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的分类

2、们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如:义务教育法第25条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婚姻法第5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婚姻法第30条“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不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物权法第56条“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物权法第138条“采取招标、拍卖、协议等出让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C权义复合性规则:兼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如:义务教育法第28条教师享有

3、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婚姻法第50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则。”婚姻法第36条“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从法律的规则形式特征上分:A.规范性规则: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直接适用的规则。如:婚姻法第5条“结婚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婚姻法第26条“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子女和生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物权法第149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B.标准性规则:

4、指法律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具有一定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使用且可适当裁量。如:义务教育法第11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婚姻法第39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物权法第137条“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3.从法律规则的功能上分:A.调整性原则:是指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功能在于控制行为的规则。如:婚姻法第20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抚

5、养费的权利。”婚姻法第25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B构成性原则:指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如:婚姻法第32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有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物权法第126条“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物权法第141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等费用。”物权法第160条“地役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尽量减少对供役地权利人物权的限制。”4.从法律规则的强制性程度上分:A.强行性规则: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

THE END
1.法律责任的规则原则主要是包括什么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责任法定原则、责任相称原则、因果联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https://m.66law.cn/v/wenda/1038996.aspx
2.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是什么法律规则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直接指导人们的行为,并为法律适用提供明确的依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法律规则体现为对犯罪行为的明确禁止和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该法第一条规定了刑法的立法目的,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这些都是法律规则的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a78f0a8a285442001012
3.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律师普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而法律原则一般情况下无固定的表现构成形式。法律原则较为抽象,法律规则比较具体。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其无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法律规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们行为提供确定的、可预测的导向;法律原则是法律https://www.110ask.com/tuwen/5304953241931342130.html
4.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pdf[1]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史上首见于奥利地学者威尔伯格和德国学者埃 塞尔 (Vg1. WalterWiburg,DieElementedesSehadensreehts,Marburg:ElwertundBraunl941.;JosefEsser,Grundsatzund NorminderriehterliehenFortbildungdesPrivatreehts,3.Auf1.,Tiibingen:Mohr,1974),但直到现代美国法学 家德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9/144885426.shtm
5.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爱问知识人法所确认的一定社会生活和国家活动的规律性要求。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https://iask.sina.com.cn/b/law1yHAOqn2hKVl.html
6.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二、在变化的速率方面,法律原则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规则的改变要更容易得多。 三、在是否适用的确定性方面,原则较为模糊,而规则较为明确;当原则与规则、规则与规则相互冲突时,选择的方法也不同。http://jxjg.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57130
7.4.3法律规范(三):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原理或价值准则的一种法律规范。[1] 法律原则作为一种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一样,也是关于“什么应该是这样”,也是用命令、许可和禁止等这样的基本的道义表达式来表达的,也可作为关于什么应该发生的具体判决的理由。[2]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8980908
8.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豆瓣)用经济学来分析法律规则的效率,开拓思维视角。有的学者在知道法律是什么之后再找理由分析其如何效率,有的则是先分析何种法律原则有效率,再查看现有法律制度,弗里德曼是后者,且在书末列出分析时的前提假设,审慎的治学态度。 0 有用 大鱼头 2011-05-07 23:10:42 效率同样也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 0 有用 奥古撕叮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44436/
9.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在司法审判中,除了疑难案件之外,几乎所有的案件都以法律规则为依据。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结构上的逻辑性以及形式上的确定性。而在将法律原则运用到司法裁判的过程中,出于对其抽象性的特征考虑,适用时往往依赖于司法者的解释和裁量,这样就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法律的确定性,而扩大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811/54043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