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大产业基地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贵州上市公司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国发〔2022〕2号文件所明确的方向和定位,贵州省把发展产业摆在首要位置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立足贵州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支撑,以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六大产业基地”为重要抓手,全力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贵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以来,贵州辖区上市公司紧抓全面注册制改革历史机遇,凝心聚力打造“六大工业基地”,推动质量总量同步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守牢安全底线,克难奋进、主动作为,交出了一份份助推产业强省建设的优秀答卷。

贵州茅台:发挥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助力建设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

近年来,依托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资源禀赋,贵州正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全力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十四五”以来,遵义地区白酒产业集群发展,产值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四区多点”的白酒产业格局。今年前8个月,当地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0.47亿元,同比增长15.0%。当前,贵州正充分发挥世界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的独特优势,制定实施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区保护规划、保护条例和产业规范发展意见,促进酒企转型升级,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以贵州茅台为引领的贵州酱香白酒品牌舰队。

作为贵州上市公司“龙头”,贵州茅台秉持“质量是生命之魂”,持续走好以茅台美学为价值内涵的“五线”高质量发展道路,统筹抓好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2.68亿元、同比增长18.48%,创造净利润528.76亿元,同比提高19.09%。

贵州茅台积极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茅台酒“十四五”技改、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习水同民坝一期等项目建设,不断做足酒产业发展支撑。今年10月,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柑子坪生产区建成投产,新建成的20栋制酒厂房将在2024年形成基酒产能7200吨,年产量5万吨的酱香系列酒生产规模,为建设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夯实了坚实基础。

中航重机:发扬“三线”精神,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推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

今年以来,贵州省明确要充分依托“三线”建设重点企业,加强央地合作,推进军民融合,推动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扎实推动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建设,为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贵州贡献。

作为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贵州企业,中航重机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发挥上市公司优势,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成为推动贵州高端制造业发展和航空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航重机是航空工业集团的首家军品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家军品上市公司”,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一直以来,中航重机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以航空技术为基础,大力发展高端航空锻铸造业务、高端液压环控业务,积极打造具有系统竞争优势的、以航空技术为特色的军民两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近年来,中航重机依托上市公司平台,通过专业化整合和资本化运作,围绕航空主业,积极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打造成为锻铸行业的引领者、客户发展的服务者、航空通用基础结构的主力军。

为加快推动自身主营业务发展和贵州航空产业建设,中航重机制定《中航重机“十四五”及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投资建设贵阳航空通用基础结构制造产业园,以“1+6”的形式统筹规划建设本部及研究院+6个产业基地。今年,该项目已作为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的关键载体,列入《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贵州省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中航重机将技术研究院项目列入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拟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募集资金4亿元投入项目建设。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作为产业园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助推中航重机构建“材料研发及再生-锻铸件成形-精加工及整体功能部件”的新生态配套环境,打造“研究院+企业”的新业态经营发展模式。

黔源电力:绿色“电”结构、水光共聚能,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促进能源优化组合

能源产业作为贵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年以来,贵州省以做大做强贵州能源集团为抓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规模化、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优化组合。作为贵州唯一电力上市企业,黔源电力在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上持续迈出坚实步伐,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全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黔源电力致力于贵州境内“两江一河”(北盘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梯级水电和清洁能源开发,坚持“绿色清洁、多能综合”的零碳发展道路,加快流域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新型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及示范。

目前,黔源电力坚持“绿色清洁、多能综合”的零碳发展道路,立足绿色发电优势,持续践行绿色、零碳发展的理念,已在北盘江流域建成国内第一个流域梯级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结构。

2023年上半年,黔源电力投产总装机容量401.90万千瓦,其中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23.35万千瓦,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78.55万千瓦。同期,黔源电力完成光伏发电量为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6%;实现光伏发电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提升50.41%。今年8月,按照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部署,为提高区域电力系统调峰、紧急事故备用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支撑区域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开发,更好发挥储能作用,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黔源电力投资1.28亿元开展贵州省光马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工作。

中伟股份:研发先行、技术驱动,建设全球新能电材产业创新策源地,打造产业发展新增长极

2021年以来,贵州省抢抓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行业“风口”机遇,构建“一核两区”发展格局,引进行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近3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已成为贵州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以中伟股份等为代表的贵州新能电材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和成果,为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资本市场动能。

中伟股份作为贵州首家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磷系产品、钠系产品也均已投产并稳定大批量出货。

