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教育第一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

小学法制教育第一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法制教育第一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比较适用的法律条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教学工具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吧。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法制教育进课堂》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讲解新课

1、法制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

2、我们中国的法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有法律的产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决。如果一个部落的人杀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被杀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律来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3、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民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校园安全

不要在教室追逐玩耍,因为活动空间狭小、安全隐患多。

进出教室要有序、不要推挤。有序进出,顺利又迅速;推挤容易产生意外,出入也不顺畅。

案例分析:朝阳市某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在二楼上课?地震开始时,有一名教师说是地震,学生就惊恐地冲出教室,沿楼梯拥挤奔逃?其中有两位男同学分别由二楼通道、窗口跳下.两人落地撞伤后,又被人流踩踏致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在走廊奔跑、追逐玩耍容易发生意外。

上下楼梯时,尽量靠边行走、不要奔跑。

体育课、室外活动时……正确使用运动器材、注意听从老师指挥,注意周围同学动向,不要进入其活动范围。

一、指导思想

20xx年11月30日至20xx年12月4日

三、活动主题:

守规则,保安全

四、活动目的: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全校师生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师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具体是八个一活动):

1.在校园内外利用LED、宣传栏、广播台、校讯通等进行一次广泛的宣传活动,围绕“守规则保安全”营造氛围。(负责人:保卫科)

2.进行一次“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知识讲座。(12月2日上午课间操,负责人:保卫科)

3.部分班级出一期手抄报。主题是:“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内容。(负责人:保卫科)

4.组织学生观看一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5.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五、六年级为“守规则保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一至四年级为“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12月4日下午班队会,负责人:各班主任)

6.进行一次公益活动,部分学生上街发宣传单。(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保卫科)

7.与每一个学生签订一次交通安全承诺书。(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8.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交通安全展板活动。(负责人:保卫科)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活动。

2.做好动员,营造氛围

要调动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遵纪守法、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课题名称:

请尊重我的隐私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权。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

教学方法:

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非法窥看。

二、过程:

2.小组讨论案例:

你觉得小花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3.讲解个人隐私权

做练习: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我往来的朋友

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元钱

5、个人病情

(2)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小结

4.结合理论,联系案例。

(1)小花的行为作了危害社会的事吗?

(2)小花的妈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从哪里看出来的?

(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

(4)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要大胆向家长说,这是属于我的隐私,请你尊重我的隐私。但是,我们不能敌对家长,毕竟家长是为了我们好。

5.辩论赛:“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要求:

(1)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

(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

(2)说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一、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THE END
1.法律学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重要阶段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学法律”意味着追求正义、尊重规则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信心。但是,这个愿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思考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如何学习?以及这个选择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法律之初:原始法规 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缺乏中央集权政府,社会治理主要依靠部落或氏族内部自发形成的https://www.5i4b5wvnu7.cn/jun-lei-cai-pu/484714.html
2.民法典与古籍律典纠缠于时空的法律变迁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法律体系也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和完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加深,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成为了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它不仅要适应新时代要求,还要融合传统文化精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在这样一个大变革之际,“民法典和古籍律典”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区别?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03771.html
3.股票账户的钱什么时候能转出来?股票交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集合竞价时间为9:15-9:25,可以挂单,9:25之后就不能挂单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找靠谱律师、法律咨询,关注法构网:www.fljg.com(免费在线律师咨询,在线解答法律法规问题)法律咨询免费平台 标签:股票账户的钱什么时候能转出来股票账户股票账户的钱股票交易时间股票交易 (责任编辑:newscj)https://www.fljg.com/news/513823.html
4.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法律有规定我什么时候我刚从监狱里出来。想用身份证办电话卡。可是办不了,怎么回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法律有规定我什么时候能办卡吗?提问时间:2021-09-12律师与用户的交流特邀律师 法律不禁止你办卡啊 用户 那为什么,人家说,我的户口迁移了,办不了用身份证。 用户 这是为什么呢? 特邀律师 你应该问派出所具体不能办理的原因,http://m.110.com/wenda/q/xsbh_157719
5.2018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18.邓小平提出的主题的世界主题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9.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答:“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20.“三个代表”的观点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2000年2月。 21.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https://gss.zqu.edu.cn/info/2231/4931.htm
6.开庭判决结果出来后什么时候赔偿对方开庭判决结果出来后,如果判决书规定了对方需要在几日内进行赔偿的,一般判决书下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能拿到赔偿。但是如果被告一直不履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在六个月内可以拿到钱,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完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https://www.lawtime.cn/tuwen/763723.html
7.“两学一做”知识竞赛题题库及答案(共359题)19.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答:“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20.“三个代表”的观点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答:2000年2月。21.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答:党的十六大。2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是什么?答: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https://www.wm114.cn/wen/181/360033.html
8.浙江赵作海曝狱中挨打受不了坐老虎凳痛苦吴大全:不知道。我读书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贪玩,成绩不好,读不下去就出来了。那时候,我是个法盲,不懂那些东西。我只认为,事情不是我做的,抓不到我。谁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子。 “受不了那痛苦,就认了” 新京报:你们在广东的几天是怎么过的? 吴大全:下火车那个晚上,我们没钱了。在一个公园睡了两三个小时。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0-11/15/content_121285.htm
9.2024初级会计出成绩时间安排在哪天?就初级会计考试而言,其电子证书与纸质证书在法律效力上并无二致,可相互替代使用。这意味着,无论考生获得的是电子证书还是纸质证书,都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同时,这两种证书都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可为持证人具备相应专业技能的有效凭证。因此,考生们可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习惯,灵活选择使用电子证书或纸质证书来展示https://m.dongao.com/cjks/cf/202406144444017.html
10.关于1982年宪法的起草过程我们研究认为,写上这一条好是好,就怕做不到。怎么办?经请示彭真同志,他说:还是应当写上。彭真同志是非常注意听取意见的,不管谁提的意见,什么意见,他都认真考虑。经过研究,在宪法第五条中增加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对代表提出的其他意见,宪法修改工作小组也都认真、仔细地作了考虑和http://iolaw.cssn.cn/yw/2011/201104/t20110407_4611700.shtml
11.别被忽悠,不是所有的电子合同都能当证据使用e签宝一、有效的电子合同长什么样? 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合同内容首先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合同内容不合法,那么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电子签名技术,也不可能保证这份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现行法律对电子形式的合同具体有什么规定,我们在签合同的时候需要遵循什么流程。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65935.html
12.专科法学论文范文6篇(全文)经济法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因此,谁有权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什么时候参与经济法律关系,如何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等均应由相关法律明定。这是保证合理干预的需要,反映了经济法是规范、确认国家干预之法的本质。 三、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主体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根据经济法的主体体制所成立的主体,如根据国有企业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uiq1v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