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一、低空经济的定义及背景
(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上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中规定:“加强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生产制造、商贸金融等跨行业合作,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二)《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简称为(简称为“《纲要》”),其中多处提到了eVTOL[1]。并且在发展目标中提到:“到2025年……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2024年3月18日,全球首个获得适航认证的国产自主研发的“空中的士”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某电商平台上线,标价每一架239万元,并在全球开展商业化试运行。同年4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广州为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颁发生产许可证,这也是全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ProductionCertificate,简称PC)。这意味着,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机型,将进入更大规模的量产阶段。全球首个三证[2]齐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诞生。
(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政府工作报告的强调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导向。
(四)《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五)法律法规的完善
2024年1月1日,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工信部颁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若干规定》、国务院及中央军委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行。
在国家级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低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层面不断释放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信号。特别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目标被明确写入多个文件中,预示着这一领域即将迎来商业化、规模化的新时代。
2021年以来省级政府低空经济政策文件出台情况表:
在具体实施方面,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例如,一些地区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产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推广应用新型航空器等方式,加快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一些地区还加强了与民航、交通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低空经济领域的法规制定、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结语
在低空经济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我国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交叉性日益显著,其涉及的法律部门广泛,包括航空器与空域管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产品安全以及建设工程等关键领域。这一跨部门和跨领域的特性使得对低空经济活动的监管和行政执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方政府层面,多地已积极响应,成立专门工作组或类似机制,旨在协同应对低空经济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合规风险。这种跨部门协作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彰显了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视。然而,为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工作组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将其工作规则纳入法规体系中,以实现系统化和法制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