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治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因此,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结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中国共产党人不搞故步自封,我们主张各种法治文明交流互鉴,法治所蕴含的人权保障、程序正义、权力制约等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专利,正因为如此,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包括“法治”二字。
二、具体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要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坚定法治自信
但是在十八大之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一些混乱局面,西方所谓新自由主义思潮渗透到了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领域,以至于有些专家学者脱离中国国情,把西方法治理论奉为圭臬,以“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为时髦,言必谈“宪政”、“司法独立”、“多党制”,对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进步谈得少或避而不谈,对法治建设历史上走过的弯路大谈特谈,展示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虚心学习世界法治文明共同成果的态度,而是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法治自卑。如何树立中国人自己的法治自信,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只有坚定了法治自信,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变形、不走样,才能在各种噪音、杂音中保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一系列重要工作,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第一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央全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021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使近300万政法干警接受了一次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与洗礼,政法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全面依法治国。
鞋子合不合脚,穿鞋的人最有发言权,判断一个法治模式、法治道路好不好,是否管用有效,不能盲目对标对表所谓西方法治体系,根本判断标准是中国老百姓是否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两大奇迹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疫情之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元月中旬,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披露,2021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62%,在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人感到最自豪的事项中“社会安全稳定”居于首位;美国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2021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国排名第二位。总之,中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法治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充分证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法治模式,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法治道路,我们有底气坚定法治自信。
四、坚定法治自信就要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掌握法治领域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有很多精华值得大力弘扬传承,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导致传统法律文化中也有很多人治糟粕。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不断衰落的局面,西学东渐,从晚清变法开始,中国知识界就开始大规模翻译介绍西方法学名著,向欧美法治学习,无奈水土不服。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大规模向前苏联法律体系学习,深受前苏联法学的影响,也遭受挫折。一代又一代法律人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法治文明对话的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命题和崭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创立以“十一个坚持”为主体架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我们要下大力气研究好、阐释好、传播好。
其次,下大力气研究如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在国际舆论场应对好“传播霸权”,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法治制高点。从国际形势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方位打压围堵遏制中国,不仅有科技战、贸易战,还有法律战、舆论战,西方反华势力打着“人权”、“法治”的旗号,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制造谎言,在涉港、涉疆、涉台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在对外斗争中,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领法治制高点,敢于向破坏者、搅局者说不。我们要研究掌握国际法治传播规律,学会在国际舆论场中主动设置国际议题,勇于发声,积极亮剑,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局面,掌握中国法治域外传播的话语权、主动权,在国际舆论斗争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为世界和平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法治智慧。(作者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