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态系列教材《法学基础》赵保胜主编教学思政法理学

赵保胜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综合行政执法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行政法与宪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完成多项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编著《行政法案例分析》等多部著作;发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制度构想》《行政复议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建构》等30多篇论文,其中1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载。曾获得浙江省政法委授予的“社会主义法治宣传先进个人”称号;曾获浙江省司法行政百名杰出人物提名奖;曾荣获黑龙江省法学会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法治论坛”论文一等奖。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由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湖南警官职业学院和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联合编写,是在本课程教师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深刻总结,集全体授课教师智慧编写的符合高职法律教育实际的一本通用教材。教材主要内容是结合高职法律学校学生特点,全面阐述法学基础理论,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法治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法学

第二节法理学

第二章法的概念与本质

第一节法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本质

第三节法的特征

第三章法律的概念与要素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的要素

第三节法律的范围

第四节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章法律的核心

第一节法律的核心: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三节权利的界限与滥用

第五章法律的渊源与效力

第一节法律渊源

第二节法律的效力

第六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七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解析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第八章法律的作用

第一节法律作用的概述

第二节法律的规范作用

第四节法律作用的局限

第九章法律的价值

第一节法律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秩序

第三节法律与自由

第四节法律与平等

第五节法律与正义

第六节法律的评价标准及冲突解决

第十章法律体系与法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及其历史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节法系

第十一章法律的实施

第一节法律的生成

第二节法律的创制

第三节法律的执行

第四节法律的适用

第五节法律遵守

第十二章法律的解释与推理

第一节法律解释

第二节法律推理

第十三章法律的责任与监督

第一节法律责任

第二节法律监督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法治的原则

第三节法治政府建设

第十五章法治建设与宪法

第一节法治建设的宪法保障

第二节宪法的地位与内容

第三节宪法的渊源与分类

第四节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

目录可上下滑动查看

前言

法理学是关于法和法律的思辨哲学,它不仅是人类对于生活秩序的追求,更是人类理性思辨的精神家园。法理学思想历来都是那些先贤哲人们理性思辨的成果,任何一本法理学教材都难以把古往今来庞大的法理思想全部成体系地复述下来,更何况我们这本只是针对高职学校学习法律的学生编写的《法学基础》,但是这丝毫不能动摇我们所有参编者对人类理性家园的向往和追求。也正因如此,我们所有参编者都能竭尽自己的所能,不敢有丝毫怠慢,努力以专业的标准来挖掘可用的素材,认真对待每一个法理学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使之尽量符合高职法律学生的学习目标,力争编写出一本高质量的《法学基础》教材,以期实现促进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引领他们走进法律殿堂,走上法律职业之路这一初衷夙愿。

第一,实现“理实一体化”,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材编写时各个章节把实践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在理论教学中交叉进行实践教学。

第二,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更加突出思政教育的功能,把能加入思政元素的内容进一步扩充、深化,实现法理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化。

第三,突出基于问题的情境式教学特色。在教材编写设计上,以“问题思考—基本知识学习—实践训练”为体例组织每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走出情境,真正实现基于问题的情境式教学。

第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教学,在教材编写时把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运用二维码链接嫁接到网络上,一来可以真正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二来更是把学习范围延伸扩大,最终实现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融通。

参加本书编写人员和分工为(按在本书中编写章节的先后次序分列):

赵保胜,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第一、二、四、十、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三、四节;

刘畅,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第三、五、十二章;

高亭,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第六、十一章;

贾莉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第七章;

黄群峰,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第八、九章;

吴扶桑,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第十三章;

刘佳,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第十五章第一、二节。

本教材由赵保胜主编,刘畅为副主编,在所有参编学人的共同努力下,集大家智慧编写而成。本教材由主编负责统稿,副主编部分参与。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所有参编者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份努力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要在具体教学中去检验。我们期待本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学理论的兴趣,对初学法律的同学提供帮助和指导。当然,这有自说自话之嫌,本教材究竟能给读者多少启迪和帮助,只有读者自己去感受和思辨。我们真诚希望读者对本教材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便于我们今后修正。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全面解析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法律体系。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法系分为两大类:一是英美法系,也称为普通法系;二是大陆法系。这两个体系在制定、执行和司法解释上有着不同的传统和方法。在学习法律时,要熟悉自己的国家所处的法系,以及其特点,这对于理解并运用法律知识至关重要。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1818.html
2.第六章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第一节 法律要素 *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要素的是()(2011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 A.法律概念 B.法律事实 C.法律规则 D.法律原则 * 2.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2015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1题) 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 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 C.法律原则与https://www.wjx.cn/vj/r6R8xyV.aspx
3.劳动合同六要素劳动合同六要素:一般的劳动合同六要素是指:标的,数、质量,价款和酬金,履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条款,违约条款及特需条款。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3770017.html
4.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综合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5.20076文摘参考第二种观点认为警察权是警察法学的基本理论(警察法总论)中独立的问题,包括警察权的概念、警察权与警察职权和警察职权的内容,进行专章论述。同时作为“警察法律行 为”的构成要素:目的要素、权力要素、职责要素和法律要素其中之一,并且也认为是“警察权力是警察机关和警察人员实施警察行为的基础要素”。 https://www.xjpcedu.cn/info/1160/4102.htm
6.《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二、法律要素的确定1.奥斯丁:主权、义务、制裁2.哈特:第一性规则、第二性规则3.我国: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法律要素的功能·从微观的层面真正认识法律存在的样式和运行的逻辑原理。第二节法律概念一、含义1.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概括性表达2.法律概念具有强大的归集功能或排除功能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7.法律关系于都县信息公开在现代行政管理过程中,因 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咨询等形成的 行政关系,固然产生于行政活动过程中,但由于其不具有权利、义务内容,故不宜上升为行政法律关系。 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构成。 (1)行政 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称 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权利(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7nr/201805/ac08342c48ed43d78dc13d3b1edfd84f.shtml
8.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第六章:法律要素(规则 原则 概念)与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要素(规则 原则 概念) 法律规则的特征(比较记忆 法律的特征【第二章】) (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的特征和法的特征本质上是一件事,但是考试分析分开成了两件事,估计考试分析不是一个人写的 未考过,可考简答 1、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9.2法律的基本概念8篇(全文)为此,本文和随后的一篇论文将主要探讨法律的基本概念-渗透于各种法律利益之中的法律要素。随后的一篇论文将专门分析某些具有复杂性质的典型和重要的利益,尤其是信托和其它衡平利益。附带声明一下,这两篇论文主要针对法学院的学生,而不是其它阶层的读者。否则,本文中某些部分看来就没有必要如此基础和详细,所以,敬请博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1wp6ctu.html
10.省呗贷款电话:获韧服借款及人工服务逾期资讯依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省呗不停地打我母电话的不要表现并不合的网上要素,因为其目的什么是合理的现在,即逾期款,而且电话的就是接收方是借款人的上的联系人,作为借款人的在线法定代表人,关心借款人是不是还款属于合理畴。 五、法律应对和建议 尽管省呗打电话给借款人的人员母并不构成,但也需要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14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