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2020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预习考点

第八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单元物权法基本理论

【知识点】物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1.概念

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

2.特征

(1)客观物质性;

(2)可支配性;

(3)可使用性;

(4)特定性;

(5)独立性;

(6)稀缺性。

3.分类

内容

1.动产、不动产

(1)不可移动,或如移动将损害其价值的物,为不动产,如土地、附着于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的固定附属设备

(2)动产则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2.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1)流通物是指可自由进入市场流通之物,绝大多数动产(如葡萄、小汽车)以及不动产中的房屋均属流通物

(2)限制流通物是被法律限制市场流通之物(如文物、黄金、白银、药品等)

(3)禁止流通物是法律禁止流通之物(如国家专有的物资、土地、矿藏、水流、淫秽出版物等)

3.特定物与种类物

(1)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不能以其他物替代的物(如齐白石的画)

②特定物在交付对方当事人之前灭失的,可以免除义务人实际交付原物的义务,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损失

(2)种类物,是指具有共同特征和同样经济意义并可以用度量衡计算的可替代之物(如大米、书)

①有些合同的标的物只能是种类物,如借款合同

4.主物与从物

(1)主物,是指独立存在,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中起主要作用的物

(2)从物,是指独立存在,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的物

如:电视机和遥控器;房间的钥匙;书的封套;汽车后箱中的备用胎;机器的维修工具等

【注意】在法律无相反规定或合同无相反约定时,主物所有权转移的,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即对主物的处分及于从物

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1)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且分割后不损害其经济用途或改变其性质的物(如数吨面粉)

(2)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质不能分割或分割后将损害其原有用途或降低其经济价值的物(如手机、牛、汽车)

【注意】分割共有财产时,对可分物,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对不可分物,只能采取变价分割或作价补偿的方式

6.原物与孳息物

(1)原物:产生新物的物;孳息物,是原物产生的新物

(2)天然孳息,是指原物依自然规律产生的物(如母鸡下的蛋、母牛生的小牛)。法定孳息,是指原物依法律规定产生的物(如房屋租金、存款利息等)

【注意1】一般认为,天然孳息如果实未与原物分离之前,不能作为独立物存在,属于原物的一部分,而非孳息

【注意2】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7.消耗物与不消耗物

(1)消耗物,指仅能供权利人一次性使用的物(如水果、粮食)

(2)不消耗物,指能够供权利人反复使用的物(如汽车、手机)

【注意】消耗物无法成为使用借贷、租赁等合同的标的物

8.单一物、合成物与集合物

(1)单一物:独立成一体的物(如单个轮胎)。单一物只成立一个所有权

(2)合成物:数个单一物结合为一体的物(如汽车、房屋)。合成物只成立一个所有权

(3)集合物:多个单一物或者合成物集合在一起构成的聚合体(如企业的全部机器设备)。集合物也可成为物权的客体,如动产浮动抵押的规定即是以集合物作为抵押担保。对集合物而言,其所有权仍然存在于构成集合物的每一个物之上

【注意】当集合物以一个整体作为权利义务标的时,只产生一个所有权

9.有主物与无主物

(1)有主物:是指所有权人明确的物

(2)无主物: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所有权人或所有权人不明的物

10.定着物与附着物

(1)定着物,是指固定于地上或地下、不能移动的物,定着物不是它所定着的物的一部分,也不是从物,而是独立的物(属于不动产)

(2)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其他物上、可以与所附着之物分离,但分离之后不能正常发挥其用途的物(有的是动产,有的视为不动产)

11.特殊种类的物

(1)货币

货币的所有权与占有不能分离,占有货币的人即被推定为货币的所有权人

(2)证券

①广义的证券,是指在特制的专用纸单上记载一定的文字,表明一定财产权利或法律事实的书据。包括:票证、证书、单据、特种格式合同书、有价证券

②狭义的证券,仅指有价证券,包括票据(本票、汇票、支票)、债券(公债券和企业债券)、股票、提单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中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2、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税法、产品质量法等https://www.64365.com/tuwen/gjzoj/
3.4.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分类09:30 5.1民事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09:35 5.2民事权利的分类(上) 08:25 5.3民事权利的分类(下)为你推荐(16) 09:32 001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1讲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效力(上)(下)1850次播放 07:21 第十六讲(教育法律法规8)(上)656次播放 08:13 第2章第2节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3(下)812次http://m.open.163.com/mobile/free/gb/video?mid=HGVFN5EVN&plid=OGVFN551K
4.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法律体系 30:3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分类 27:48 播放中 法律行为的效力(1) 34:10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2) 32:37 立即学习 法律行为的效力(3) 32:38 立即学习 代理(1) 31:54 立即学习 代理(2) 40:07 立即学习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14:30 立即学习 仲裁(1) 42:12 立即学习 仲裁(2)https://www.acc5.com/course/course_14740/learn/lesson_91461/
5.简述法律制裁的概念及其分类。简述法律制裁的概念及其分类。题目标签:概念法律制裁制裁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违法行为者实施的措施。法律制裁可以分为:(1)违宪制裁;(2)民事制裁;(3)行政制裁;(4)刑事制裁。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7c61c7453e2a4c738f171c81572ece4d.html
6.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概念 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
7.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法学思维小学堂)书评法律概念的意义性质:规范性分类:一、描述性概念定义:描述事实(自然事实+社会事实(规范性要素))的概念 有真伪之分二、评价性概念1.评价性语言构成 无真伪之分2.具有模糊性 实务的任务是把这种模糊性语句精确化3.被评价的事实本身也是评价意义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运用评价性概念到某个事实上时,关键在穷尽这个事实,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69313/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概念 2.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4. 法律规则的类别 (二)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的概念 2. 法律原则的种类 3. 法律原则的功能 (三)法律概念 1.法律概念的概念 2.法律概念的分类 四、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 1.法的渊源的概念 2.当代中国法的渊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9.法理学基础:法的要素2.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3.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法律规则和义务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096.html
10.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条文概念辨析法律随笔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概念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的含义 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https://www.lawbus.net/articles/31.html
11.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一、法的效力的概念 139 二、法的效力范围 141 三、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 145 第五章 法律关系 1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48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148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53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155 一、法律关系主体 155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