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师APP全新升级,超强功能你会用吗?法律法条条文立法上海市司法赔偿案件

日前,上海律协发布了2023新版“上海律师”APP,即“上海律师”APP3.0版。这一全新版本下载安装更便利、兼容性更强,同时也为上海律师带来了新的实用执业工具——法信。

进入APP后,即可在首页“执业服务”栏看到“法信”按钮,点击即进入使用页面,法信大纲、类案检索、智能问答……新增的法信平台功能多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认识它~

注:目前“法信”仅支持移动端使用,未来更多优化敬请期待!

一、关于法信

“法信”平台(即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心指导下,由最高人民法院立项、人民法院出版社建设运营,为法律职业群体提供专业检索服务的法律知识平台,是法院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出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法信”平台创造性地以一纲(法信大纲)、十二库(法律、案例、裁判、观点、释义、图书、期刊、文书、公报、标准、知识产权、民法典专库)、三引擎(类案检索、同案智推、智能问答)的底层组织架构,在法律知识体系化、法律数据智能化、知识服务中台化方面确立了较为领先的法律知识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法信能做什么?

1.具备五种检索模式的法律平台

2.一站式法律解决方案

“法信”平台按照我国成文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需求进行创新研发,历时5年搭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法律知识体系——“法信大纲”。

“法信大纲”是以我国成文法律体系为“纲”,以法律文件、案由罪名、裁判规则中提炼、概括出的基本法律纠纷点、关系点为“目”,结构化、系统化标注、串联、聚类法律条文、案例、法律观点等海量法律知识元,具有逻辑性、体系性、推演性,为用户定位、推荐权威、精准、统一知识服务的法律知识体系。在串联知识元的种类上,同时精准串联法条、案例、观点、论著的法律知识元检索系统;在知识体系结构方面,将我国成文法律体系和指导案例制度相融合。

3.法律条文的全维度知识服务

该功能能够围绕一个重点法条为法律事务人员适用法律条文、法律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供全面、深入的服务。

4.专业剖析类案同判与同案智推服务

为法律人快速检索相似案例提供精准推送,并同步推送法信码法律知识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全案由类案画像且案情维度和特征数量最多的大数据引擎之一。

“同案智推”引擎是同步支持上传前置文书和自然口语表述进行“以文找文”的案例大数据引擎。上述两个案例大数据引擎都可以实现对亿级案例多维度并发检索的秒级响应,充分满足法律人对案例大数据检索的速度需求和高效体验。

5.法信智能问答系统

“法信”平台的智能问答系统是目前领先的可对全类型法律资源进行问答式检索的法律问答系统,同时采用标准问答和专业语义识别两种底层技术,并且提供答案出处的索引标注。

三、法信有什么?

法信平台以为法治中国提供基础性、数字化权威、精准的法律知识服务为目标,创造性的以一纲、16库、三大引擎的底层系统,在法律知识体系化、法律数据智能化、知识服务中台化方面确立了领先的知识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全面、精准、高效的一站式法律知识解决方案和案例大数据智推服务。

(一)一纲:法信大纲

(二)基础库介绍(此次上海律协开通资源服务)

1.法律文件知识资源服务

提供194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发布的所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标准法律文本的数据库;法院内网及互联网、移动端每两小时更新一次。

优势一:理解适用——法律条文全方位、多角度注释

(1)关联法条和关联关系的注释

(2)上位法条和下位法条的关联

(3)影响法条和影响关系的注释

(4)法律的立法背景资料

(5)立法、司法机关和学者权威对法条释义与理解适用

优势二:效力标识——法律文件效力的标注维度多且细

(1)标注一部法律自颁布以来历次的修订沿革和依据

(2)标注每一个具体法条历次修订变化的具体内容

(3)标注重点法律版本修订的每个文字、标点

(4)会对多次修改的法律单独编注方便查询的“汇编版”

(5)对于法律正文中引用其他法律效力废改情况也会插旗提示

优势三:引用分析——提供大数据引用分析

提供法条在数据库中被其他文献引用的统计分析,包括:

被其他法律引用

被案例裁判引用

被期刊文献引用

的统计功能等等,从而为法律人从事各种实证研究提供大数据分析。

2.类案检索知识资源服务

优势一:与中国裁判文书网同源同步更新

法信2.0版类案检索系统是目前国内数据全(与中国裁判文书网同源同步更新)、维度多(解析1414个案由罪名标记15.3万类案画像维度)、速度快(真正实现千万级裁判文书多条件检索的秒级响应)的裁判大数据检索系统之一。

