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什么法律原则?

在中国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不仅确认了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通过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形式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涵盖了:

1.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权力源自人民并归人民所有。

2.基本人权原则,即国家必须尊重和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人权。

3.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旨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运作。

4.法治原则,即国家管理应基于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享有法外特权。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制定依据。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保障和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深入发展。

3.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4.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

(1)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公正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涵盖了选举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等。

(3)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确保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和通信不受侵犯。

(5)监督权,允许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获得赔偿。

(6)社会经济权利,如劳动权、休息权、退休生活保障权、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权等。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如受教育权、科研自由、文艺创作自由等。

(8)妇女保护权,确保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则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

(5)依法纳税。

(6)其他义务,如劳动、教育、计划生育、赡养父母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THE END
1.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由,因此可以任意行使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由,因此可以任意行使 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由,因此可以任意行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扫码关注华图题库微信公众号 (每日更新备考试题)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633370.html
2.公民权利与义务(精选十篇)在高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上,我给学生讲有关《宪法》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知识时说:“我们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受者,还是义务的承担者,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我们每个公民都应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学校是这样,到了社会上也是如此”。此时,我发现有几位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si1wj4.html
3.中国法院网不知不觉间,你们跟小法一样,已经度过了出生、8周岁、14周岁、16周岁这四个特殊的法律生日,即将迎来18周岁这个意义重大的法律生日。18周岁的你们在告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同时,也拥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更意味着一份责任和担当。此时与你们息息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0/11/id/52651.shtml
4.法律科普一起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公民的基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IwMjA0Mg==&mid=2652835953&idx=4&sn=cc14ebc5411780fc1ccb368a4ab2762d&chksm=f03b21909af604f0b0118aac6c7429e7487d0197b4d817ba51dbd40db7000d261cba4d595de4&scene=27
5.权利与权益的区别范围不同: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范围更广,而权利只是价值的付出与回报,至于利益是否获得就未定。 权利是法律概念,是指法律赋予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以及要求他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除法律规定剥夺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公民除外,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法律同等保护。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95169.html
6.如何行使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政策解读宪法赋予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当选举的时候,要把公正的心里放在心里,当被选举的时候,当事人应该通过正常渠道去获得选票。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具体如下: 1、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https://www.110ask.com/zhengce/3871434906639209626.html
7.论消费外部性的经济法解决——基于公民环境权的法制保障内容提要:消费外部性现象比较普遍,从法学视角看,消费外部性体现为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消费的环境外部性。从国外来看,环境权立法与司法的实践可以解决消费的部分外部性。我国消费外部性经济法解决具有其理论基础,具体可以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环境权利以及施加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jfxll/11638.htm
8.宪法中的人权与公民权(下)[3]我国也有学者指出,公民权是“有特定涵义的、属于宪政范畴的、参与国家的政治权利”。“公民权的本质是享有公民权的法律资格”,公民的身份表明他“既是国家的公民(宪法主体),又是生根于民间的私人社会的成员(私法主体)。”[4]公民权与人民创造的这个国家有密切联系,公民是人在国家中的身份,是由自然人向政治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083.html
9.公民法律意识范文12篇(全文)大学生应当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认识法律对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把握法律精神,从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其次,传播法律知识从而影响周围群体。作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和国家未来主人的大学生不但要自己懂法、守法,还应当积极传播法律知识,使更多的公民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更多人的法律信仰,从而能够自觉遵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tc83xha.html
10.第四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和制裁;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8/17/1105604883_1105604883.shtml
11.宪法学之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我们的,关乎我们的自由能否得以实现、生命与财产安全能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它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与获得赔偿权、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等。 一、平等权 平等权是指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因种族、民族、财产、性别等条件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在适用法https://www.offcn.com/sydw/2020/0622/55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