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
★★★
宪法的制定及修改历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五四宪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9月20日下午,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被称为五四宪法。
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54年宪法进行修改,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
七八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75年宪法进行修改,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被称为八二宪法。八二宪法即现行宪法正式诞生。
宪法并只是一道冷冰冰的
触不可及的法律条文
其实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就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宪法让我们享有许多合法权利
同时也要求着
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那么下面就跟着小易一起
来学习更多的宪法小知识吧
宪法关乎着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保障着我们的人权
为人们的稳定生活提供了保护罩
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
积极行使我们的基本权利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宪法赋予了我们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无规矩,不成方圆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并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作为中国公民
我们要做到了解并履行
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宪法赋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