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制度(二)界面新闻·JMedia

本文作为续篇,试就该等主要法律问题的解决之道提出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1.制定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

早在2011年,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军民融合促进法立法调研组,便将《军民融合促进法》提上日程。但多年过去,《军民融合促进法》立法进程依然缓慢。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政策法规,构建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的重要战略决策和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的依据。因此,在修订《国防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基本法的制订。

《军民融合促进法》出台后,将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法,应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组织结构及责任权限进行界定,统筹、整合不同法律形式中的军民融合发展具体制度,从形式上克服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立法碎片化、法律层级较低的缺陷,以化解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的冲突,也从实质上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守法、执法、司法活动和法律监督提供统一协调、科学严谨的法律依据,解决部门利益本位主义导致权责不清而产生的交叉管理问题,强化法律制度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可执行性。

因此,加速《军民融合促进法》的立法进度,以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军民融合发展对法律规范的专门要求,从而实现公平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法治理念。

2.修订专项法规,对现有法规进行废、改、释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作出全面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到的“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

(1)标准体系

就当前的标准体系而言,国家标准凡能满足军用要求的,应当贯彻执行;各部门制订的专业标准,凡能满足军用要求的,也可以直接采用。比如,《产品质量法》规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在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应予适当调整,在军品可以与民品适用同一部法律的情况下,无须再另行规定。

(2)安全保密

鉴于军事机密历来的定位和采取的保密制度已与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必要对现行保密制度进行改革。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并推行灵活的定解密责任制度,制定完善的定解密工作程序,严格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规定,对国防科研和生产实施保密分级制,对于经论证不需要保密或者可以降秘及做密级分解的,应尽量放开。同时,应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国家安全的需要及技术的更新换代等情况,动态调整保密事项和密级。

(3)知识产权

(4)财税政策

3.破除民参军的各种壁垒

针对民参军市场准入门槛高、申请过程漫长等问题,首先,可以在国家层面上适时尝试合并“四证”。在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上,军委装备发展部科研订购局的张林副局长明确宣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与“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证合一。因此,目前仅存军工三证,而在将来,可以尝试继续合并,达到四证合一。

最后,除破除四证障碍,还应当为民参军的资本运作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民参军投资领域的主要法规是《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领域指导目录》,实行核准和备案制。为鼓励、引导、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军工企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1月23日发布的《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要求修订《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领域指导目录》,减少和下放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社会投资的审核,除战略能力外,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此外,应当改善军工业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当前资本界对军民融合发展缺乏热忱的情势下,有必要在政策上向民营资本倾斜,矫正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不对等的谈判地位,设定合理的投资条件,以保证投资人安全注资,合法退出。

4.充分发挥律师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而能否有效落实具体制度将成为破除军民融合发展障碍的重中之重。

军民融合发展所涉领域广泛(如军工业六大类: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以及信息电子),各个领域内又势必因发展需要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如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军用、民用技术的双向转化,军企和民企的日常合规,军民融合的资本运作,包括但不限于投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军民融合中的争议解决等),均需要法律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以维护、平衡各方合法权益。

因此,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能力,为军民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下载界面新闻

《浅析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制度(一)》就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法律制度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提出目前阻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要法律问题,如:

THE END
1.最新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概览批发零售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最新的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范了市场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4、税收法规: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出台新的税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结构,实现税收公平。 https://www.chpj.org.cn/post/551.html
2.我国智能汽车管理及政策法规体系研究中国智能汽车政策法规体系分析 智能汽车政策体系大致可分为战略引导、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创新引领、配套环境、网络信息安全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各有其特征,又相互联系。战略引导指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法律与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创新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配套环境是智能汽车产业应用的重要基础,信息安全是产业健康发展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22206038
3.法律法规政策法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官方网站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乡村振兴工作部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健康中国工作部 热门排名 评论排行 1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 3 《社区“三社联动”线上抗疫模式工作导引 4 社会工作者及社工机构可能面临五种风险 5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全文)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http://laws.swchina.org/regulation/
4.建立我国高校退出制度的逻辑依据法律规范及其路径选择如果高校退出不可避免,那么我国现行关于高校退出的法律法规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行为准则。但是与很多国家一样,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高校退出的法律法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律的个别条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涉及到高校退出的各种法律、法规、政府指导性文件进行梳理,分公立和民办两个层面,参考之前学者的研究,从提出单位、审批单http://qks.cqu.edu.cn/html/cqdxskcn/2020/1/20200117.htm
5.互联网金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不正当竞争不利于金融科技正向作用的发挥,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对企业、个人甚至社会面带来恶劣影响,法律工作者应及时跟进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做到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个人的正当权益,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455.html
6.久远银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办理。 (二)锐锋集团持股意向及减持意向 1、本公司所持发行人股票在锁定期满后首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人股份总 额的1%;本公司所持发行人股票在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人股 份总额的1.5%; 2、本公司减持发行人股份的,减持股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深圳证券交 易所https://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062500000023
7.GDPR正式生效企业如何建设隐私数据安全防护?标准的编制考虑到与现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要求的一致性。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刑法修正案(五)》、《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九)》、《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https://www.51cto.com/article/57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