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之船舶工业周期篇——长风破浪会有时:行业周期触底,复苏波动前行》
《高端装备之船舶工业产业升级篇——扬帆启航: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趋势》
《高端装备之海洋工程装备专题—至暗时刻已过,优质产能价值提升》
正文
海上风电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然而自2022年国补退出,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显著回落,需求不足成为海风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矛盾。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瓶颈仍是项目收益率较低,海风项目成本仍待下降。在持续降本压力下,海上风电产业链将面临景气度分化,海上风电专用装备将出现结构性的过剩和短缺。
我国海上风电需求端:中短期存在不确定性,远期前景广阔(一)项目经济性和审批问题扰动中短期装机需求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历史发展阶段:特许权招标阶段、国家补贴阶段和平价上网阶段。2014年以前,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主要为示范项目,通过特许权招标以核准电价上网。2014年出台了海上风电固定标杆电价政策,在0.85元/kW·h的高水平国家补贴电价支持下,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建设期。2019年起新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全面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进入市场化竞价上网阶段。2021年是中央财政对海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引发海上风电抢装潮,新增吊装规模14.5GW,创历史新高。2022年国补退出,但由于海上风电尚不具备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条件,部分省份陆续出台了省级补贴政策。经济性、用海审批等因素对新项目开工形成压制,2022-2023年海上风电新增吊装显著回落,新增吊装5.20GW/7.18GW,大幅低于均值10GW的市场预期。当前我国海上风电正处于走向全面平价上网的过渡期。
图1:我国海上风电经历了特许权招标、国家补贴阶段和平价上网阶段
表1:部分沿海省市“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开发目标
图3:海床地理与法律分区示意图
图4:风电项目IRR简化模型及降本逻辑
表2:海上风电建设成本构成(2022年)
图5: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显著提高
图6:海上风机中标单价快速下降
图7:海上风电产业链
表3:各发电集团海上风电开发情况(截至2023年底)
表4:产业链各环节2024年谈价情况
图8: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图示
表5: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对比
图9:风机基础用钢量随机组容量与水深变化
表6:海上风电风机基础及塔筒市场空间测算
表7:风电塔桩企业概况
表8:大金重工海外订单统计
图10:塔筒桩基产业链
表10:塔桩企业销售付款节点
图11:塔桩企业存货周转天数上升
图12:塔桩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
海上风电船海装备:结构性短缺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可分为规划设计期、建设施工期、运行维护期和退役弃置期四个阶段,前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需要1-3年,建成后的运行维护期则持续20年以上。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需使用多种船海装备,不同船海装备的设备、浮性、耐波性等特征各不相同。建设施工期涉及到多种船体协同作业,以风电安装船(WTIV)为核心装备。运行维护期则主要以种类多样的风电运维船为核心,包括交通艇、专业运维船、运维母船等。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起步晚、发展快,海上施工能力和船海装备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落后于以陆上风电为基础的风机设备的设计制造,是海上风电产业链相对薄弱环节。
图13:海上风电场生命周期所需的船海装备
表11: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图14:海上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随容量变化
图15:海上风电机组机头质量随容量变化
图16:2020-2022海上风电安装船新建订单激增
表12:风电安装船供需测算
表13: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规模测算
表14:风电运维船类型与性能
表15:2022年末我国部分双体运维船情况
业务建议及风险提示(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行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