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涉众经济犯罪案件特点探析

关键词: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特点;防控对策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兴产业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经济创新成效显著。但互联网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进经济创新的同时,也集聚了相当大的经济风险隐患。传统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借助网络工具和数字化手段,具备了更强的隐蔽性,给侦查人员侦办案件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针对危害性极大,涉及领域极广的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做好前端防控比事后的追赃挽损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一、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定义

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一词应运而生。以互联网为工具,针对众多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实施的经济犯罪就是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并非刑法意义上的类罪,而是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侵害社会公众经济利益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总称。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具体表现为:以网络为依托,计算机、移动设备等终端工具为辅助,从事网络涉众类经济犯罪,开展网络传销、网络非法集资等网络犯罪活动,谋取不法获利的犯罪行为。[1]主要包括以下罪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经营罪;其他犯罪(侵犯知识产权、假冒注册商标类等)。

二、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案件特点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明显的网络犯罪的特征,该类犯罪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法分子为逃避追查往往会藏身境外或在境外设立网站,远程作案。纵观当前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主要呈现几大特点。

(一)犯罪扩散性强、行为全球化程度高。网络涉众经济犯罪中网络这个载体决定了这是一个跨时空的犯罪。网络是没有国界和区域划分的,这为网络涉众经济犯罪嫌疑人跨地域、跨区域作案提供了可能。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通过网络扩展了宣传面,扩大了影响范围。受害群体的目标也因为网络的缘故变得更为广泛,涉及的地域数量增加的更多。我国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不仅国内滋生了一批利用互联网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人员,同时在网络经济犯罪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我国的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目标网络之一。侦查地域管辖权的条块分割和网络的无国界性在缩减了犯罪嫌疑人犯罪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侦查人员的侦查成本,提高了侦查难度。[2]

(二)犯罪专业性强、主体年轻化。实施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嫌疑人普遍拥有较高学历,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经济管理、投融资知识,善于钻研政策空子和利用法律漏洞,犯罪专业化的特点比较强。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组织结构、成员分工严密有序。各层级犯罪嫌疑人的人员培训和管理上具有企业化的组织管理特点。在犯罪组织内部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理念,甚至具备完善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流程,有些犯罪组织还会进行反侦查培训。同时,我国现发生的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中,很大一部分犯罪嫌疑人年龄集中在20-35岁,由年轻人主导或者具体实施的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占比越来越高,年轻化的特点非常明显;与之相对应的受害人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以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单位退休人员和农民为主,也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与,但随着“P2P”等形式的蔓延,很多青少年也开始参与其中。

(三)犯罪虚拟化程度高,调查取证难。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主要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互联网作为犯罪实施场所,其虚拟化的特点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犯罪嫌疑人常常通过伪装IP地址、使用境外服务器等方法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互联网的虚拟性造成了案件发生地、犯罪行为地、结果地的模糊,这也加大了惩治违法犯罪的难度。[3]在实施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可能存储于不同的服务器、不同的网址、不同的电脑以及外部存储器上,虚拟化程度极高。另外,一些证据又是以不可见的无形编码来传递,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于磁性介质中,非常隐蔽难以发现。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极其容易被篡改、破坏甚至销毁,导致证据灭失。

三、当前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控对策

四、结语

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当根据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以大数据为依托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有序推进集中处置行动,进而有效防控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包雪昕.论网络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查[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2]戴丽.论数据思维在网络非法集资案侦办中的运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0,35(01):93-97.

[3]蒋敏,杨威,王超.网络传销犯罪及防治对策[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0,30(06):20-25.

THE END
1.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是什么?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类型,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涉案主体复杂: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由一个或数个主犯指使或唆使多个行为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因此,涉案人员多、广、杂。 2. 涉案地域广: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分子往往跨区域作案,受害群体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 3. 金额大:涉众型经济犯罪的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id=c7c2818b452670001501
2.涉众型经济犯罪有哪些特点?律师普法4、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波及社会经济安全,使社会信用体系受创。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活动,涉众型经济犯罪非规范罪名,是对某类高发型经济犯罪总括的法律术语。 https://www.110ask.com/tuwen/1402230046164967760.html
3.浅谈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性及防范对策本网讯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变革,违法犯罪手段日益更新变化。在此过程中,涉众型经济案件呈高发频发态势,大案要案屡屡发生,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迫在眉睫,笔者就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一些特点结合被害人心理分析,浅谈犯罪特性和防范对策http://www.jiaotongwang.cn/shouye/jiaotongyaowen/2024/1026/535019.html
4.我国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期刊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对某一类高发型经济犯罪进行总括的法律术语.涉众型经济犯罪有案件高发,金额巨大,受害人员众多,作案方式趋向职业化,危害日趋严重,对社会稳定形成潜在威胁等特点.本文从作案手段,民众防范意识,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法律滞后以及执法打击面临诸多的制约等方面对涉众型犯罪滋生和蔓延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094766fzysh.html
5.大数据背景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侦防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是一类高发型的经济犯罪,具有涉案范围广、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其打击和防范任重而道远。在侦办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充分依托大数据情报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信息碰撞比对,为案件侦破提供有效线索和侦查方向,这些都离不开懂数据、懂侦查的复合型经侦数据人才。 http://jzx.sdpc.edu.cn/info/1095/1731.htm
6.公安部召开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题新闻发布会网上直播刚才高峰副局长介绍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特别提示公众防范风险。我记得上一次新闻发布会,各位记者朋友对此类犯罪很感兴趣,下面请大家提问。 2006-11-23 10:12:36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针对现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手法参差不齐,你们有什么方法打击?在一些农村,农民没有意识,不知道是骗钱的怎么办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6-11/23/content_8785084.htm
7.涉众型的特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答案吧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 A金额巨大,涉及面广 B手法多样、不断翻新 C虚假许诺、高利回报 D合法掩护、编织光环 正确答案:ABCD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6/246473.html
8.经济犯罪的特点是什么经济犯罪的特点在于: 1、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 2、行为人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3、经济犯罪的主体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108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