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定的传染病有哪些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有哪些

1、什么是传染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本法指出,传染病是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这类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反复性等特点。由于它具有上述特殊性,因而发病率高,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也相当大,对国家经济建设也有极大的不良影响。

传染病防治法主要是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进行预防、控制和消除等情况进行调整,保障在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和。

2、我国关于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即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预防,依靠科学、群众进行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3、我国法定的传染病病种有哪几类

参照国际上对传染病的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传染病的实际情况,我国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较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在预防、治疗、疫情报告、控制、监测等诸多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国家对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进行治疗。

乙类传染病,又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其中有几种传染病在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性措施,控制其传播,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

丙类传染病,又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丙类传染病由于要通过科学抽样选定疾病监测区和实验室,来进行监测管理,因此又称其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另外,不属于上述规定中的传染病,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其发生、流行的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还是丙类传染病,并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并予以公布。

4、什么是疫情报告人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中的规定,疫情报告人分为义务报告人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包括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包括军队系统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责任报告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并及时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与此同时,应另作疫情登记备查。责任报告人还应尽快采取传染病防治措施,以使疫情的传播得到控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有义务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5、卫生行政部门对疫情报告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位于城镇的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源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于6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位于农村的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上述传染病时应于1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源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要在12小时内,农村要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报出防染病报告卡。

作为卫生防疫机构,一经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时,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人员,不得拖延、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要及时采取行动,使传染病病情尽快得到控制。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全国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无论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还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时,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THE END
1.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艾滋病防治条例》Chttps://www.netkao.com/shiti/819780/737kmgounlosh.html
2.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D.《性病防治管理条例》查看参考答案 更多“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全面规范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法规是() 全面规范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法规是() A、《传染病防治法》 B、《https://www.shangxueba.cn/F6WVADKV.html
3.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 《艾滋病防治条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D. 《性病防治管理条例》 题目标签:艾滋病防治防治法律法规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0f88c16c39c41cb8b0e3d811bb28510.html?fm=bd59858b1e6fe32d557f1e08ed04e6e0e0
4.第七届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8.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D.《性病防治管理条例》 正确答案:ABCD 19.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https://www.360xiazai.com/tiku/5dnrvJLnwx.html
5.2022年大学生防艾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合集3篇)20.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AB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D.《性病防治管理条例》 21.()可作为筛查是否有HIV病毒感染时的首选就诊科室。AB A感染科 B皮肤性病科 https://www.scfaying.com/chuzhongyuwen/41144/
6.我国防艾工作面临四大新挑战二、 《办法》修订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一)依法原则。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等相关政策对《https://zbdxyy.nuc.edu.cn/info/1039/2080.htm
7.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有哪些: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则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艾滋病流行情况,确定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综上所述,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明确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为你推荐 关于艾滋病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卫生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508449825705273164.html
8.卫生法学简答题② 各类卫生工作者的资格认定、权利义务及执业规则; ③ 医用物资(卫生生产资料)的卫生标准及准入管理规范; ④ 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及管理规范; ⑤ 各类卫生专业技术活动规范; ⑥ 现行卫生法律规范的修订和完善; ⑦ 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国际接轨,与其它法律法规相衔接,与医学发展相适应。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40025586
9.好医生2018继续教育课后题医疗职业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1.医疗法律关系不包括:(C) A:医疗合同关系 B:强制医疗关系 C:合作医疗关系 D:无因管理关系 2.医方的主要义务不包括:(B) A:诊疗义务 B:善后义务 C:告知说明义务 D:安全保障义务 3.有可能促发高危医疗纠纷发生https://m.360docs.net/doc/9c1741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