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品牌的概念辨析,在过去产品竞争时代,多数业内人士,将其理解为“产品在某区域销售”,与全球品牌(国际品牌)、全国性品牌形成比较。实际上,这里所指的“区域品牌”,是“区域性品牌”,指产品只在某区域销售并形成区域市场的品牌。
(2)区域竞争时代的界定
作者
核心定义
出处
波特
1990
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是一种“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对该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
国家竞争优势
科特勒等
1999
区域品牌是根据某个特定的地理名称命名和塑造的,区域品牌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认识和了解这个地方,并对它产生积极、独特和正面的品牌联想。
Countryasbrand,product,andbeyond:Aplacemarketingandbrandmanagementperspective
Rainisto
2003
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所特有的魅力和标志,培育区域品牌的核心是构建区域品牌识别系统。
SuccessFactorsofPlaceMarketing
Kavaratzis等
2005
区域品牌是产品或服务的品牌集合体和集功能、情感、关系和战略要素的多维组合。这几种要素组合起来集体作用于公众的大脑中,进而产生一种独特的联想。区域品牌成功的关键是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蒋廉雄朱辉煌卢泰宏
区域品牌是最复杂的品牌概念,区域品牌的对象几乎无所不包;区域产品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区域本身既是产品,又是品牌;文化作为区域产品,也可成为区域品牌的独特属性,以及区域发展的杠杆因素。
区域竞争的新战略:基于协同的区域品牌资产构建
杨建梅黄喜忠张胜涛
区域品牌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是浓郁的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产品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认可和喜欢,其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逐渐提升而凝结为富于情感价值的特别区域产品指代。
区域品牌的生成机理与路径研究
胡大立谌飞龙吴群
2006
区域品牌是“集群区域品牌”的简称,指以某地域及其内部的优势产业而合作命名的特定地区名称,它是包括集体名称、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和原产地标记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综合体系。
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
Allen
2007
区域品牌应该是公司品牌的扩大化,公司品牌是代表一个公司形象和特征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相应地,区域品牌是代表一个地区形象或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品牌。
PlaceBranding:NewToolsforEconomicDevelopment
董雅丽白会芳
区域品牌是地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也是该地区的标志和象征。
论区域品牌的形成机制
徐鹏赵军
区域品牌就是特指某个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它象征着该产业集群的历史与现状,是区域产业集群的代表;同时,区域品牌也是一个识别系统,这个识别系统是由区域(地名)和产业(产品)名称为核心构成的;它在法律上表现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
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资产增值研究
孙丽辉等
2009
区域品牌是以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是涵盖了国家品牌、城市品牌、地区品牌、目的地品牌、地理品牌、集群品牌等多种类型区域品牌的概念。
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
石荣丽刘迅
2011
区域品牌是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大批聚集在同一区域长期进行生产经营而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众多企业品牌的有效综合体,并为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享的品牌。
企业集群升级中的区域品牌塑造分析
区域品牌实验室
2018
区域品牌不仅是传播本身,也不只是物理特征本身(风光、建筑等),区域品牌是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可以产生可测量的品牌效果。
(二)区域品牌的界定
区域品牌,指的是人们对一个区域整体、区域产业、区域产品等的印象、认知及其评价。也即是人们或消费者与一个区域整体、区域产业、区域产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品牌与普通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关键性差异,是区域品牌具有“准公共品”特征,对区域整体、区域产业、区域产品形成直接的品牌影响,能够使区域产业、区域产品与区域整体达到共同发展。
从上述概念可见,区域品牌并不是当年单纯的产品竞争时代指的产品在某区域销售。品牌方通过品牌命名与品牌logo及消费体验,让一个区域整体、区域产业、区域产品等与消费者建立关系,让消费者对其产生印象、认知、评价,这就是区域品牌。如果没有产生印象、认知、评价,建立关系,那么,它们只是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产品而已,不是一个品牌,也不是一个区域品牌。而图1的各个,都代表着一个区域品牌,是区域整体形象、区域产业发展、区域产品品质的价值外化与信用体系。
随着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从空间也可以打造品牌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区域品牌已经呈现出了复杂的结构关系,包含着多种区域品牌类型。
二、区域公用品牌
(一)区域公用品牌的特征
根据是否具有公共性、具有何种程度的公共性为标准,区域品牌可以分为两大类:区域公共品牌、区域公用品牌。
