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保护的漏洞

A=刘白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法学部工作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

6月14日,广州市荔湾区法院一审宣判,李军因犯猥亵儿童罪,依法被处有期徒刑4年。一年前,这起“处长诱奸男童”事件曾一度引发轰动。李军原为广州市民政局稽查处处长,他以玩游戏的名义,吸引男孩,并对其中三名男孩施实性侵。多次性侵3名男童,最终只被判刑四年,公众、媒体对李军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按检方指控,李军对三名男童的性侵犯,已经超越猥亵,而是直接的性接触。若其侵犯的是女童,则可被指控强奸。但按照我国法律,男性被性侵不列为强奸,更为弱势的男童也无法得到刑法的有力保护。

“红豆才判四年,而且是累犯,李军最多也就判四年了,中国法律就是这样,没有办法,只能依法办事,知道他情节恶劣,但总不能跳出法律框架,判他的刑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荔湾法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目前,一批法律专家建议修改法律,《中国周刊》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法学部工作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刘白驹。

2013年6月14日,广州荔湾区法院对原广州民政官员李军猥亵儿童案进行一审宣判,李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Q:在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中,受害者是男童,对施害者的量刑就会低;受害者是女童,量刑就会高。这合理吗?

A:传统上有一个贞操观念,而这种观念是针对女性而言的。一般而言,女性遭到性侵后社会压力、心理压力要比男性大。社会压力要比男性大,这种差异或者说对这种差异的认识,反映到刑法上,就产生了惩罚力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个权利观念问题。人们说到性权利,往往是指女性的性权利。

从心理学、精神病学角度看,特别是讲青少年心理发展包括成年人的精神状态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受过性侵害的,不只是女童包括男童,在未来的生活中包括精神状态都有很多问题。这种危害男童的影响也非常大,可能使男童今后对性关系,对婚姻的认知发生扭曲,甚至有可能导致性取向的偏离。

因此,对男童也要给予保护,防止他们遭受性侵犯。而对侵犯者,必须给予足够力度的惩罚。这些侵犯男童的犯罪人,其主观恶性和造成的危害,并不低于侵犯女童的犯罪人。

Q:男童甚至男性遭受性侵后,存在的法律空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在中国的法律保护方面,女童和男童存在着很大差别。根据刑法规定,以猥亵方式性侵未成年男女的,应以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两者刑罚一致。但若以奸淫方式性侵未成年男女的,则有较大不同:奸淫幼女的,可以判奸淫幼女罪,构成强奸罪。但是奸淫(强制肛交)未成年男性的,却无独立罪名可以适用。所以许多施暴者的犯罪恶性远远超过猥亵,但最终也只能以猥亵儿童罪定罪。根本原因是现行刑法认为强制肛交不属于强奸。

Q:立法上为什么会出现男性性侵方面的漏洞?

A:1949年以后,男男性侵甚至强奸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和司法实践发生过变化。1979年之前,在司法实践中,将男男强奸被视为犯罪给予惩罚。1979年《刑法》对男男强奸是否构成犯罪未作出明确规定。在该法实施期间,司法实践一般将成年男性之间发生强制性肛交或者与未成年人发生肛交视为犯罪,但对这种行为构成何种罪曾经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曾经认为:与未成年人肛交严重损害了幼童和少年的身心健康,应比照《刑法》第139条第二款的规定,适用法律类推,以强奸定罪。但很快,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把鸡奸幼童类推为以侵犯妇女性权利为主要特征的强奸罪是不妥的。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明确规定,“鸡奸幼童的;强行鸡奸少年的;或者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多次鸡奸,情节严重的”,构成流氓罪。犯流氓罪会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危害特别严重的可判处死刑。

中国《刑法》在1997年修订时,立法者出于好心,或许包括对自愿的同性性行为的宽容,取消了被称为“一个筐”的流氓罪,但由于疏忽或者认识不够,除事实上将强行与儿童肛交纳入猥亵儿童罪外,没有对成年男男强奸作出规定。根据1997年《刑法》也就是现行《刑法》,强奸男性,如果没有其他犯罪情节,根本不构成犯罪。

