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全套教学课件20240328.pptx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套可编辑PPT课件第1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2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第4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5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6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第7章依法治教与教育者的法律素养第8章教育法律基础第9章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第10章学生教育中的法律制度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征;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3.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程;4.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重塑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录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及历史沿革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

二、教师职业道德

三、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师仪端:仪表端正,言谈文明师风正: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师志坚:致力教育,勇于献身师学勤:勤奋学习,力求上进师业精:业务熟练,指导有方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它的含义: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道德的灵魂。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由一个道德原则,若干个道德规范和几个道德范畴构成,这些都是教师在从教的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都是以教师道德基本原则作为核心和统帅。第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派生出来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是有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必须依据、体现、反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两者之间有一种从属关系,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第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必须根据教师职业的要求,提出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第四,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45(一)教师必须育人为先(二)教师应当注重术业专攻(三)教师应当先进示范(四)教师应当兼顾公平第一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46二、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确立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形成了如下一些重要的思想。

第一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47(一)教师要立场坚定,志存高远(二)教师要忠诚事业,敬业爱生(三)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四)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五)教师要严谨笃学,繁荣科技(一)教师要立场坚定,志存高远

立场坚定、思想过硬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首要和最根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对教师职业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志存高远是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志存高远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要思想过硬、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二)教师要忠诚事业,敬业爱生

敬业爱生是师德基本原则的思想基础和教师的宝贵品质。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三)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2022年9月10日,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四)教师要实施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开拓创新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始终被置于重要的位置,指引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不断纠正着不时冒出的一些片面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现象,保障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五)教师要严谨笃学,科技强国

教师是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事业的主要承担者,这就需要具有严谨笃学的优良品质。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54三、现实依据伴随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转型,在多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冲击下,教师的职业道德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存在一些有悖于职业道德的现象,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披露,给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和社会的风气带来不良影响。这些现状成为确立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现实依据。(一)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

1.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2.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

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求

1.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2.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些重要论述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要求。案例阅读请结合实例谈谈,张玉滚老师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一、教书育人原则

(一)教书育人原则的含义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制定而逐渐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内容可以作如下概括:一、教书育人二、为人师表三、依法从教四、教育人道主义一、教书育人原则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二)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二)教书育人原则的依据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二)贯彻教书育人的要求

1.坚持全面培养的教育理念

2.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二、为人师表原则(一)为人师表原则确立的依据

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具有示范性。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具有较高的威信的教师,其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往往越好。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合乎道德的要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应该就是这种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职业活动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就是培养年轻一代。(二)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

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人师表的基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为了做好学生的表率。必须在各方面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各种法规,严格遵守各方面的道德规范。2.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坚持以身作则,就是要求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起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教育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3.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体现的是做人诚实,言行一致的道德原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去感动学生。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记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

感谢观看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学习目标:1.了解教育爱的内容及培养方式,理解教育爱的特征;2.了解教师良心的内涵,理解教师良心的内涵,了解教师良心的培养方式;3.了解教师公正的内容,理解教师公正的内涵;4.了解教师荣誉的制度,理解教师荣誉的作用;5.了解教师幸福感的培养方式,理解教师幸福的内涵。

第一节教育爱

第二节教师良心

第三节教师公正

第四节教师荣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爱国守法的具体表述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一、爱国守法的内涵

爱国守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对于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从爱国和守法两方面来表达。

爱国守法对教师来说也包含着两种角色要求:一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教师必须热爱祖国,自觉履行公民应尽义务;二是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一)爱国

爱国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首要道德规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内容,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爱国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首要道德规范

2.爱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内容,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守法

守法是所有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1.守法是所有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2.守法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底线要求科学家献身祖国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

“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徒生跟老友断交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侵入丹麦的国境,这种侵略行为引起安徒生的极大愤怒。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接他。一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希望您去和他们会见。”“我不愿去见他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争,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怒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断交了。(三)爱国与守法的关系

爱国与守法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爱国是守法的前提,没有爱国的情怀就很难自觉地守法。

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爱国与守法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二者同为道德底线,是每个公民都应履行的首要道德责任,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和最起码的道德水准。二、爱国守法的要求

爱国守法是从政治层面提出的教师处理与党、国家、社会、人民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规范要求,强调了教师的国家责任、公民意识和义务。教师要认真学习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并自觉做到爱国守法,努力为其他公民特别是学生做好爱国守法的表率。

(一)教师要坚定爱国的正确政治方向,把爱国落到实处

教师要坚定爱国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师要坚定爱国的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教师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师要全面理解并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教师爱国爱民的具体实践,也包含着依法执教的要求。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提出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三)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依法执教

教师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方向的保证。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依法执教。

1.教师要有合法的主体资格

2.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教师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4.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学生和教师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教师要坚决抵制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言行