(二)区域公用品牌的类型
1、基于特定地理区域范畴之内,以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为基本前提,以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为基准的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单一产业品牌
(1)品牌类型。多为区域产业品牌,品牌的形成大致分两种不同的情况:
有的品牌,基于特定地域原有的产业资源禀赋(特殊物种、特殊工艺、特殊自然条件等)进行发展与再造,属于有中生有的品牌,如永康五金;有的属于后天创造的品牌,与特定区域的原有产业自然禀赋、人文因素并无天然关联,如嵊州领带等。
(2)品牌注册。此类区域品牌,有的注册为商标,有的并不注册商标,因此,存在着虚拟、实有并存的现象。
有的品牌,拥有特殊的地理产品保护标志、行业标志等,具有一定的法律保护与约束。
(3)品牌识别。基本以“区域名称+产业类别名称”作为品牌命名。如“永康五金”、“嵊州领带”、“广东陶瓷”等。
(5)品牌归属
此类区域品牌多为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体现出区域性、公用性、商标所有与商标使用分离性等特征。但它并不具有区域公共性特别是区域公共性政务服务性质,行业协会可以拒绝不符合标准的生产经营者使用品牌。当然,当品牌强大,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形象产生正向作用。
图2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单一产业品牌
(永康五金——集体商标)
图3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单一产业品牌
(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普通商标)
2、基于特定地理区域范畴之内,以特定区域内特定的自然资源(环境、物种等)与人文因素(文化或工艺特色等)为基础,以产品品类划分为基准,并多以证明商标注册的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单一产品品类品牌
(1)品牌类型。此类品牌基本以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物种、特色自然生态环境、特色人文因素(工艺等)为基础,形成单一产品品类的区域单一产品品牌。如烟台苹果、西湖龙井等。
(2)品牌注册。一般由行业协会、事业单位等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品牌识别。以“产地名称+产品品类名称”作为品牌命名。
此类区域公用品牌,体现出品牌范畴区域性、品牌资源公共性、商标使用公用性(协会成员)、商标所有与商标使用分离性等特征。但它不具有直接的区域公共性特别是区域公共性政务服务性质,行业协会可以拒绝不符合标准的生产经营者使用品牌。当然,当品牌强大,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形象产生正向作用。
图4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区域单一产品品牌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图5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区域单一产品品类品牌
3、基于特定地理区域范畴之内,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因素、产业、产品、生产经营者综合划分为基准,并以集体商标注册的区域品牌——区域产业整合品牌
(1)品牌类型。以全区域内的涉农全产业、全品类、合格生产经营者划分为基准,注册为集体商标的区域品牌。
图6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区域农业全产业全品类品牌
(集体商标)
(3)品牌识别。以能够表现其品牌特征的品牌命名。也可以采用“产地名称+品类名称”的命名办法。
(4)品牌运营主体。行业协会为主,协同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格的生产经营者共同运营。
从表1可知,以往,有关区域品牌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也基本没有清晰区分区域公共品牌与区域公用品牌,因此,我们经常会在一个文本中见到“公共”与“公用”两个词汇通用的情况。事实上,由于是否具有、何种程度具有公共性及其公共性政务服务的行政性质问题,应当区分“公共”与“公用”不同的品牌性质、不同的公共程度。而“区域公用品牌”并不一定具有“公共性及其公共性政务服务”特征,它更多体现的是产业特征、市场特征。
三、转型区域公用品牌,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应当实现向区域公用品牌的转型,以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发展。用品牌化的方式获得双重信用背书,进一步顺应品牌消费时代,获得消费者忠诚消费。
(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特征,选择单一区域公用品牌类型
单一区域公用品牌,包括单一品类、单一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即是上述的第一、二种区域公用品牌类型。该品牌类型基于特定地理区域范畴之内,以特定区域内特定的自然资源(环境、物种等)与人文因素(文化或工艺特色等)为基础,以单一产品品类划分为基准,并多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以利用已有的资源禀赋,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方式进行品牌化发展为宗旨,地理标志产品可以选择单一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类型进行品牌化经营。
基于地理标志产品的单一品类、单产业的区域公用品牌突破模式,强调在一个区域选择一个优势显著的单一产品品类基础上的单一产业、单一产品品类进行品牌化突破。这与之前日本推的“一村一品”,我国农业部推的“一村一品”、商业部推的“一县一品”(电商特产)强调在一个区域发现、挖掘、壮大一个特色优势产品或产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强调的重点是将一个村、一个县的特色产业化“单产业突破”的区域公用品牌,更强调将一个区域中特色显著、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单一品类、单一产业的特色品牌化。并以该品牌化的单一产业延伸、价值延伸,支撑起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成为一个区域的形象表征。
(二)进行系统的符号化表达,注册相应商标,获得有效法律保护
