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钦:法学的想象

法律人的现状?——社会、学术、政治领域

>>>

后发者的优势与劣势

<<<

回到我们谈的法治——整个法律系统。在中国,我们常常自称“后发的法治国家”,我们原来也有非常严密的法律,法家在中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曾经提出过一些伟大的理论,即使在“独尊儒术”以后,法家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法史学家把中国称为一个“儒法社会”,一手执经,一手执法,它是一种在儒家建构的治理体系中运作的法治,也许更接近“儒法之治”,也就是由法和伦理携手治理当时的农业社会。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当把西方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法律制度移植过来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彻底的断裂。我们把西方整套的实体法、程序法、包括法律职业、法律伦理都搬过来,但这当中没有一个在中国是有根源的。以前我们没有法院、我们不是用法官来做最后的法律决定、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律师、我们也没有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区分——所以,中国其实是一个整体继受的国家,一个后发的法治国家。

后发的法治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这是我们今天在思考法律问题的时候,从历史层面要看到的。过去的六年间,我在推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跟同行、同事或社会人士讨论的时候,就能深刻感受到两千年历史的影响,也就是所谓“后发者的劣势”。但是,我也很知道应该怎么善用“后发者的优势”,怎么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也是在法律的教育中应该特别注意的。简言之,其他国家在不断试错之后,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此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最好的制度移植过来。我这个学期在讲大民法典的时候,就一再强调,大陆法系的民法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向,我们应该善用这种后发者的优势,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很多错误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已经无从改正了,这可以用“路径依赖”的理论进行说明——这个理论还得过诺贝尔奖——我们很多行为并不是循着正确的路走,而是循着习惯、循着过去在走,因为纠正过来的成本大于收益。所以,作为一个后发的法治,如果能善用后发的优势——它没有或者有更低的路径依赖——其实可以很快地做到更好。但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反而常常循着那些有路径依赖的人的脚步,错误地以为我们也有,而不知道,其实我们可以跳过去。

后发的劣势是什么?它的劣势刚好相反,也就是说,这些先发的法治国家,他们的很多经验看起来很容易跨越,但其实它的错误都印刻在文化当中,表现在制度细节和行为模式里,而我们常常因为看不到那些细节,就以为可以顺手把制度移植过来。这个时候会发现,其实后发者有时候也需要犯同样的错误,才能体会到制度真正的好处。例如,审判独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创造出各种条件,很多的法官也不想独立,因为独立是制度、行为、人格全部加总在一起,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AI,不是会不会,而是取代多少?

两种明显不同的法律文化

我刚刚讲的法治国,就是在追求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这和法治不同。英美式的“Ruleoflaw”是在一个有限政府的理念之下,通过法律来控制国家、统治者,所以其实不需要很多法律,它是“必要之恶”,法律也不会规定人民要做什么。但是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的理念主义,加上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形成的思维,认为人类社会也和自然世界一样,应该是有一些规律的,而法律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规律找出来。所以,法律应该是理性的、无所不在的,国家也应该在这种理性的控制范围之内,法律跟国家是合二为一的,被称为“法治国”,它对法律的要求是多多益善——这与有限政府、法律是必要之恶的想法相差甚远。因此,“法治国”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

在法治国的理念之下,就会追求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德国建立了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在全欧洲也没有国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所有的法律人,法官、律师、检察官、公证人、高级文官,都是接受了相同的法律训练,因此,整个国家就是一个有法律文化的国家,这不是一个哲学家的观点而已。“Rechtsstatt”——法律跟国家一体,孟德斯鸠、康德所想要建构的高度理性的法治国,其实就是在向AI敞开大门,欢迎AI的进入。

体系友善=AI友善

我刚刚所说的,是李开复描述的我们面对的新社会。其实,大陆法系的法律人现在真正要面对的,是我们是否可能放弃这种高度体系的思维,放弃这种精确的概念、逻辑的规则、严密的体系,甚至放弃最后形成的法典?这样的一种传统,如果会让法律人的利益受到这么大的危害,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它?答案是,我们没有办法放弃,因为我们整体的法制是建立在这种传统之上的。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再往前想一想,也就是李开复先生最主要要告诉我们的——AI不会变成人类,AI永远学不到人类的一些东西,我们必须把这个思考放到法律的教育当中。

