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类型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是通过非法手段,针对网络漏洞对网络进行技术入侵,侵入网络后,主要以偷窥、窃取、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为目的的犯罪。

二通过信息交换和软件的传递过程,将破坏性病毒附带在信息中传播、在部分免费辅助软件中附带逻辑炸弹定时引爆、或者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

三是利用公用信息网络侵吞公共财务,以网络为传播媒体在网上传播反动言论或实施诈骗和教唆犯罪。

四是利用现代网络实施色情影视资料、淫秽物品的传播犯罪。

五是利用现代网络这一载体,实施侮辱、诽谤、恐吓与敲诈勒索犯罪。

就网络犯罪的具体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侵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

(二)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

在网络上散布计算机病毒,十分猖獗。有些病毒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可能破坏他人的计算机设备、档案。据国际计算机安全协会公布的《2000年病毒传播趋势报告》,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率从1999年的56%上升到2000年的87%,一举取代通过软盘存储和网络下载的病毒传播途径。报告同时指出,该年度最具破坏性的病毒中,以"MACRO"、"VBS/JavaScript"以及"特洛伊木马"(Trojan)居前三位。

现在,计算机病毒,特别是"蠕虫"病毒越来越复杂化,几小时就能传遍全世界,是商务损失达到几百万甚至几亿美元。FBI调查发现,每周至少有50个新计算机病毒产生,需要联邦执

(三)贩卖违禁物品、管制物品

在网络上贩卖违禁物品、违禁药品、管制物品或者管制药品,比如枪支、毒品等。2002年日本长野县在网络拍卖市场上破获一起出售改装枪支的事件。

2000年10月12日,台湾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网络跨国订购、走私大麻的案件。当月9日,台北市一邮局在验关时发现一包由美国旧金山邮寄到台北张姓男子的快件,其中夹寄了近300克大麻,也有少量新兴毒品"power",其效力和"摇头丸"类似。经调查,该男子于当月2日上网向美国某知名网站订货,以刷卡付费方式购买大麻,以逃避警方的监视。

(四)销售赃物

(五)网络诈欺

和传统犯罪一样,网络犯罪中,诈欺也是造成损失较多、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类型了。美国消费者联盟2000年11月公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消费者因为网络诈欺而损失的金额,1999年每人平均310美元,2000年增加到412美元。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TradeCommission)的报告,互联网上存在10大类型的诈欺犯罪方法:

1.网络拍卖诈欺(InternetAuctions)。包括出卖人要求消费者在网络上竞标,消费者在中标付款后,却收不到商品;消费者收到商品,但所得实物与拍卖是卖方所声称的商品相差很大;出卖人伪装其他消费者,一同参与竞标,借以哄抬最后中标价格;出卖人在消费者中标后,以其他理由要求加价。

2.网络服务诈欺(InternetAccessServices)。包括提供原本免费的服务而收取费用;支付在线或者网络服务的费用,却没有得到服务,或者得到不实服务。

5.提供免费网页取得信用卡账号(WebCramming)。这样的案例也是大多与色情网站有关。色情网站在网页上宣称,可以免费浏览网页,但是要求浏览者输入信用卡号,以证明自己已经成年。按照网页提示输入这些信息后,却接连不断地收到账单。

6.非法多层次传销(MultilevelMarketingPlans/Pyramids)。一种是和过去的幸运信如同出一辄的老鼠会。近几年也成风潮。这些信件内容一般列有5个人的姓名、地址,信中指出收到该信的人,寄给名单上5位网友各若干钱,再将列与第一位的姓名自名单中去掉,将第二位以下的都向上递补,最后将自己的姓名列在第5位,以此类推。信中告诉网友当自己的姓名递补至第一位时,将可获得数额惊人的钱。一种就是典型的传销。美国一家名为SKYBZ2000(空中商务网)的网络传销公司,以高额奖金为诱饵,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利用网站双线发展会员的方式,吸引一些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花钱租用15MB的个人网页空间,以老鼠会的方式发展下线,是成百上千人受害。2001,上海两公司也以"商务网站"的名义,出售标价为680元、实际价值不到百元的金箔画,利用"注册会员"发展下线,大赚注册费,使万余无知的网民成为最终受害者。

7.旅游和渡假(TravelandVacation)。经营者在网络上刊登或者利用电子邮件寄发报告,推销旅游机会。消费者实际到达后,才发现与网络上所宣传的情况大不相同。

9.投资(Investments)。经营者宣称某项投资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没有任何风险,以吸引人们投资。类似非法集资那样,用后来加入者的钱支付给先前加入者,以制造一些成功赚钱的事例,刺激更多的人加入。这种投资的风险,随著投资者金字塔的形成而越来越增加,最终必然会使一大批人血本无归。

10.保健品和服务(HealthCareProducts/Services)

有些网站声称他们销售能够治疗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的产品,但不通过传统方法销售。这些神奇的产品能够治愈消费者的疾病。但是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寄希望于这些东西可能会耽误他们所需要的治疗。

(六)妨害名誉

(七)侵入他人网站、主页、电子信箱

(八)贩卖盗版光盘

(九)

