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规范法学和体系化的劳动法学——评《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原标题:走向规范法学和体系化的劳动法学——评《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王显勇

在传统观念中,劳动法是社会政策色彩突出,价值导向明显的法学学科。人们更长于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和保护需求等出发讨论劳动法的正当性以及规则设计的内在逻辑。故此,当沈建峰教授所著的《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法律出版社)从规范和体系角度展开对劳动法的分析时,立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显然作者是要将传统法教义学的方法和研究范式引入劳动法学研究中,在社科法学等方法之外进一步丰富劳动法的研究方法,也为劳动法与传统私法、公法等的对话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本书共分为方法与历史商谈、劳动关系及其教义学展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及其教义学结构、用工关系协调的教义学展望等四部分,从方法论、调整对象、调整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劳动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建构。

开篇之首,作者通过历史溯源提出劳动法建立在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解决市场不足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而生。与其他国家通过民法实现市场化,通过劳动法实现社会化不同,我国劳动法同时承载着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双重使命,这也决定了其与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民法之间的特殊牵连关系。这一立足历史和我国现实的观点,为本书进一步展开核心内容的讨论以及提出面向未来的对策提供了前提。

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作者从传统法学法律部门划分的两个维度——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对劳动法的核心制度进行了规范逻辑解构。本书认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劳动关系而不包括社会保险关系等所谓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同时,打破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分立的观点,本书提出在法学领域讨论劳动关系,讨论的就是作为法律关系的劳动关系。在厘清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及其内在结构后,本书第二编从调整方法的角度依次对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指示、劳动基准、集体合同、用人单位规则等协调劳动关系的多元法律机制的构造进行了分析,为将劳动法的制度融入传统法的一般体系进行了论证。

本书第三编着眼数字时代引发的用工市场图景变化,提出应从用工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视角认识劳动力市场,避免视角窄化。数字时代的用工关系应是一种包含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类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等在内,社会保护程度连续演进并存在结合部位的用工关系谱系。应对当下用工关系协调需求,首先应完善雇佣合同和典型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形成用工关系协调的工具箱,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规则的组合适用实现用工关系更具针对性的调整。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30周年。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看到这本致力于推动劳动法学走向规范法学和体系化的著作。本书从研究范式和方法、研究内容和对策建议等角度都可以给读者以新启发。本书所提出的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的观念,可能会受到争议,但当考虑到作者所谓的私法就是调整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作者谈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更多是希望将劳动法的规范和理论融入传统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之中,如果这样,似乎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的这一命题并无什么离经叛道之处。另外,诚如作者所言,劳动法是不是特别私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在法学之林中建构劳动法的规范和体系。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体系,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其法律体系相对单一且简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还有着大量国际条约和协定的签署,这些都是跨国界的法律法规,它们涉及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对各国都具有重要影响。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2.法纲绘卷法律法规的抽象谱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对于促进国际关系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一系列关于贸易、人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条约和协定得到了推广执行,这些都是跨国界范围内共同遵守并执行的“软性” 法律。 四、本地自治区及地区性的政策文件 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cai-pu/366015.html
3.宪法分类宪政:宪法有效实施之后的一个状态。我们反对西方的宪政模式,不反对宪政本身。中国特色宪政 模式:依宪治国。 “宪法”一词古已有之,宪法是近代的产物。 形式分类(不涉及阶级)英国普莱士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中国是成文宪法国家,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 https://www.jianshu.com/p/23305cabef63
4.法学流派概述在这里写一篇关于法学理论各个流派的文章~ 这里先略过中世纪及以前的法学流派,介绍最主要的六个法学流派: 1、古典自然法学派(Classical law-of-nature school ) 在17、18世纪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和革命斗争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以强调自然法为特征的一个法学派别。一称自然法学派。所以称“古典”自然法学派,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0114967/
5.19世纪的法学流派有()。20世纪的法学思想主要有()。 A.社会法学 B.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C.新自然法学 D.分析法学 E.经济分析法学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19世纪的法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康德 B.边沁 C.洛克 D.布丹 E.卢梭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多项选择题 按照时间顺序,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区分为哪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321178.html
6.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的法学流派是()【单选题】构成前房的部位有(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尽职尽责的关键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成分主要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法律与烹饪人员从事的工作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眼球壁的中层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https://www.shuashuati.com/ti/2f3364b863d040fea33730c83c21abe9.html
7.影响历史的20个法学流派.doc企业战略全文在线阅读影响历史的20个法学流派——历史法学派 historica1 school of law 19世纪以反对古典自然法学派、强调法律体现民族精神或历史传统为特征的法学派别。在德国首先兴起。开始代表封建贵族利益,以后逐步演变成19世纪资产阶级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历史学派的兴起和实质 该派创始人是德国格丁根大学法学教授G.胡果(176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4/0310/6451566.shtm
8.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00264讲义第二章学历提升学历教育孔子、孟子、荀子分别处于这一变革时期的不同阶段,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也有所变化,这决定了他们基于各自的认识和立场所提出的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主张有所发展变化,以及阐述他们主张的哲学、伦理思想各具特色。但他们在法律思想上,都是维护礼治、提倡德治和重视人治。由孔至孟而荀,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903100104952.html
9.西方的法学流派一览图.docx5、自由法学 [ 埃利希 康特洛维奇 ] (主张法官根据正义原则自由创造法律) 6、连带主义法学 [ 狄骥 ] (宣传阶 西方的法学流派一览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2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aisheng191 文件大小:16 KB https://www.taodocs.com/p-160529700.html
10.中国法学江湖四大流派(2020)纵观当今中国的法学江湖,蔚然成势者,四大流派而已矣,其余小鱼小虾小门小派,不过三十六岛、七十二洞之流耳。 哪四大流派?莫急,听我 一一 道来。 其一,曰规范法学派。 该派坚守法学的传统/正统立场,坚持法律的规范分析和教义学研究,认为法律学者应该持守法律的规范立场,在这一前提下展开严谨的法律研究、法律解释适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831/17/31655471_933273516.shtml
11.徐爱国:《法学的圣殿—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学流派》徐爱国:《法学的圣殿—西方法律思想与法学流派》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九个法哲学命题出发,对于西方法哲学的九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每一个命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法律的哲学基础,形成了各自的法哲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是从法哲学的不同学派解释西方法哲学。法哲学不同于法律制度,法律的制度是实证的、客观https://www.law.pku.edu.cn/xwzx/gz/31752.htm
12.理想与现实之间——漫谈法学流派与法治/陈金钊这就造成了法律解释学在私法领域中的盛行。我个人认为,法律解释学是一门以阐释法律意义为目的的独立学科,虽然它具有方法论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和内容,它对法治有独特的意义。在法律解释学基础上构建的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法治。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6175443_11005.html
13.西方主要法学流派(3)主要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其他主要法学流派 2、标准——法律是否与道德有必然的联系(1)自然法学派【法与道德不可分离】【恶法非法】(2)实证主义法学派【法与道德相分离】【恶法亦法】 A、权威性制定为标准——分析主义法学派 B、社会实效为标准——社会法学派(法社会学派) C、民族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5792&nid=16937&p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