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海上油气集输系统的模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全海式集输系统将油气的集中、处理、储存和外输工作全部放在海上的油气集输系统,称为全海式集输系统。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浮动式;井口生产系统可以在水上,也可以在水下。这种集输生产系统既适合小油田、边际油田,也适合大油田;既适合油田的常规开发,也适合油田的早期开发。
半海半陆式集输系统油井开采出来的油气在海上经过分离初处理后,再将原油加压管输上岸处理、储存及外输。一般适用于离岸不远、油田面积大、产量高、海底适合铺设管线以及陆上有可利用的油气生产基地或输油码头条件的油田
全陆式集输系统,油井的产出物靠油井的压力经出油管线上岸集油、分离、计量、处理、储存及外输。这种把全部的集输设施放在陆上的生产系统叫全陆式集输系统。一般适用于浅水、离岸近、油层压力高的油田
第二章
3、原油按关键馏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关键馏分分类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矿物局提出的原油分类方法。它是以原油中特定的轻重两个馏分的API度为指
标,对原油进行分类。由于每种原油的轻重组分不一定同属一类,所里理论上可排列组合出
9类原油,即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石蜡-中间基、中间-石蜡基、中间-环烷基、环烷-
中间基、石蜡-环烷基以及环烷-石蜡基。但实际上未曾发现石蜡-环烷基以及环烷-石蜡基类
的原油。因此,按此分类方法实际上只有7种基属的原油。当前,这个方法运用比较广泛。
4、倾点凝点
倾点:在规定试验仪器和试验条件下,试管内油品在5s内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油品在倾斜45角试管内停留1min不流动的最高温度。
5、原油比热熔与温度的关系
在原油析
蜡温度以上时()tc3151039.3687.11
-+=ρ
在原油析蜡温度以下时
()
122~4.18681e~04.18681entmtttcAtcBABmn=-=-温度范围,温度范围,、是比热容常数,、是比热容指数,
不同原油可根据比热容与温度的实测关系曲线回归。
四种原油的c一t曲线极其相似。温度高于析蜡温度t1时,石蜡全部溶于原油内,比热容
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上升;最大比热容对应的温度为t2,在t1~t2范围内随油温下降比热
容急剧上升。在t2~0℃范围内,比热容随原油温度下降而减小。
6、原油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原油加热输送工艺计算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定义为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单
W/(m.℃)影响原油导热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原油种类和所处的温度。原油密度越大,导热系数
越小;原油温度越高,导热系数越小。
7、气液相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组成一定的物系,当气液两相接触时,相间将发生物质交换,直
至各相的性质(如温度、压力和气液相组成等)不再变化为止。达到这种状态时,称该物系处
于气液相平衡状态。
气液相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组成通常互异,常利用这种平衡组成的差异实施各种分离过程。
轻组分与挥发性弱的重组分分别呈气态和液态流出分离器,实施轻、重烃类组分的分离。
油气田井流是一种由成百上千种纯化合物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因此,
要了解油气混合物体系的相平衡,必须了解烃系的相特性。
8、一元物系的相特性(p-t图)及特点
P-t图上有升华曲线1-2,蒸气压曲线2-C和熔解曲线2-3,将图面分成5个区域,即:固相
区、液相区、蒸气区、气体区和密相流体区。
三相点2至临界点C之间为纯烃的蒸气压曲线,在曲线左上方的p-t条件下物系内为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