爱国守法要求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绝不做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事,坚决抵制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言行。第二节爱岗敬业一、爱岗敬业的内涵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品格,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从爱岗和敬业两方面表达,更应强调爱国和敬业的有机结合。

(一)爱岗

爱岗是所有人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教师更要爱岗。教师要弄清楚爱岗的本质含义,要有爱岗的精神和情怀,更要有爱岗的实际行动。

1.爱岗的核心是“爱”

2.爱国和爱岗有相通之处

3.教师要爱教师工作这个“岗”

4.教师要有爱岗的精神和情怀,更要有爱岗的实际行动(二)敬业

“敬业”这个词,是由“敬”和“业”两个字组成的。“敬”可以理解为敬重、尊重。“爱”和“敬”也有着相通之处,可以合称“敬爱”。“业”,也可以理解为事业、职业或者工作,和爱岗的“岗”有类似的含义。敬业,就是要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1.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敬业

2.教师更要敬业(三)爱岗要和敬业有机结合,构成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是敬业的前提、基础和动力,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验,强调的是爱;敬业是爱岗的表现和升华,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行为习惯,强调的是责任。爱岗敬业是人们在职业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和核心。爱岗敬业是以对事业、岗位职责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在从业实践中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是一种良好的事业情怀、职业态度。二、爱岗敬业的要求

教师要认真学习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爱岗敬业,就必须在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一)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这是教师首先应具有的精神状态,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前提和基础。

1.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教师要志存高远(二)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尊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1.教师要甘为人梯

2.教师要乐于奉献

(三)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平凡琐碎的具体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抱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每一环节,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学工作。

1.教师要认真备课

2.教师要认真上课

3.教师要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4.教师要认真辅导学生(四)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

“对工作高度负责”和“不得敷衍塞责”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工作态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塞责,是衡量其职业道德高下的重要尺度。

1.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

2.教师不得敷衍塞责刘秀祥,男,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3)班学生。2018年5月以来,刘秀祥在网上发起“一个都不能少”的活动,帮助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的贫困山区孩子走进城市;2019年8月,他又发起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活动,帮助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石阡县的贫困山区孩子走出大山……他曾在自己的作文中写道:“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即使没有达成所愿,也不能放弃努力。”

刘秀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0年3月入选“中国好人榜”。他所在的学校望谟县实验高中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7月,刘秀祥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一、从大山走出来,立志用教育改变命运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他没能读完小学就辍学了,还因此跟父亲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初中时,他想通过读书去改变命运。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功考上了高中。虽然学费很贵,但是父母还是鼓励他读书,并承诺供他读完大学。从此,刘秀祥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二、心系教育,连续多年坚持资助贫困生

“我想让山里的孩子知道,无论他们出身在哪里,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能做的只是让他们看得更远一些,走得更远一些。”刘秀祥说。

THE END
1.学法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从 1986 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 1993 年 10 月 31 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A0NjU2MA==&mid=2247566224&idx=1&sn=b37812bd94b7625316dfbfabbec09510&chksm=e97e87e178c6fe4e7e66fd2418f82aee214c285b4c6bf9c720cff60c13aae5c9d5da025be082&scene=27
2.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实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教育领域的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3.最新教师法内容解析与概述体育摘要:最新教师法内容涵盖了教师的职责、权利、义务、评价、培训、待遇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该法内容解析强调,教师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保护,包括合理的工作待遇和职业发展https://www.zhuoyanxinli.com/post/21004.html
4.教育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我国的《教师法》专门就教师的权益、待遇作了具体规定。这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了重要法律保https://slxy.neau.edu.cn/info/1166/1136.htm
5.教师法律法规知识12篇(全文)教师法律法规知识 第1篇 xxxx年5月10日,我有幸在临高县人民会堂参加了“xxxx年中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暨师德师风培训讲座”的全员培训。使我对在现代教育关于学习法律法规得到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学理念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ii0bwjw.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必须制定《教师法》保障教师群体的合法权益。 (4)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化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队伍的管理主要依靠一些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效力,没有强制https://m.360docs.net/doc/fe13050611.html
7.法律改进(精选八篇)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的安排, 法律教学部分的课时数为十个左右。在极为有限的法律教学时间中要讲述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一系列法律内容, 显然对于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在课时数过少的状态下, 教师只能尽力赶进度, 一些很重要的法律知识无奈下只能一带而过, 没有足够时间深入讲解, 更不用说一般法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4lx4tf.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导读优秀课件(24页)法律/法规/法学 国家法/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导读优秀课件.ppt 24页内容提供方:全网精品课件 大小:5.73 MB 字数:约3.13千字 发布时间:2021-12-01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30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30/5304214222004124.s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讲稿法制教育《教育法》对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一)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第32,33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http://www.tjzx.exx.cn/html/article697885.html
10.教师法律法规教师法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第三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 https://www.66law.cn/topic2010/teacher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