在法律人心中,有些东西是很重要的,只是有时候在教程的安排上、在法律学者的思维中,被忽略掉了,那就是创意、情感、欲望——这些是AI没有的。AI打败了柯洁,柯洁掉了眼泪,但AI一点都不高兴,因为它不会有感觉。但是人类有这种感觉,有这种感觉才会有动力去做一些事。我们法律人其实可以善用这些不可替代的东西,形成法律思维,形成法律教育的内容。除此之外,人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统合能力。至少到目前为止,例如打败柯洁的深度学习的机器人,它基本上还是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把高度运算能力跟大数据做一定的结合,但还没有办法跨出这个领域去。因此,如果我们的学习更多的是跨界、是统合,那么将来在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中,作为主导的,一定还是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所以,也许在未来学校的法学教育中,我们更多的不应该培养同学背诵法条、回答题目的能力,不应该要求同学是在重复作业中成为犯错最少的人,因为这样永远没有办法面向未来。在厦大的创新基地训练出来的AI,它很快就可以回答借贷合同的问题,知道怎样处理是绝大多数终审法院法官的选择,它绝对优于同学。更重要的是怎样在学习过程中,怎么去加入更多的创意,更多的统合,更多的价值判断。

也因此,一方面,在面对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历史的时候,我们不必抗拒,而应该把法律制度往更高的体系化发展,这是符合社会的利益的——虽然对法律人而言,这样做也许有比较大的、未来被聪明的机器人取代的危险,但我们终究会走到了一个高度体系化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是非常AIfriendly的。

按这个角度继续想下去,我的观念是,民法典当中应该只规定最基础的民事关系,而法律人可以在特别民法当中大展拳脚,在非基础关系当中做一些特殊的价值判断,例如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工、保护环境,这些内容不要放在民法典中。让民法典变得高度逻辑、高度体系化,变得AIfriendlly,把人类的欲望、人类的价值实现在特别法当中体现,这就是我的大民法典的理念。这样的操作其实既可以维持效率,又符合文明人类的文化的主导性,但在此我只能点到为止。

建立第一手的法教义学

全观的法律人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教育,也就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法律人。可能很多同学读过有些老师写的在哈佛、在芝加哥留学的经验,那里的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他们会先让同学读一大堆的东西,老师看起来毫无准备,就是跟同学不断地讨论问题。你们读到这些的时候,应该会有很深的感受,在大陆法系国家,包括我在德国读了五、六年书,课堂里头从来没看过这种景象,从来都是老师在讲、同学在做笔记。这就是在大陆法系的法教义学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因为它的目标就是要把老师掌握的整套学问变成一个程式,把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那些规则灌到学生的脑子里。法教义学的教育,它配合的就不应该是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那是案例取向的教学,在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果要学习这种方法,反而会变得高成本低效益。

可是,各位千万不要以为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就是永远老师在课堂上在讲,同学在记笔记——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只看到了德国法学教育的表面,没有学到它背后的精神。我刚刚已经约略提到,在德国从普鲁士开始,培养的是一种“完全法律人”,他们称之为“Volljurist”。“完全法律人”是让每个法律人能够在开始进入一个职业之前,就有较为清晰的整个法体系的知识,然后开始做选择,是做法官、律师、检察官、公证人、公务员,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职业,包括他们的教授也都通过这同一条路,它叫“完全法律人”。在德国,没有“Bachelor”、“Master”、“Doktor”的分阶,如果国家考试没有通过的话,你一张文凭都拿不到,你这四年、五年、六年就白读了,因为德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训练一个完全法律人。等通过了第一试,再受两年多的教育,变成“Assessor”,就取得了任法官的资格,也就取得了成为教授的资格,当然,真正成为教授还要有更优异的表现,通常要取得博士学位。但如果没有通过这个考试,就不能取得读博士的资格,法官、律师,也都是这样培养的。

