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

事业单位|法理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法理学

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以下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与其所蕴含的法治思想,对应准确的有()。

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公正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慎刑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民本

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恤刑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在中国古代一直秉持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价值取向。宗法等级社会中,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府还是民间,上至明堂天子、朝廷大员,下至斗米小官、亲族邻里,中国社会一直强调严律己、明教化、知进退、息讼端、促和谐。在处理民间的纠纷时,更强调调处息讼,以此来稳定统治秩序;同时诉讼的繁简也是地方官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州县官吏处理民间细故时都注意贯彻“调处息讼”的原则,调处为先,合理、合情、合法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未体现公正。A项错误。

B项:在西周时,我国就已经确立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统治阶级强调要宽省刑罚、谨慎用刑,不能草菅人命。慎用死刑,防止滥杀,提倡慎杀、少杀,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宽仁慎刑、爱惜民命的法律传统。如在法律中逐步废除肉刑,限制刑讯,控制死刑的决定权,司法实践中实施三复奏、五复奏的死刑复核制度,践行“则天行刑、顺天行赦”的赦免制度,保障定期录囚的会官审录制度,完善处理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明晰告诉程序、确定审级制度、明确证据适用、强调死刑复奏、纠正冤假错案等等,无不是这一法律传统内核的体现。故德主刑辅、明德慎罚体现的是慎刑思想。B项正确。

C项:早在夏朝时期就有了“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刑法原则,认为罪疑惟轻,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罪刑法定原则的滥觞;秦朝时也倡导“皆有法式”,用法律规范行为;在唐朝时,审理案件更强调要依律令做出判决;清朝时,确立了有限的罪刑法定原则,也就是限制官吏在审理案件时比附的权限。从中国法律发展的传统来看,援法断罪历史悠久,展现出对公平、正义、平等的向往,但是在封建王权专制压抑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皇帝擅权和比附断案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法制的发展。故援法断罪、罚当其罪体现的是平等观念。C项错误。

D项:西周时,就已经确立了“三赦”制度,即对幼弱、老旄、蠢愚三类人的犯罪行为,可以从轻处罚甚至赦免;西汉时期,将“矜老恤幼”原则正式纳入律典,对于妇女、老人和孩童,监禁时免于佩戴刑具,除特殊的犯罪和诬告及杀伤罪外,符合年龄规定的老幼犯一般都可以免刑;南北朝时期又规定,对于家中老者无人赡养的罪犯,暂缓执行刑罚,允许存留养亲;唐律规定对于废疾、笃疾者一律可以收赎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老弱妇孺的优待是一以贯之的,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慎恤悲悯、怜惜老幼的恻隐之心,展现了国家治理的仁德和刑法中的人道主义原则。这些精神蕴藉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千年不绝。故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体现的是恤刑原则。D项正确。

THE END
1.中国是什么法系律师普法中国是什么法系 普法内容 中国大陆是社会主义法系,台湾地区和澳门是大陆法系(民法法系),香港是英美法系(普通法系)。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中国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一国法律体系的性质由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0136239016358978694.html
2.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法、中华法系属于“律令体制”的说法几乎占据并控制中国法律史教学和研究领域,很有必要加以重新思考并予以廓清。 “律令体制”,又有“律令制”“律令法”“律令法系”“律令法体系”等说法,最早见于日本著名法律史学家中田薰先生1933年为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作的序文中。20世纪50年代初,中田氏连发三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15627
3.中国的“混合法”——兼及中国法系在世界的地位法信“混合法”作为基本特征使中国法律文化标新立异于世界法律文化之林。揭示“混合法”的特征,并运用“混合法”的观念或方法来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对于探索中国法律实践活动的历史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重新划分世界主要“法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混合法”的四个基本特征 中国的“混合法”是中华民族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38671&libid=040101
4.倒计时121天21年辨析:中国属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2.中国法律体系既不属于大陆法系,也不属于英美法系。 【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体系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非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理由如下: 1.法系是指具有共同历史传统和相似外部特征的若干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法系的划分标准是法律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大陆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https://zhuanlan.zhihu.com/p/651978791
5.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6.重磅上市《中国法律史》张晋藩主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儒墨道法多源头的法律思想的碰撞,就不可能有灿烂的法律文化和法制的革旧图新;没有儒家一统的法律思想,就不可能有汉以后德主刑辅、德法共治的治国方略和引礼入律、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没有鸦片战争后西学的涌入与维新思想的兴起,就不可能出现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路径。所以,离开特定的法律思想,https://zhfx.nwupl.edu.cn/hsdt/100452.htm
7.法律硕士联考绪论中华法系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在法硕联考的道路上,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概念——中华法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魅力的法律体系吧! 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https://blog.csdn.net/zzh15163221157/article/details/139829273
8.“一国两制”与三法系四法域法律框架的构成.doc中国法制史“一国两制”与三法系四法域法律框架的构成.doc 6页VIP内容提供方: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大小:100.5 KB 字数:约2.28千字 发布时间:2017-02-19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7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0219/92537123.shtm
9.法典传统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构成变迁俞荣根先生提出“礼法体制”说,认为传统法律体系是礼法体系,包括礼典、律典、习惯法三个子系统。马小红、武树臣提出“混合法”说,认为“混合法”是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传统,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兼具大陆法系“制定法”与英美法系“判例法”之混合性特征。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体系?其中是否存在“判例”http://ytzy.sdcourt.gov.cn/wfwcqfy/443527/443493/6233367/index.html
10.中华法系简述纵横中华法系是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它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中华法系的特点是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礼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则;刑法发达,民法薄弱;行政司法合一。 https://www.bj148.org/wh/bl/zh/201903/t20190322_149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