优势三:全案由维度解析优势四:法信码一站式知识元智能推送

提供同步类案维度和法信码一站式知识元关联推送。

3.法条释义库

优势一:常用重点法条基本覆盖

权威收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条文释义及理解与适用,包括:全国人大立法释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解与适用;专家学者的学理释义。多角度理解法条原意。

目前能够提供立法、司法、专家三类条文释义的法律释义库,包括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释义、两高司法释义、专家学者释义。

按照“官方、权威、主流”的原则,释义库收录的法条释义均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两高”及权威专家学者的公开出版物,针对同一法条提供立法背景、释解法院理解适用、学者理论评注三个理解与适用角度。

优势三:法条超链、关联法条、引用分析功能齐全

4.案例要旨知识资源服务

案例要旨裁判规则库:

(1)案例梗概:支持展示每个案例的梗概和案例要旨。

(4)法信码路径展示:每个案例关联对应法信码并展示法信码路径。

(5)法信码关联知识:通过法信码路径推荐法信码关联知识元,拓展信息。

(6)引用法律/法条关联功能:案例中引用的法律/法条提示基本信息,如制定机关、效力等级、公布日期、时效性。

(7)法律效力标注功能:案例中引用的其他法律会标注有效、修订、失效、废止等提示。

5.法律观点知识资源服务

查看立法机关的立法初衷和立场、最高法院的司法态度和意见、法学大家辨法析理的洞见、实务行家适用法律的要点、域外立法司法实务等资料。

裁判说理观点库包括:立法观点、司法观点、学术观点、实务观点、域外观点。

独有功能:

(3)法信码路径展示:具体观点与法信大纲知识体系的链接路径,并可跳转至法信大纲。

THE END
1.好书推荐《中国宪法解释学:以关键词为方法》中国农民解释中国宪法文本可以有多种方法。由于中国宪法文本充满着深具中国特点的概念或关键词,所以,本书选择使用关键词方法,力图更加清晰地理解中国宪法文本中相关表达与规定的内涵。从中国宪法研究的学术链条看,可以区分为“基本问题域”、“扩展问题域”和“实践问题域”,众多关键词就蕴含在这些“问题域”之中。通过对“根http://k.sina.com.cn/article_1666471200_63545520019032ybi.html
2.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在法学理论发展中,存在长期制约法治自信、影响深远的观点,即认为现代法治意为“法的统治”,“法治”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而中华文明“法”“刑”同义,中国传统社会皇权至上,是一种专制和人治的文化。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学界不免有观点对西方法治顶礼膜拜,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过多注重移植借鉴,而相对忽视本土资源的发掘。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3.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一、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 二、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基础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法理学原则,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具体法规,如民商法、刑事法、行政法等。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4.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核辅导教材通知公告新闻中心3、十七大党章共有章条。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5、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的先锋战士。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8、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http://www.jsydjw.gov.cn/xwzx/tzgg/content_6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这一规定赋予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对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修改的权力。 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彭真同志在宪法修改草案报告中对为什么要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权是这样解释的:“我国国大人多,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3/t20080325_612679.htm
6.解读财团法人概念这里的“基金”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基金,而是特指财团法人的财产,也就是公益基金。按德国民法学理的解释,基金(德语Stiftung,又译“财团”)的目的可能有多种,经济的、社会的或公益的,例如家族基金、企业基金等,只要其不违反法律或善良风俗均可。简单说来,公益基金只是基金的种类之一。 https://www.chinafga.org/hyfxyj/4662.jhtml
7.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上层建筑一旦在经济基础上形成体系化,就会产生相对独立性,因而能够对经济基础产生相当大的反作用。仅仅抓住经济基础对法律的决定作用,而无视法律对经济的反作用,就会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经济基础上不同法律系统的形成与并存,更无法解释同一国家相同经济基础上法律的不同演变。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8.轻重相举:中国古代法律适用中的论理解释中工理论所谓论理解释,是指“法文虽未规定,惟依规范目的衡量,其事实较之法律所规定者,更有适用之理由,而迳行适用该法律规定”。(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此种解释方法突破了文义解释之框架,却又不违于形式逻辑和生活经验,符合常情常理,因而取其“理所应当”之义,又名“当然解释”。https://www.workercn.cn/32935/201905/24/190524090950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