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立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你知道立法对国家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吗下面,学习啦小编来为你介绍立法的重要性。

一、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和实践,我们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地生成,也不会自然地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借助于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如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合理,社会成员就可能和睦相处,社会关系就可能和谐顺畅。反之,如果法律制度欠缺失当,社会成员之间则可能冲突频发,社会关系必然扭曲动荡。因此,法律是整个社会关系调节器的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关键作用。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就其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只有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和政府的行为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才有有和谐的基础。这是由法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作为法治社会最主要的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法律规范的这些特征使得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因此,法治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立法方面。有法可依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才能更好的引导、规范和约束公民和政府的行为,使之依法办事,循章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

其次,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司法方面。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司法往往被视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社会公正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真正形成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各个社会阶层人民群众才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再次,法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现在守法方面。社会成员遵纪守法,政府严格依法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法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还体现在法律监督方面。法律监督可以通过对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的作用来间接保证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立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

一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

二是,有利于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

1)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4)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5)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6)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7)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8)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9)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性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10)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1)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12)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6)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17)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19)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THE END
1.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314/2530374897.html
2.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专家导读 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对于担保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担保事项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的,担保双方可以签订合同来对有关事项进行确定。 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一、根据我国担保法律制度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1.保证 保证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https://mip.64365.com/zs/1352965.aspx
3.宪法知识宣传(二)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宪法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Q2MjQ2Nw==&mid=2247492819&idx=1&sn=3565bb361f12c40120f1dc9a77555ed4&chksm=eb82b21c52f24be96f54d2dea9d1bbfa8c1358fed5a09f419d8b35585ef4f2e9b12d2cee2822&scene=27
4.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作出解释的数量和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看,司法解释数量众多,干预社会直接,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依据现行司法体制,中国目前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主 体有两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它们分别行使审判业务和检察业务的司法解释权。由于审判业务涉及法律的范围和对法律解释的需求远远大于检察业务,考虑到国际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
5.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重视德礼和纲常名教的结果是,法律为礼教所支配,道德伦理与法律不分,道德伦理成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违犯道德伦理必须受到法律制裁。道德伦理与法律关系之密切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多谈。所有研究中国法律的中外学者都看到了并强调这一点。 2 法律的作用在于刑罚。法家固然主张严刑重罚,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50〕http://iolaw.cssn.cn/xspl/200311/t20031124_45876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