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星的《西窗法雨》有感

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里说过:"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的精神世界里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我想,如果读书读的足够多,终有一天也会豁然开朗,在我们那个世界里,所有的困惑都可以得到归宿,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拥有今世今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正如该书前言里讲到: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很多年了,任何法治建设一定是制度推进和思想推进两个层面的事业,更不能忽略的则在于,思想推进往往又是制度推进的一部分,这缘于制度从来都是经过分析、讨论、商榷、展望来建构的。由此而论,更新对以往法律书文作品的感受、体会、再思考,包括促其呈现的思想和阅读价值判断的变化,便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谋求"思想推进",最终自觉或不自觉的投身"制度推进".

其实,这本书的很多小文背后都反映了深刻的法理和价值追求,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思考,比如苏格拉底的慎重,苏格拉底因为得罪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智者"(又称"诡辩学者),于是,这些"智者"便利用雅典荒诞不经的法律,控告苏格拉底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www.unjs.com)腐化及误导青年,并且还真的把他送进了监狱,他被判饮毒而死。临刑前,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力同来看他,告诉他朋友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已安排妥当。可是苏格拉底却坦然自若,表示不越狱。克力同提出各种理由来说服他,告诉他雅典的法律不公正,遵守这样的法律简直是迂腐,但仍然无效。苏格拉底还反问:越狱就正当吗?对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制裁难道就正当了?有没有一种服从任何法律的义务?经过与克力同的一番"探讨",苏格拉底最后还是选择了饮毒。

在一般中国人看来,这种事情恐怕不难处理。既然法律本身就不公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实在应该堂而皇之越狱而去。这个故事可以说大致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一个方面的深层意识。他们认为,对待自己认为不公正的法律,态度要慎重。理由是,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有些法律当然不好,甚至可恶,但是如果因此便可以将法律随意戏弄,那么可能人人都会找借口逃避法律的约束,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无序。而且,当某些人认为这个法律公正,而另一些人持相反看法时,能否一定会找到一个公认的标准来确定谁是谁非?当然不一定。

再比如书中提到的辛普森案,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心里明白相信辛普森确实杀人了,为什么最后法院仍然判辛普森无罪?这是因为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把罪犯绳之于法。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认为:"罪犯逃脱法网与政府的卑鄙非法行为相比,罪孽要小得多。"在霍姆斯看来,政府滥用权力和司法腐败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整体危害,远远超过了普通犯罪分子,因此,宪政法治的核心和重点绝非一味不择手段、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而是应当正本清源,注重对政府权力予以程序性约束和制衡,防止执法者和当权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当然辛普森虽然逃过了刑事处罚,但最终没有逃脱民事赔偿。这看似矛盾,因为既然在刑事判决中他不是杀人犯,在民事诉讼中怎么可能判他赔偿呢?这就是美国法律的一个有趣之处,这是因为相对于刑事证据而言,民事证据并不那么严格。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来保护每个公民的权利,来对公民进行法律的救济,其实通过读书,借鉴域外的一些做法,虽然这些做法不一定就是最适合我们的国家,但是最起码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和思考。

THE END
1.法则探秘我心中的法律之旅在我心中,法律不仅仅是一系列条文和规定,它代表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每当我听到律师们在法庭上激烈辩论时,我就感到一种强烈的向往。我想学法律,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成为一个能够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人。 二、解读复杂的法律语言 学习法律意味着要不断地解读和理解那些看似复杂而又抽象的词汇和概念。从《民法典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12635.html
2.刘星教授法学启蒙五部曲·新民说(套装5册)畅销二十年的法律经典,《法律是什么》《西窗法雨》作者刘星教授经典力作。 作者刘星 类别 出版/ 非虚构 (还没有人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导刘星代表作品。本书是著名法学家刘星教授的学术随笔辑录,作者在娓娓讲述那些有趣故事和社会现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引领读者进入对法律实践和法律理论诸多基本问题的思考https://read.douban.com/bundle/171641674/
3.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LawSchool其次,刑法典本身有两个意义,其一便是——威慑,但对于本案威慑并无作用。因为面临本就处于生死攸关的人来说,死刑的威慑或许没有太多意义,而刑法典的另一个意义——“为人们报复提供有序的解决方案”在案件中也没有什么意义。 探究立法的精神,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明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这是最古老的法律智慧谚https://law.hut.edu.cn/content.jsp?wbtreeid=1100&wbnewsid=18582
4.哈特《法律的概念》之读后感自然法学派 分析实证法学派 新分析法学派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BZX201635152.htm
5.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读后感(篇1) 当我第一次看到西窗法雨的时候,书名非常富有意境,深深的吸引了我,开的是西窗,下的是法雨。这是一本法学学术随笔。 西窗法雨曾在《南方周末》以专栏形式连载。我喜欢它的理由主要有几个: 首先,这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https://www.liuxue86.com/k_%E8%A5%BF%E7%AA%97%E6%B3%95%E9%9B%A8%E8%AF%BB%E5%90%8E%E6%84%9F/
6.法律读后感(精选8篇)篇1:法律读后感 【内容摘要】“法律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博登海默对法律的独特理解,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其本质上就是对法律、权力、权利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解读。要使权力支持和尊重法律,国家制度必须蕴涵权力制衡机制,并进一步扩大权利保护机制。只有权利和权力的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转型社会的法治化进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ohu1ut.html
7.西窗法雨2024pdfepubmobi电子书已经是第三遍读刘星老师的《西窗法雨》了。 翻开这本书,里面讲的故事,对于已经学习了13年法律的我,已是毫无陌生感可言。第一篇是讲苏格拉底宁死而保卫雅典法律尊严的故事;第二篇是讲安提戈涅中自然法大于国法的故事;……总之,都已经很熟悉了。 书中阐述的道 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4817888
8.《法律是什么》作者:刘星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副标题: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 出版年:2015年 页数:388 格式:ebook ISBN:9787509364505 内容简介: 《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在本书中,作者以英美著名的案例为引,以批判阅读的思维,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论证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众多流派与论说,试http://www.ebook22.com/culture/2503.html
9.《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精装修订版)》(刘星著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 ¥29.00 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精装修订版) ¥49.6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美)E?博登海默 ¥37.7 正义论(修订版) (美)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27.4 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 刘星著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71734.html
10.《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增订版)》电子书在线阅读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增订版) 刘星 34.46元 购买 试读 购买会员 法律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5千字 字数 2019-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从英美法理学的语境切入,带领你进行批判性阅读,踏上思辨之旅,真正了解何为法律. 内容简介 法律到底是什么?本书在介绍20世纪英美法理学https://www.dedao.cn/eBook/2BeEdA94ma8x6VX2zLjQBNq5dKveMw18mk3JZPAO1lGbpRyYgonDEr97kMoLmlba
11.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最新章节刘星著掌阅小说网为您提供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著的刘星小说,最新章节:精装修订版序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282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