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案范文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知道法律爱护公民的正值权益,懂得依法爱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爱护是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感受法律爱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力量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爱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加法律意识,依法爱护我的正值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法律爱护公民的正值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爱护是未成年人安康成长的特殊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沟通展现,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争论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预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安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观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状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连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方法解决呢
学生争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状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爱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爱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爱护公民的正值权益,懂得依法爱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爱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殊需要,感受法律赐予未成年人特别爱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学问点:
(1)如何理解法律爱护公民的正值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安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别爱护
(4)有哪些爱护未成年人正值权利的特地法律
沟通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现沟通: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沟通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判、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安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全部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爱护权。
2、依据引言局部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状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展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展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展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顿侵害,进展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惩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协作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共享。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讹诈。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教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消遣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1、全社会共同参加,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安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治理,加强抱负、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养,增加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意修养,擅长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制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供应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教师指导:
2、加强治理,加强抱负、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养,增加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