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商婚,就是商业婚姻,即利用假结婚取得新西兰身份。一些人想移民来新西兰,但又没钱投资移民,也没有足够知识或技能储备来技术移民,走的便是商婚的路。
为移民钻法律空子
新西兰的法律,确实是很容易被聪明的东方人找到堂皇或隐晦的空子的。商婚就是其中一个。所谓商婚,就是商业婚姻吧。利用假结婚取得新西兰身份。当然这是要花一大笔钱的。一些人想移民来新西兰,但又没有足够的钱投资移民,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或技能储备来技术移民,不少人就走商婚的路。找一个有新西兰身份的人,两人商量好,给他或她一定数量的钱,两人办理结婚手续,另一方进入到新西兰。两年后此人也拿到了新西兰身份,过不惯两人再办理离婚手续。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6月到2003年6月,一共有七千多人通过婚姻签证移民新西兰。这其中有多少是真结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假结婚的不在少数。
婚后,丈夫送给李小姐一辆丰田跑车、一栋3层楼的小别墅,还给她出了学费并负责日常零用开销。李小姐平时住在别处,不与丈夫联系,偶尔一起过夜,但不会通宵在一起。2003年9月,结婚不足5个月的李小姐就回到了中国,也没有与在新西兰的丈夫进行联系。
“走在街上,李小姐肯定不认识她丈夫了,她都已经忘了对方的面孔。”她的朋友觉得这个故事像天方夜谭,“可它的确发生了,并且无比真实。”由于新西兰法律规定离婚应在至少结婚两年后办理,因此李小姐与新西兰的丈夫还是合法夫妻身份,尽管两人身各一方,形同陌路。
险棋一招鸡飞蛋打
商婚对那些特想获得一个新西兰身份的人来说是一条快捷方式,但是弄不好也是一着险棋。很多人是鸡飞蛋打。我想这也跟这些人的素质有关吧。一个敢用假结婚来捞好处的人,估计也不会太是个好人吧----这是我的不成熟的观点。
2003年报纸上登过一条新闻。一个中国女人的儿子被继父用凳子打死,她自己也被丈夫打成重伤,险些陨命。更倒霉的是,没有一个中国人同情这个不幸的女人。原来这个丈夫和这女人结婚后来到了新西兰。现在两年了,应该是申请新西兰身份的时候了。可是这个女人却死活不肯为他申请身份。这个丢弃了国内优越条件的丈夫,现在进退不得,绝望之中,狠下杀手。这个倒霉的女人不但失去了孩子,自己重伤在身,而且没一个中国人同情她,都说她一定收了人家商婚的钱。当地中文报纸也对那个女人表示了很大的不屑。
这是一个吃了商婚的恶性亏的事例。吃小的哑巴亏的人恐怕也是不在少数。谁让你那么爱钱呢谁让你去赚这样的钱呢吃点儿亏也是正常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什么钱都不容易挣呀,何况这种钱。没事去餐馆洗洗盘子,钱少是少点,可还不用这么提心吊胆呢。要知道商婚可真是与狼共舞。不仅如此,还得与狼共枕呢。
道德法律不可轻为
这还不算什么呢。如果现在你再要商婚,代价就更大了。因为新西兰政府已经发现了这个漏洞,刚刚出台了针对婚姻类移民的政策。如果你是真结婚,这些政策不会太妨碍什么,要是假结婚,那这条路就更艰难了。一个是,持未婚夫或未婚妻签证进入新西兰,要求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注册结婚,而过去是九个月;如果在配偶获得居留权后双方离婚,新获得居留权的人五年之内不能申请与另一个人的结婚居留。过去是移民局经常会突然敲门,检查你们是不是像夫妻一样的生活。现在,人家不那么费劲了,不跑你家去折腾了,人家要你自己拿出合法夫妻的全部证明来。而且,如果有人利用假结婚来新西兰而被人投诉的话,可能面临最高七年的监禁和十万新元的罚款。
居住在Glenfield的Eddie,今年50岁,因组织"商婚"于今年2月24日受控出庭。在过去的5年里,他支付给某些奥克兰当地人数万元,牵线使多个年轻的中国人与新西兰人结婚,共收取25000元的好处费。
在北岸地区法院开始的三天庭审,陪审团裁决该男子17项利用虚假文件诈骗和7项误导签证官的罪行成立。
与其同谋的是一名超市工人SeanSkinner和另一名姓名保密的奥克兰单亲母亲。他们通过朋友了解到,有一种好办法能轻松赚钱。他们分别收受12000元和16000元。
单亲母亲供述她曾填列有关自身细节的表格,并排练应对签证官各种可能提出的问题,如夫妇俩通常晚餐吃什么等等。
合作初期,她曾要求退出交易,但受到Eddie和未来假丈夫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