中伟股份不断加强研发投入,自2020年上市以来,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近25亿元,现有科研人员已突破1000人,均位居行业前列。作为一家以研发技术为第一驱动的科技型企业,中伟股份致力建设全球新能电材行业创新策源地,打造“多元材料+多元技术”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致力于打造多样化、定制化、高速化开发与量产的技术服务能力及产业化应用能力,现已实现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四大材料体系全覆盖。

贵州轮胎:乘“数”转型、数实相融,树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贵州典范

今年以来,贵州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不断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逐步健全。以贵州轮胎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优势,积极推进大数据和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在新征程上抢抓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贵州轮胎是贵州传统制造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贵州资格最老的上市公司之一。近年来,贵州轮胎凭借自身在轮胎行业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充分依托贵州大数据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在智能制造等方面积极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推广。

贵州轮胎联合联通、华为打造的轮胎制造行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项目完成验收,投产后降低了近1/3的运维成本,工作效率同比提升超4倍。该项目入选贵州省“万企融合”大行动省级融合标杆项目,荣获工信部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奖,成为具有贵州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的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优秀典范。

目前,贵州轮胎坚持以智能、绿色、精细为航向,扎实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从研发到制造、订单到交付全过程数字化制造,努力向代表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目标迈进。

红星发展:发挥资本市场优势,以“富矿精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除储量丰富的磷矿、煤矿等资源外,锰矿产资源同样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基础。目前,贵州全省锰矿保有资源储量8.24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1.71%,位列全国第1位。今年3月,贵州省工信厅印发《贵州省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规划(2022-2030年)》,明确以加快将贵州建成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为总牵引,充分发挥贵州资源禀赋特点,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培育锰及锰加工优势产业集群。

红星发展为贵州锰系产品研究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紧跟基础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紧盯产业发展高端,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好、高附加值的基础产业,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对贵州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

红星发展是全国首家东西部结合在西部地区上市的公司,也是我国锰产业链中游冶炼及加工上市公司的典型代表,于2023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纳入“科改示范企业”。随着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飞速发展,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价值链的重要成员,红星发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发力高纯硫酸锰业务。

今年8月,红星发展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作为本次定向增发募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星发展拟向“5万吨/年动力电池专用高纯硫酸锰项目”投入募集资金2亿元。红星发展表示,此次募集资金用于高纯硫酸锰产品的扩产,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新建生产规模为50,000吨/年动力电池专用高纯一水硫酸锰生产装置,可以使自身产能大幅提升,提升市场占有率,以更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行业用户迅猛增长的需求,抓住产业转型和新能源电池加速发展的机遇,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踏上新征程,加速推动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更多贵州上市公司正发挥龙头作用,“链”动起共谋合作、共图发展的强大合力。航宇科技启动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再融资工作,拟融资4.67亿元投向“航空、航天用大型环锻件精密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盘江股份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煤电主业以及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安达科技发挥自身的产业链融合优势,深入推进与链上伙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协作和互利共赢。贵广网络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启动贵阳与大湾区城市直连骨干传输线路建设,推动贵安新区大数据算力中心建设,助推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川恒股份依托贵州磷矿资源优质和储量丰富优势,统筹推进福泉市新型矿化一体磷资源精深加工等各重点项目,推动贵州省磷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产品发展。永吉股份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开发“酒盒凹印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门类和工艺改进,进一步向白酒包装印件业务市场深入拓展,为贵州茅台等多家酒企提供优质服务,助力贵州白酒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全省紧紧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持续加力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提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分别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5.9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9个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展望未来,我们相信,由贵州各上市公司凝聚而成的资本市场合力,将引领全省工业战线,顶压前行、克难求进,成为共同驱动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构筑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动能。