时至今日漏洞依然存在。

Q:在对男童的性侵犯上,其他国家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A:许多国家的法律已经扩大了“性交”概念的含义,认为肛交、口交等都属于性交行为,并且把强制肛交、口交等一些性侵犯行为并归到强奸罪中,对男女平等保护。

A:刑法上有关性犯罪条款的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例如对“强奸罪”条款的修订远非将“妇女”改为“他人”就可毕其功于一役的。对于刑法的性犯罪的条款,必须有一个通盘的改造。如果变一条,其他的也要变。所以,立法机关如果修改,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其次,近些年立法工作比较繁重,立法机关可能还没有更多精力考虑性犯罪条款的修订。或者说,还不够重视吧。所以我们应呼吁,积极推动。

Q:在您看来,刑法在性犯罪条款该如何修改,才能更好地保护男童?

A:应当将同性性侵犯列为犯罪的方式,将与强制与儿童发生性关系列入强奸罪。我建议有两种可供选择的修订方式:

第一,修改“强奸罪”(第二百三十六条)和“强制猥亵妇女罪”(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一款)条款,取消对两罪被害人性别的限制,后者罪名改为“强制猥亵罪”,把强行与同性(包括男童)发生性关系归入强奸罪,把强制猥亵同性归入“强制猥亵罪”。这种修改可能更符合当今世界刑法发展趋势,但对我国刑法传统改变过大,并且改变了性交概念,有关法律需要作出修改协调,而社会上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

第二,不修改“强奸罪”条款,而只修改“强制猥亵妇女罪”条款,取消该罪对被害人性别的限制,罪名改为“强制猥亵罪”,把强行与同性发生性关系和其他同性性侵犯行为归入其中且提高刑罚力度。

THE END
1.论我国自由心证制度设立价值和适用现状总的来说,《证据规定》较民事诉讼法证据规定增添很多技术性规范,借鉴了国外证据立法的合理内容,特别是自由心证原则,弥补了证据制度上的空白,形成了中国特色法官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和一系列标准、规则,但是由于是司法解释,法律效力较低,且以司法解释规定证据制度法律规范,其合法性受到质疑,因而我国应完善民事诉讼法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0.html
2.TOP100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七成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指导性案例在形式上应当具备“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裁判文书制作规范、说理透彻、适用法律正确,裁判已经生效”等条件,至于生效案件的审级则无关紧要。在实质条件上,六成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指导性案例应当具有指导意义,即能够解决法律、法规规定较为原则,法律适用疑难复杂,填补法律空白等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208.html
3.法网迷雾揭秘那些隐藏在法律法规背后的神秘案件简介法网迷雾:揭秘那些隐藏在法律法规背后的神秘案件 一、法网之谜:法律法规的面纱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法律就像一道道光明的屏障,保护着每一个公民不受侵害。但是,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些法律背后,那层看似坚固的面纱却似乎变得透明,我们发现了许多未解之谜。 二、隐蔽者们:那些被遗忘的法律条款 在海量的法律https://www.ontdhjbdb.com/nong-ye-zong-he/364039.html
4.国家司法考试标准化全真模拟试卷及名家精编精解(一B.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C.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统一行使D.党对国家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是业务上的领导,而非政治领导12.下列有关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可以制定规章,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B.罚款的限额由南京https://www.diyifanwen.com/jigekaoshi/sifa/0651302383277497.htm
5.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7/09/id/48201.shtml
6.拒不执行判决范文9篇(全文)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对拒不执行判决罪的客观方面作了具体的解释, 其第二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 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义务的人的能力”。第三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4ee93tk.html
7.2017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7第3期文章汇总1988年,他出版《探索与创新:东欧经济学概论》一书,填补了中国“外国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研究的空白,更强化了国内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思维,在学界影响很大。 而这样一个在改革思想上堪称“大胆”的陈东琪,在改革的具体操作中却力主稳健。“方向要有,战略目标可以很远大,但实现的过程要注意方式,要考虑优先顺序,不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8.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查遍新中国所有的法律 ,包括已经被废除的法律 ,我们也查不到根据。有人会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以下简称《法院组织法》)第 3条规定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 ,其中并没有规定宪法诉讼 ,但是 ,这一条同样没有规定经济诉讼、行政诉讼和其他新出现的诉讼 ,为什么人民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xianfa/200610264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