农业农村部背书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原质监局背书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均属于“部门规章”制度下的保护体系背书产品。虽然地理标志农产品也在2018年开始实施“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但互认的数量与已有的地理标志产品相去甚远(2018年互认了100个,2019年将互认100个;截至目前,全国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有2594个)。单纯依靠“部门规章”保护的产品,还不能够构成全球市场范围的有效法律保护。
因此,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应当在目前登记的文字名称(极少的地理标志产品有图形标志)的前提下,进行识别度、记忆度、国际化认知等更高效的图形标志设计与系统性符号化表达,并将其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际商标,以获得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有效法律保护。如此,当地理标志产品被假冒、被侵权时,能够拿起更有力的法律武器,形成更广泛的、更强的知识产权有效保护机制。
(三)进一步构建与现代消费者的关系,形成真正具有品牌粘性的消费关系
大量的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区域性消费产品,多数的地理标志产品均流连或徘徊在传统而老旧的利益诉求点、诉求方式上。事实上,多数的地理标志产品与现代消费者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等“X世代”的消费者距离甚远,甚至如同完全存在于不同的星球世界。与工业品等其它消费品品牌一样,如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没有能够与“X世代”消费者构成品牌关系,那么,地理标志产品将只能偏安一隅,无法推向更广阔、更具溢价可能的国际市场与新生代市场,甚至将越来越缩小其消费市场,最终导致稀缺物种、传统工艺濒临灭绝的后果。因此,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应当通过构建与现代消费者的关系,形成新型的、真正具有品牌粘性的消费关系,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发展,提升,并延伸到更有价值的、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四)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价值,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溢价
地理标志产品以区域为根本特征,区域公用品牌也以区域为根本特征。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价值,才能够提升地理标志产品转型为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溢价。
2015年,盐池滩羊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充分抓取了该地理标志产品在六个方面的区域特征:气候难得:盐池地区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昼夜温差大,冬季不太冷,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蒸发量为降雨量的8-10倍,有利于牧草营养和能量的积蓄;碱水难得:盐池草原盐湖环绕,水中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多,硫磷钙等矿物质含量丰富,为盐池滩羊提供天然的弱碱性饮用水,有利于均衡肉质营养;饲草难得:在盐池县草原,生长着175种之多的优质牧草,其中有115种中药材。这些牧草不仅提供营养,也增强盐池滩羊体质,改善肉质;羊种难得:作为盐池县特有的肉羊品种,盐池滩羊外形和肉质特色鲜明,毛股天然卷曲,可生产滩羊裘皮;肉质细嫩,无腥膻味,脂肪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营养丰富;育养难得:盐池滩羊一年繁育一胎,一胎一般只生一只羔羊,需农牧民小心呵护,精心养殖;产量难得:因上述各种难得,而导致其产量不高,年出栏量少,市场供不应求。通过提取以上六个方面的特定区域特征,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诉求:“盐池滩羊,难得一尝”,彰显了产品的区域独特性和稀缺性。
同时,在保留原商标、延续原无形资产的前提下,以盐池滩羊的独特外形为基础,以产品名称为创意起点,重新为品牌创制超级符号,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丰富品牌符号体系。超级符号用“盐池滩羊肉”五个汉字勾勒盐池滩羊的特有形象,凸显了盐池滩羊腿短、尾大、毛卷的品种特征,弥补了商标识别度不高的问题。在图形中,以印章的形式加印宁夏两字,体现品牌的区域性特征,借助区域的信用背书价值。
图7盐池滩羊商标及独特核心符号设计
继而,以品牌符号创制为契机,对盐池滩羊整体的品牌形象和包装体系进行升级和重塑,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品牌调性,传达统一的品牌价值,提升盐池滩羊的品牌溢价能力;根据羊身上不同部位的羊肉在品质上、口感上和烹饪方法上的差异,设计不同色系的包装、开发不同烹饪方式的产品(如法式小羊排),以更好地对接消费认知与消费体验,提升品牌溢价。
图8盐池滩羊商标及独特核心符号设计的包装呈现
构建品牌识别之后,紧锣密鼓,拍摄品牌形象片,借助社群营销,实施KOL传播和全网传播。2016年,盐池全县共有滩羊养殖户8500户,饲养量305万只,规模养殖场320个,全县登记注册滩羊养殖加工企业3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8家。2016年9月,盐池滩羊得以进入G20杭州峰会国宴。2016年底,盐池滩羊产值6.8亿元,占盐池县农业总产值的48.57%。2017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羊肉溢价空间得到了飞跃式提升,体现了产业扶贫、品牌扶贫的精准扶贫价值,并得到“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全网网友的支持,成为运用地理标志产品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是利用品牌化运营,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价值,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溢价,实现品牌化提升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