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5篇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1.23云南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未成年人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

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

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情景二:

王丽在过往行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坏人的抢劫,找同学玩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王丽想到去商场买些东西,可就在买好东西离开商场准备回家时,被几位店员拦住了,说她偷了商场的东西,要搜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假如你是王丽,碰到了类似的遭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讨论)

2,做一做:1.

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禁止进入

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2.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C)。

A隐私权B荣誉权C人格尊严

3.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公民的(C)。

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4、不满(C)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十四

B、十二

C、十

D、十六

5、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处(

B

)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6、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治安处罚法第(

C

)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A、二十四条

B、三十四条

C、四十三条

D、五十四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C)行走。

A、左边

B、右边

C、路边

8、《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B)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9、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

)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A、三个月

B、二个月

C、十二个月

D、六个月

10、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这是(A

)。

A.我国法律的规定;

B.一些地方政府的规定,我国法律没有这种规定;

C.国务院的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小红很喜欢上网,也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可是小红的下列做法中,哪些是不对的呢(ABCD)

A.把自己家的详细地址告诉网友

B.自己一个人出去见网友

D.爸妈不在家的时候约网友来家里玩

2、下列哪些行为被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禁止(ABC)

A.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B.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C.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D.旷课

3、下列哪些行为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ABD)

A.某经营者在学校附近开设网吧吸引小学生和中学生上网玩游戏

C.某经营者在学校附近开设一家快餐店,方便学生就餐

D.某小商贩在学校附近向学生出售日本暴力打斗连环画

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下列哪项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BCD)

A.盗窃

B.放火

C.爆炸

D.抢劫

三、判断题

1、对精神病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吗

(对)

2、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从轻或减轻处罚。

(错)

4、对精神病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对吗

5、醉酒的人犯罪,可比照精神病人犯罪而从轻或减轻处罚。

6、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4,总结: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要依法自律.

(2)、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课堂小结:

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最大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国家里,我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当受到不法侵害后,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观看视频)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该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校方的教育方法不当,实行简单开除这一方式,使得在孙杰内心埋下了报复的种子,从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据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受害者。这则案例中的家庭属于溺爱型家庭,家长不分情况,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当不能满足时,孩子以偷来满足自己,最后走向犯罪深渊。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第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主人公小辉一时冲动,自制力差,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犯罪。第二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告人都不知道自己“借钱”是在犯罪,对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以下几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1)小明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违纪行为:经常迟到、旷课、早退、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一般违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勒索小学生,纠集他人闹事

犯罪: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

(2)小明由违纪到违法再到犯罪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

1、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对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不良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在前面我们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我们知道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就应多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校开的法制课,政治课,另外还可多看看有关法制频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2,吉林法制台的今日开庭,今日说法,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才能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是未成年人,国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吗,犯了法,法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这种想法也是法盲的表现。未成年人犯罪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五中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4、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那就要求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另外,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5、加强用法维权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3

【主题】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活动背景】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的青少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青少年是中国梦的最为广泛的践行者!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关键节点。然而,在我们青少年的身边,由于社会结构体系复杂,社交网络良莠不齐,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诸多的犯罪诱因,致使我们的青春曲折艰辛!

敏以修身,静以养德!在学校的呵护之下,我们预防犯罪,我们警惕犯罪,我们避免犯罪!让青春在时代的进步中,四射流光!【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教育同学懂得什么是不良行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3.教育同学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远离不良行为,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行为习惯。

让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在和谐四中,文明四中,辉煌四中的伟大建设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熠熠生辉,韶华芬芳!【活动对象】

高中学生

【活动地点】

永吉县第四中学一年十六班教室【活动过程】

第一篇章

走进青春世界(主持)

男:五月的鲜花,争奇斗俏,一年十六,莘莘学子,在这春夏交织芬芳张扬的季节,我们再次相聚。

女1:五月的娇阳,分外妖娆,永吉四中,洋洋赤子,在这火热交融桃李争放的地方,我们在此刻相识。男:尊敬的给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合:大家好!

女2:Dearteachersandclassmates,goodafternoon!Welcometoourclasstointendourclassmeeting。Thetopicofmeetingis“keepawayfrombadbehaviorsandprotectionofminors.女1:我仅代表一年十六班全体同学,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光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男:十七岁,站在青春的阶梯前,我们好奇冲动,我们斗志横生。女1:十七岁,处在多梦的季节时,我们勇于捉梦,我们勤于圆梦。男:所以,我们增长知识。女1:所以,我们磨炼意志。合:所以,我们呵护青春。男(女):我宣布:

合:永吉四中高一十六班“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

班会,现在开始。

女2:NowIanounceTheGradeoneClasssi_teenclassmeetingbegins.pleaseenjoyourperformance.第二篇章

远离犯罪深渊[学生表演]:(一)三句半表演(表演者:张莹,唐文哲等人)