这样的教育模式成本极高,在欧洲好像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愿意付出这样的成本,因为当你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以后,国家就开始支付薪水了,毕竟这时候其实你还什么都不是,也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但德国人就觉得,不管是在朝或者在野,你都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支撑者,即使到后来第二次不通过,国家都一样培养你,虽然你最后有非常高的可能性到自由市场去做律师,国家也一样付你的薪水。这是高度法治国的理想之下的一种培育法律人的方式,所以,德国的法律教育培养出来的视野极大、能力很强的法律人,在之后各种职业的运作中,跨界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比如,今天财政法院觉得非常需要一个对哪一块业务熟悉的人,就可以到律师界去招聘,因为他们都有任法官的资格。德国式的统合能力的培养是全知的,不太可能碰到一个人,因为他的专业是民事诉讼法,要问刑事诉讼法就不熟,至少基本的东西是知道的,而且可以做一定程度的连贯。但是这种教育的成本极高,可能不一定每个国家都会做,德国本身现在也很辛苦,因为财政预算的压力是很大的,但至少他们到目前还是这样做的,还是把“完全法律人”作为法律教育的基本目标。

水平思考可打破场域意识

大陆法系的社科法学

宪法教义学何不延伸到部门

从法域到跨法域教义学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要建立跨法域的教义学。

我过去谈得最多的“转介条款”,就是把民法典设计成一个“大民法典”,一个高度抽象的、只涉及基础关系的民法典时所必然要用到的。“大民法典”假设所有的交易者处于平等的关系,虽然实际上社会远不可能是这样,交易双方信息获取的能力是高度不对称的结构,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远远低于销售者,劳工跟他的老板也是高度不对称的结构。可是民法典为什么假设它是对称的?并不是因为它不切现实,而是在立法技术的选择上,民法典先画出一个平等的图像,然后把纠正不平等的工作丢给特别法完成,这就是德国民法典创造出来的一种规范模式。

同样,要处理这个问题,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民法典外部的法跟民法典结合,这时候有两个工具,一个是特别民法,一个就是转介条款。各位可能觉得转介条款很抽象,但其实不是,在《合同法》第52条里就有一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就是我讲的转介条款,它可以把民法之外的强制规定转换成民法的规定,使得民法典本身可以保持纯粹。在民法典里看到的都还是自由意志,但实际上通过这样的转介条款,像“特洛伊木马”一样让公法规范源源不断地进来,以修正民事行为的效力。这种转介条款在德国民法典里至少可以整理出五个,让民法典不是那么不接地气。