THE END
1.国内高端制造产品六大区中国精良工业品的六个主要产区国内高端制造产品六大区:中国精良工业品的六个主要产区 首先,哪些领域是国精产品六区的核心?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越来越明确。特别是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其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区域被称为“国精产品六区”。这些地区不仅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还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https://www.dyuip.com/xiong-di-shuo-shuo/937125.html
2.我国东部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中,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2.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辽中南地区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 D.辽中南、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布:2024/12/5 13:0:1组卷:28引用:6难度:0.7 解析 3.长江https://www.jyeoo.com/shiti/d10dc1c6-b315-150a-b58a-b99ad250e991
3.学林随笔国家级经开区走过40年,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1984年12月,国家对外经贸部批准组建上海虹桥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拉开了“中国面积最小但土地价值最高”的开发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序幕。40年来,以虹桥经开区、漕河泾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经开区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了具有示范性的发展创新之路。 https://m.jfdaily.com/news/detail?id=826623
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及问答题汇总答:我国的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布局比较合理的体系。 16、简述我国九大钢铁工业中心和四大工业基地?(P22—23) 答: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http://m.guniangcha.com/rd/348078.html
5.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整理⑷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P23中的图7.13) ⑸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3、东西相容的文化 ⑴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历史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很大;近现代,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8489520_891189273.html
6.中国六大工业基地,六大高技术基地是哪些按照工业基地的综合性、城市规模及地位作用,工业实力较雄厚的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哈尔滨、重庆称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上海,自洋务运动伊始,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据1933年统计资料显示,当时上海工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的40%,产业工人数约占全国的43%,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50%。 改革开放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3664185.html
7.我国六大无烟煤基地都是哪里?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北京)、晋城煤业集团 (山西晋城)、焦作煤业集团 (山西焦作)、https://iask.sina.com.cn/jx/sh/2Sfm2udrCwb.html
8.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开阔,有利于工业的布局,超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大城市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辽中南地区的农业基础如何,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资源丰富; 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辽河等河流流过,水源丰富,交通便利; 城市比较密集,市场广阔; 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展历史较长,辽宁省中部、南部地区,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哪些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2695840.html
9.国之精华六区探秘新疆位于中国西部,与中亚及欧洲接壤,其沙漠景观让人惊叹。在这片荒凉但又神奇的地方,一些耐旱植物成为了医学领域中的宝贵财富,比如罂粟科植物及其提取物成为了抗癫痨药品的一部分,而玉米、高梁等农作物则适应了当地特殊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https://www.topnu.cn/ku-cun-bao-gao/870091.html
10.中国十大钢铁工业基地排行榜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规模很大。那么你知道中国产钢铁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中国钢铁主要产地有哪些?排行榜123网为您介绍了中国十大钢铁工业基地,一起来看看我国大型钢铁基地在哪里吧。 【展开】NO.1 河南 热度: 445 NO.2 四川 热度: 421 NO.3 江西 热度: 416 NO.4 重庆 热度: 414https://web.phb123.com/hangye/jiancai/vttjxu26128.html
11.产业经济学试卷答案6篇(全文)为配合韩国产业重心的调整, 韩国于1971年制定了第一个“国土资源综合开发计划”, 并在1973年颁布推行了“工业基地发展法案”。以该法案为基础和指导依据, 韩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了一批工业基地, 形成了制造业产业带, 后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韩国共建设由中央政府兴建和直接管理的出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d8vdpi5.html
12.沈毓春专题一:我国社会主义市抄济的基本理论内容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强大动力。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市场的不足,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http://www.jxedu.net/cms/data/html/doc/2005-02/21/26351/
13.四川三线建设的历程三线建设的国防工业建设主要集中在四川、贵州、陕西二省和豫西、鄂西、湘西地区,总体上具有建设项目布点分散、门类繁多的特点。但从四川情况来看,却发展了从常规兵器到战略武器、从车辆船舶到航空航天的全面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 http://www.sxjsbwg.org.cn/xsyj/zgsxjswhyj/xslw/10033779.shtml
14.中国六大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资源以及环境对比哪个区域最强?根据我国行政和地理区划方式,结合机器人产业实地发展基础及特色,中国电子学会将全国机器人市场划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六大区域。 六大区域均形成各自的区域产业集群 从集群区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较好,机器人制造集成与应用市场起步较早,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http://chinacsj.org/593/583/411
15.2009年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A.能源工业总产值占六大基地工业总产值比重最大 B.能源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最大 C.装备工业同比增长幅度位于六大基地首位 D.林木工业同比增长幅度位于各行业末位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76~80题。 2008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1至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23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3http://www.sdgwy.org/html/stzx/xc/201302/14_12732.html
16.重庆以制造业为主“工业重镇”的城市调性是怎么来的?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内迁,重庆逐渐发展为中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 ,形成了近代重庆工业结构以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食品为主的基本模式。从1941年经济部的统计数据看,重庆455家工厂中,冶金16家,机器五金210家,电工器材27家,化工108家,纺织及服装42家,粮食与食品加工17家,印刷文具17家,其他工业有限27家。 https://www.meipian.cn/56q597eb
17.黑龙江省情知识百题竞赛试题东北网黑龙江98. 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线路图”是:( ) A. 先改制,后改造 B. 先调整,后改造 C. 先招商,后改造 D. 先整顿,后改造 99. 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总体思路是: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 )六大基地。 A. 农产品 B. 绿色特色食品 C. 医药 D. 林产品 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4/11/14/017790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