复杂,但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一张判决书,不仅在被告、证人陈二春看来难以接受,而且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媒体评论、网络议论都直指中国人当下道德底线的沉沦与司法正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46415.html
10.《湄公河行动》背后重要的国际法依据十月以来,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异常火爆,让大家顿觉原来主旋律影片只要拍得好看,摒弃说教,同样可以称霸影院!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在此通过本片及真实“10·5”湄公河枪杀中国船员事件,探究若干国际法方面的问题。 一、湄公河行船涉及多国河流约定 https://lawyers.66law.cn/s250338654054b_i30378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