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二、缓刑的适用的条件及其把握

(一)法律规定缓刑适用的条件:

(二)缓刑适用条件的把握:

与前两个条件(对象条件)相比,第三个条件(实质条件)是最关键也是审判实践中较难把握的条件。主要原因是,由于被告人尚未适用缓刑,其“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法官的一种推测和预先判断。我院刑事审判法官一般是从以下要素把握的:

1、适用缓刑的必要要件

(1)被告人认罪

(2)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应当得到恢复,也就是因犯罪而造成的损失应当得到弥补。具体包括:非法所得应当退出;犯罪造成的直接损失必须赔偿

2、适用缓刑的参考条件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

(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7)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

(9)无前科的相对于有前科的要优先考虑

(10)社会影响小的案件相对于社会影响大的要优先考虑

(11)行为人犯数罪时一般不要适用缓刑。

三、缓刑适用条件的把握中存在的问题

3、对缓刑裁量权在监督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法律对法官自由裁量缓刑的权力,并没有过多的限制性规定和监督性条款,监督只是通常的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这类软性监督,没有硬性的、可以修正缓刑决定的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机关,对审判机关适用缓刑不当的案件,因缺乏法律上、实质上的监督性规定,同时,审判机关适用缓刑的案件,多是在法律明确的限制性规定的范围内(非累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实质性的规定(不致再危害社会),随意性又太大,是无从把握的规定,因此检察机关从根本上说无法对审判机关适用缓刑不当进行监督。另外,对适用缓刑的犯罪人在社会上重新犯罪的案件,对宣告缓刑的法官也没有惩罚性的规定,这类案件对老百姓的影响直接是对我国司法公正的怀疑。因此,可以这样说,对法官自由裁量缓刑的权力,在空间上过大;在监督上,实质上是个真空,这种缺乏监督的权力,对我国的司法制度是有害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滥用缓刑的情况。

四、限制缓刑适用,防止缓刑滥用

1、应加大对缓刑适用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例如:暴力性犯罪和

恶性犯罪,不应当适用缓刑的或是有限制的适用缓刑的,法律上应做出明确的规定。

2、对审判机关适用缓刑不当的案件,应赋予检察机关提出纠正的权力,以监督审判机关在缓刑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3、对被缓刑人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案件,对宣告适用缓刑的法官,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性规定,以约束审判人员谨慎使用缓刑裁量权。

您好,具体情况详细说一下。

辽宁行仁律师事务所于2017年由赵磊律师创立。行仁所是一家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业精...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民法典的顺利出台,带来了如何切实推动其实施的要求,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需要重视我国民法典实施与后续民商法发展的关系问题。笔者立足我国民法典特殊开放体系及其积极效应的视角,揭示出其实施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一种极具包容的关系,由此提出应当秉持开放性的实施立场。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法律法规体系之构建与完善一个多维度的探究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不仅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也是权力运行的基础,具有强制力的特点。 二、法律法规体系之内涵 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国家立法活动的总体布局,它包括了宪法、行政 法律、刑事法律以及其他各类具体规定。每一项都有其独立存在及相互联系的地位,是https://www.b9a5u5l1v.cn/gong-qiu-shi-chang/343031.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法律知识,使新一代更早接触并理解这些概念。 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监察体系,对执行力度不足或者存在违反规定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鼓励举报机制,让公民参与监督工作,共同维护正义。 完善司法人工: 改进审判程序,加快案件审理速度,更好地解决纠纷和争议问题。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4.老百姓打官司难的症结管辖权问题的立法漏洞法律制度存在的弊端一、现行中国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这也是百姓打官司难的症结之一 《孩子被轧死》一案中就存在有关管辖权问题的立法漏洞,所以公安局及其刑警队、交通管理机关就会象踢皮球一样把高某弄得不知到底哪个机关应该受理此案,以至于在其子死后长达半年时间里竟告状无门。 http://www.148-law.com/works/law2.htm
5.刑诉法司法解释见证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当前我国刑事诉讼见证人制度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初具雏形的强制见证模式弊端凸显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勘验、检查、搜查、扣押时需有见证人在场,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建立了强制见证模式的雏形,但是不完善的立法使其弊端凸显。首先,强制见证的范围过窄,侦查行为种类何其多,新刑事诉讼法将侦查实验笔录作为证据的一https://www.64365.com/zs/834101.aspx
6.我国现行法律制度6篇(全文)同样我国也不例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对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进行规制。从另一面讲国家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的提出了股票期权制度,肯定了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存在发展。我们从期权的定义出发,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激励制度,可以从中归纳出股票期权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jrv2efx.html
7.「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尽管对每日人物相关报道是否存在伦理问题仍有争议,但在灾难报道中抱有人文关怀,防止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的确是传媒行动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答题金句 1.温德尔·瓦拉赫认为“机器越自由,就越需要道德准则”。当人工智能拓宽了“新闻工作者”的边界,全新的传媒生态给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
8.赵超: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现实中,失业保险金存在着严重的欠费问题,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欠费严重。我国法律规定缴纳失业保险金的金额仅占企事业单位以及职工工资比例的一小部分,但由于部分企业用人单位经济效益不好,面临破产,缴费的积极性不高,透明度太低,也有一些单位代扣了职工应缴保险费用,却不缴纳失业保险费,故意拖欠、拒缴失业保险费。一些https://ielaw.uibe.edu.cn/lfjy/7934.htm
9.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相当一部分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已不能适应新的客观要求,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仍存在不少弊端。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极不健全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7729.html
10.中国法律法规英译名存在的问题研究【摘要】 长期以来,中国法律法规名称英译版本缺少统一规范,英文译名混乱的状况常给来自法律界和学术界的人士带来诸多疑惑,特别是给外国读者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难。目前,中国具有较高效力层级的现行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英译版本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英译名称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64521
11.法律局限性(精选七篇)法律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适用法律,法律只调整那些重要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少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如人们的思想、认识、信仰(宗教的信仰)或私生活(比如情感问题,人权中的隐私权等)方面,就不宜采用法律的手段强行干预、限制、禁止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fcsy06.html
12.论我国法治进程中法律与道德问题法信一个核心问题即法律和道德问题:法律秩序的构建与形成实际上是社会成员道德秩序重构的过程.在一个缺乏道德信仰的社会里,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建成法治社会的.因此,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可能只是表层现象,其背后的问题应当是道德问题,即道德自觉、道德修养与道德信仰.所以,在我国法治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法律和道德问题!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3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