很多国家允许赌博行为或者开设赌场。因此有人认为在赌博合法化的国家开设网站,该国不禁止,就不犯有赌博罪。这种意识在设有赌博罪的国家普遍存在。其实,各

(十)网络色情和性骚扰

1.张贴淫秽图片。也就是在网络上设置网站,或者在网络上利用开放式的Forum或者BBS张贴淫秽图片。有的色情网站则定期向"订户"发送系列免费图片。贩卖淫秽图片、光盘、录像带。在网络上设置贩卖淫秽光盘或者录像带,或者在论坛和布告栏公布目录以及交易方式。

2.散布性交易信息。在网络上提供、散布卖淫信息,提供给不特定第三人进行性交易,或者从事卖淫活动。

(十一)伪造证件、货币

美国参议院政务事务委员会下属的调查委员会指出,目前利用互联网伪造证件,占全美伪造证件案例的30%。利用互联网伪造证件有三种方法:一是从公开贩卖假证件的非法网站上,购买直接按照顾客名字制作的假证件;二是购买"模板"软件,自行伪造;三是利用网上公布的个人资料,据以伪造证件,加以贩卖牟利。

(十二)教唆、煽动各种犯罪,传授各种犯罪方法

除了教唆、引诱接触淫秽物品的网站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专业犯罪网站。有的本身就是犯罪组织所开设,比如各种邪教组织、暴力犯罪组织、恐怖主义组织等。普通人所开设的专业性的犯罪网站则更多。比如有一些专门的自杀网站,就曾引起网友相约自杀。

(十三)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不是计算机病毒,而是黑客使用的一种阻止或者拒绝合法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种攻击方法。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是使用攻击工具去执行,向目标服务器(包括万维网,FTP或者邮件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访问请求,冲击服务器资源,使系统处于不可用状态。连接于互联网上和装备有基于TCP的网络服务都会受到攻击。在2000年初,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使许多欧美电子商务网站瘫痪,包括"Yahoo!","Amazon.com"和"eBay"。

(十四)恐吓、敲诈勒索

2000年6月底期末考试来临之时,韩国一名17岁的高一学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色情照片,把学校三位女教师的头像组合起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给三位女教师,威胁她们必须把期末考试的题目发到她的电子信箱,否则就把这些照片在网上公布。三位教师经过商量后,选择了报警,将该生抓获。

一个名为"塞巴网络恐怖分子"国际计算机匪帮,则通过设置逻辑炸弹,以破坏各网络公司的计算机系统来敲诈勒索。1995年,一家公司为了让这伙恐怖分子清除其埋藏在该公司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炸弹"不得不向匪徒们支付1950万美元。据统计,这伙国际计算机匪帮自1993年以来,先后作案40余起,共勒索各计算机公司6亿多美元。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第十一条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zM3MDAyOA==&mid=2247509580&idx=4&sn=d7917bde885ac432f6b667179f355123&chksm=ff377b86ff75f0645d6b1b43fd811d8b61cd81246f21c25def26080e7b77c29e8b286bd7c09d&scene=27
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司法认定和量刑标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自古以来,世界各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无一不制定有关保守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秘密的法律制度。我们这里所说的“保密制度”,就是http://fw.mwfw.cn/fltk/23907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八条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办理其他机关、单位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派生定密的,应当根据所执行、办理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第十九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有条件的可以标注密点。 https://www.cdctj.com.cn/system/2024/12/10/030154555.shtml
4.涉密秘密罪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国家机密犯罪行为刑事责任某企业员工李某,因不能正确处理与同事王某矛盾,窃取王某保存的机密级国家秘密材料,并以王某名义提供给境外机构,试图陷害王某。经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李某的全部犯罪行为属实。李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法定责任,涉密人员尤其应当增强保密观念、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I3BA505149BV8.html
5.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制度(精选6篇)本规定所称国家秘密载体(以下简称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国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1、销毁秘密载体,应当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sqtu00.html
6.2023年浅析个人信息民法保护论文题目(六篇)从责任划分的角度来看,在国家机关单位中也会出现损害他人个人信息的情况,比如一些国家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使用和收集。 亦或者在部门之间互相提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而且使用时并没有经过公民的允许。这些情况都属于是违法侵犯了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对于我国各个领域出现侵犯他人个人信息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20633.html
7.[渝粤教育]西南科技大学信息法律法规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2)本文汇总了2021年信息法律法规的要点,包括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客体、信息系统安全等级、隐私权保护、商业秘密认定、涉密信息系统密级排序、国家秘密期限、图书馆法历史、地震预报、国家标准有效期、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作品定义、著作权保护期限、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核心法典等关键知识点。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115
8.认定商业秘密权利人“重大损失”基本方法探究商业秘密损失通常表现为间接损失,选择核心在于对实际损失完整反映度的权衡,据此综合考量最大实际损失、优先直接认定、操作精准性等要素,以确定具体计算方法。许可使用费评估是认定非法获取型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唯一方法,贯穿于其它犯罪类型,可以作为认定“重大损失”的基本认定方法。https://jzx.jxga.edu.cn/news-show-1102.html
9.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主要有哪些专家导读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是通过偷盗、胁迫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别人的商业秘密,允许自己企业的员工以这种不正当的手段窃取他人的商业秘密,违反合同当中的约定向别人透露其他企业的商业秘密,或职工出卖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主要有哪些 一、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主要有https://mip.64365.com/zs/1167532.aspx
10.以下不属于侵犯国家秘密犯罪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以下不属于侵犯国家秘密犯罪的是()。A.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B.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的答案解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c9a8c4dff24ceeb556ce2cbca06c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