(主持人)感谢四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深知了犯罪的害处。Thanksfortheirshow,thefollowingisasitcome,whatcanwelearnfromthisplay.QiaoHanwille_plainforus.Pleaseenjoy

(二)情景剧和举案说法

(表演者:张蓬勃,李洋,乔涵等人)(主持人)通过情景剧我们心中多少会有一些感慨,造成今日的结局,所有人都有摆脱不了的关系,社会的反思,何其重要。

(三)朗诵《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表演者:金星)(主持人)感谢金星同学的演讲,面对这些呼吁,我们一定要做到知法,守法。

(四)快板表演《却非词》(表演者:高雪,李旺)(主持人)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五)1.普法宣传(表演者:于夕淼等人)

2.他山之石(表演者:齐紫薇)第三篇章

谱写青春韶华

(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竞赛试题(主持者:张鑫)选出六个同学进行知识问答题抢答。(二)歌曲《心声》(表演者:李旺,伴舞:乔涵)

第四篇章

赤子毅然笃行

(一)主持人

(二)班主任总结

由于受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恶现象、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部分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高科技网络世界的负面影响,加之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弱,所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为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而举行“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让我的学生们知法、懂法、守法,使他们能健康成长,为营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下面我倡议:请大家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遵法、守法,并在“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条幅上签字。

(三)全体同学进行条幅签字

(四)主持人

男:青春如朝日,我们的未来晨曦烂漫。女1:青春如初夏,我们的未来希望重生。

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征程。

女1:从一年十六做起,从此刻做起,从永吉四中做起,谱写四中良好少年的华章。

男:我们的青春激扬奋进。女1:我们的青春岁月流光。女1:我宣布:

合:永吉四中一年十六班“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女2:OK!WespendawonderfultimetogetherNowIanounceTheGradeOneClassSi_teenclassmeetingisoverThanksforyourattendingThankYou!

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成效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好奇冲动因为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强化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使青少年自己正确了解并认识到实施犯罪行为的后果以及加强青少年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的正确认识。

因此,通过此次班会,增强了同学们的法制观念,使同学们懂得了违法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并且同学们平时常有的不良行为也减少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大家在学习方面都积极进取、互相帮助

通过此次班会,首先,使得同学们对于青春时代于己之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强化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增加同学们对于身为人生、身为人子、身为社会之一份子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其次,使同学们对于青少年犯罪对于自身、对于家庭、对于学校、对于社会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同学们牢牢树立了“远离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意识!

再次,通过这次班会,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

矢志笃行,实践价值的信心和毅力,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实抓起,从现在开始做起!

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青春活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强化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帮助,才能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将会健康成长。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中职学生要自觉守法,依法律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使学生树立以遵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荣、以有不良行为为耻的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行为。

应当从思想上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懂得不良行为对自身的危害,树立抵制不良行为、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同时中职生对单一的说教比较反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4

__年,__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紧紧围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条主线,成立了“预防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的职能,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并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和活动,为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健全机构、完善机制,深入探索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规律

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__上半年组织召开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组会议,研究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特点,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强了各单位的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从街道团委到各基层团支部都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针对各社区、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计划措施,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

二、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不够,非常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街道团委曾次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非常重要。__年,我们通过各级团支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报刊、社区广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滋生的因素。

三、以学校为重点,加大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今年,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托学校,积极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营造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继续大力推行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的做法,把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街道内七十五中学在今年上半年邀请镇派出所民警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自我防护知识及交通知识讲座,本校600多名学生受到了教育。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5

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全面贯彻上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文件精神,不断加强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我校根据实际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理顺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动员,广泛宣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使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我校无一例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在社会上广受好评。

THE END
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宪法》、《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多部法律法规在保护我国的未成年人。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602813.html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有哪些法律律师普法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宪法》、《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多部法律法规在保护我国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https://www.110ask.com/tuwen/15354891590511218292.html
3.目前,我国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有哪些立法?泰兴教育泰兴网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大量的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系统。下面,从法律渊源的角度将这些规定分为几大类: 一、宪法的有关规定: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我国宪法有两条原则性条款,即第46条第2款——国家培养青少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49条第http://www.taixing.cn/content-11-27936-1.html
4.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edu.iask.sina.com.cn/jy/jtZTWOIH1v.html
5.我国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https://www.verywind.com/rr/vwminvrwcindyimcvnc.htm
6.资讯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4年修正)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网络保护第六章 政府保护第七章 司法保护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NjIzMTExNw==&mid=2247590842&idx=4&sn=2e6c622815f032d66ffd35bc23f462e2&chksm=c20fcdb197d389a64137deff9d1bd65e94b504cafe8090e62a72e5a81e5a0d570953ef9178bb&scene=27
7.浅谈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浅谈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 【论文提要】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国家的政策法律、家庭的监护、学校的教育、社会大众的关爱等等,然而最根本的保护还是法律制度上的保护,因为在法治社会当中,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都是由法律予以规定并保障其实现。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0/02/id/3957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