跨法域的问题不只是转介的问题,整理出来大概至少有有六种类型,我把它称之为“法域界面教义学”,这个是到目前为止,包括在德国的法教义学的议程中都被遗漏掉的领域,也就是法律领域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原则的体系化。如果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未来研究,甚至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的话,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我常用一个比喻来说明,现代法教义学好像是井田制度一样,每一个人去专攻一个领域,可是仍旧需要大家来耕耘公田,来处理一些共同的问题。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 法律基础知识 在学习法律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法理原则。这些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体系结构、法源理论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共产主义法系、资本主义法系以及混合型法系,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国家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此外,熟悉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也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2.我想学法律如何才能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素养来应对日常生活和商业运作中的各种问题。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也想学法律,但我不知道从何开始,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探讨如何轻松地学习并掌握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为什么要学习法律。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或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wen-xian/452511.html
3.法律之旅从入门到专精的征程法律之旅从入门到专精的征程 简介理解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包括了国家的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体系,还包括了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多个领域。要想深入学习法律,首先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课程,或者是自学网上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同时https://www.rvxnxpann.cn/xing-ye-dong-tai/403329.html
4.从入门到高级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关键是什么最后,不要忘记合作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与同样努力学习的人一起讨论他们的问题,可以让你更快地解决自己的疑惑。此外,与经验丰富的人进行交流也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 总结来说,要想从入门到高级,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就必须全面地把握这一领域内各种不同的内容,从基础理论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i-xun/459468.html
5.司法考试备考攻略,全面准备,高效复习!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一环,对于想要从事法律行业的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对复杂的法律知识体系,如何准备司法考试成为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司法考试的准备过程,重点讨论要点、要点二和要点三,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把握复习方向,高效备考。 https://wap.yifenzhongedu.com/post/20447.html
6.我想学自学法律,不知道从哪开始学起应该先看什么自学考试我想学自学法律,不知道从哪开始学起应该先看什么类型的书谢谢 adingjue1回答· 10022人浏览 我来答 最佳答案 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10-12 TA获得超过1538个赞 建议从《法律基础教程》或《法学概论》这类入门书籍开始,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体系。之后再看《民法》、《刑法》等专业书籍。加油! 声明:本文https://www.bkw.cn/zxks/ask/885203.html
7.自学法律专业该从哪里学起现在也有很多人都想要去自学一门专业,但是对自学又不是很了解,那么,自学法律专业该从哪里学起呢。 从基础做起,先学法理、宪法这样的法律基础学科,对法律专业的相关名词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再按自己的兴趣发展/ 如果你是为了自考得到法律相关文凭或者是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那么你的学习已开始就可以放在上述考试的指定http://www.yuloo.com/mbgx/1510/1364715.shtml
8.姜朋: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哪里开始?中法评·五周年同文馆、京师大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京师法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早期几个主要的法律教育机构。同文馆和京师法律学堂后来分别并入京师大学堂和京师法政学堂。京师法政学堂设立时利用了京师大学堂进士馆的馆舍与教习,因而它们之间存在颇为紧密的迁延关系。 与这种变迁相表里的则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府推动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387955853157728768
9.法律从哪学起自学法律要先从基础学起。 首先,建议您先学法理学,掌握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培养法律思维。 您可以参考一些法学院的教材。 其次,可以先学一些比较简单易懂容易学习的法律。 比如劳动法,合同法等等,然后再学习日常生活,比较能用得上的物权法,婚姻法等等。 民法典的比较全面。 可以在书店买一本。 第三,个人感觉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rh0fWLqGAd.html
10.辅导员技能大赛试题汇总题库A.依法纳税B.计划生育C.遵守共和国宪法和法律D.参加民兵组织 41.在网上报名预征中,有应征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可在(A)征兵开始之前登录“大学生应征入伍网上报名平台”进行报名,填写、打印《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以下分别简称《登记表》、《申请表》),交http://www.jzp.edu.cn/xgc/2016/0518/c1921a16595/page.htm
11.中队活动(六7华芳)班级活动(3)中队长向全中队发出“全体立正”口令,然后跑步到中队辅导员面前,敬礼,报告:“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应到人,实到人,我们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学会感恩”主题队会,请您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报告完毕,报告人:辅导员回答:“接受你的报告,很高兴参加你们的活动,祝本次中队会圆满成功。”辅导员敬礼,然后中队长还礼。 http://www.baxx.tn.czedu.cn/html/article3029895.html
12.学法楼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法律我呼吁大家从今天开始学习法律——从《宪法》到《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学习方式多种多样:直接看法律书籍、看法学相关MOOC课等等。 总之,希望大家学起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帮助其他女生!!! 楼里会更新lz看过的听过的推荐的法律书籍或者视频,欢迎大家都来推荐&mark进度!!!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4746153/
13.2018年(上)大事记温暖的三月,学校又一次在关爱月上为春天献礼,让我们从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妈妈开始吧!在本次关爱月中,学校将开展三项主题活动:第一项是关爱云南的小伙伴衣物捐赠活动;第二项是关爱妈妈活动;第三项是关爱大自然《知绿护绿》活动。 3月5日,在升旗仪式上,开展了国旗下讲话主题教育《学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接https://wxxx.mhedu.sh.cn/hjgk/hjdsj/204531.htm
14.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僧团奉行的法律主要指戒律,佛陀在《遗教经》中告诫弟子们: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戒律就是你们的准则,戒律就是你们生活的规范。所以,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手续。剃度出家,必须受沙弥戒,而要成为僧团正式成员,则需要受比丘戒。受了比丘戒,就取得比丘的资格;受了菩萨戒,就取得菩萨的资格。 https://www.jiqun.com/index.php?app=@article&ac=show&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