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有关知识集锦

9月17日是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主题是“开启时代新征程爱国强军谱新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不断强化全市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和爱国强军意识,在此推出全民国防教育有关知识汇总,一起来学习吧!

全民国防教育有关知识

1、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

我国国防的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即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3、我国国防的职能有哪些?

主要表现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巩固国家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通过国防工业、国防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使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什么是领土?

领土,泛指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我国领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1900公里。

5、什么是领海?

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从海基线量起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从海基线量起24海里邻接邻海的区域为毗连区,在毗连区内,我国可对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实施管理。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海里邻接领海的区域是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这一区域有管辖权。大陆架是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直到大陆边外缘,最多不超过350海里。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已行使主权权利。属于我国主权和管辖的海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祖国的海洋国土。

6、什么是领空

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为领土的组成部分,受该国的主权管辖,它国不得侵犯。

7、什么是国防教育?

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8、国防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等。

9、国防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10、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为什么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1)可以提高全民国防观念,激励人们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2)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有效地防止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颠覆和渗透以及“和平演变”的阴谋,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3)可以加深军政、军民之间的感情,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的团结。(4)可以加强国防法制观念,自觉地依法履行兵役义务,保护军事设施。(5)普及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提高保卫祖国的本领。

11、什么是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12、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增强国防观念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

13、我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14、《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什么?

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18、《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国防教育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9、《国防教育法》规定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学校的国防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基础和实施什么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国防教育法是根据什么法律制定的?

国防法与教育法。

22、“国防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是谁、在他的哪一篇著作中提出的?

孙中山;《建国方略》。

23、为什么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国防历史?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国防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国防不仅有明确的领土和财产等防卫目标,有较完善的防卫组织和领袖,有城堡等防卫设施,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秦朝以后,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此后经历汉、唐、宋、元、明、清诸朝,中国国防不断发展。直至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才开始了近百年有国无防的历史。

24、在国防教育中社会团体的任务是什么?

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

25、学校国防教育与全民国防教育是何关系?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6、国防教育法对小学和初级中学是怎样要求的?

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27、国防教育对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国防教育是怎样要求的?

应当将课堂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高级中学及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并可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28、国防教育法对企事业组织有何规定?

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29、国防教育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防教育有何要求?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

30、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国防教育列入抗日救国的“八大纲领”之一?

《反对日本进攻方针、办法和前途》。

31、“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语出自我国哪本古书?

战国兵书《司马法仁本》篇。

32、国防教育法对城市社区、农村村委会有何规定?

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结合征兵工作、拥军优属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

33、国防教育法规定,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场所应当对哪些人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

(1)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免费:(2)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3)上述场所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THE END
1.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314/2530374897.html
2.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专家导读 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对于担保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担保事项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的,担保双方可以签订合同来对有关事项进行确定。 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一、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1.保证 保证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https://mip.64365.com/zs/1352965.aspx
3.宪法知识宣传(二)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宪法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Q2MjQ2Nw==&mid=2247492819&idx=1&sn=3565bb361f12c40120f1dc9a77555ed4&chksm=eb82b21c52f24be96f54d2dea9d1bbfa8c1358fed5a09f419d8b35585ef4f2e9b12d2cee2822&scene=27
4.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作出解释的数量和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看,司法解释数量众多,干预社会直接,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依据现行司法体制,中国目前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主 体有两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它们分别行使审判业务和检察业务的司法解释权。由于审判业务涉及法律的范围和对法律解释的需求远远大于检察业务,考虑到国际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
5.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重视德礼和纲常名教的结果是,法律为礼教所支配,道德伦理与法律不分,道德伦理成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违犯道德伦理必须受到法律制裁。道德伦理与法律关系之密切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多谈。所有研究中国法律的中外学者都看到了并强调这一点。 2 法律的作用在于刑罚。法家固然主张严刑重罚,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50〕http://iolaw.cssn.cn/xspl/200311/t20031124_4587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