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都依次排名:西安,洛阳,北京,南京。
分别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
1、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
2、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2,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3、洛阳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4、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
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明清时期,北京成为“天下四聚”之一,中华民国时期曾是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中国四大古比较公认的分别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四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2、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七大古都,分别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但是,无论四大古都还是七大古都,南京都在其列,可见其历史文化多么深厚。
3、南京历史悠久,早在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汤山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楚国在南京石头城建立城邑,得名金陵。公元229年,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在南京建都,开启了南京最早的建都史。此后,又有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2、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称“六朝古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
3、北京:(春秋战国时期分别是西周王朝北方诸侯蓟国与燕国的统治中心。历史北京曾为辽的陪都(当时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
公元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元朝,北京成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洛阳:(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大小朝代在此建都,一般称之“九朝古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以“河图洛书”
1.洛阳
古苑皇都忆洛川,朝庭豪气八方旋。
腾龙跃虎创基业,拜将封候入史篇。
历代帝王何处去?九朝宫阙版图妍。
牡丹国色闻天下,纸贵一时佳话传。
2.金陵
时代洪流涤旧州,六朝王气败中收。
石头城上降旗举,明孝陵中神烈留。
旧日秦淮歌舞盛,于今王谢墅楼稠。
长江万里春风暖,虎踞龙盘誉五洲。
3.长安
纵览长安系六朝,帝都千载武文昭。
黄河秦岭雄风在,大道深沟圣史遥。
南靠一山千里锦,北临八水万村娆。
繁华最是今胜昔,絲路重开大帜飘。
4.燕京
千秋帝气绕苍松,虎踞龙盘气势雄。
大液秋风寒阆苑,蓟门烟树笼霓虹。
卢沟血泪青山泣,琼岛春阴浊水融。
一曲东方红世界,京华荣耀万邦崇
1邢台
邢台市,古时简称“邢”,河北历史文化名城。
邢台有3500年建城史,600年建都史,是中国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早在五万至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这里经历了四次建国、五次定都。“邢”素有“襄国故都、邢国故地、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誉,商朝君主祖乙曾迁都于此。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明君柴荣、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名相魏征、宋璟,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刘秉忠等历史名人。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
2邯郸
邯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据专家统计,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
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两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冀南皮影是邯郸市第一个晋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邯郸十大文化脉系是指女娲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邺城文化(曹魏建安文化)、石窟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也有学者提出了邯郸十三大文化脉系的说法,即在此基础上增加先商文化、运河文化、大名府文化三条脉系。
3正定
正定,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截至2010年正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历史在正定留下了许多遗迹,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建筑都有遗存。
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来到正定考察后,称赞它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
4定州
定州,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深刻影响着景德镇的制瓷工艺。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
定州文庙,是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定州塔,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
四大古都:西安、南京、洛阳、北京。
五大古都: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
六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
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
西安是我国古都中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和新石器时代的“半坡、姜寨”先人就在沣、渭、浐、灞河流域活动。蓝田人遗迹和半坡村遗迹、姜寨遗迹,都分布于此。
半坡村遗址和姜寨遗址属于距今约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即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顺在西安地区建都。
前后历时一千多年,其中统一的周、秦、汉、唐诸朝,在西安城市历史中影响最大,文化遗存最多。
西安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大雁塔、小雁塔、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丰镐遗址、阿房宫遗址、蓝田人遗址、华清池、钟楼、鼓楼、角楼等。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中部地区。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九朝古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六七千年前,洛阳已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著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发现于洛阳西北的仰韶村。
东周、东汉、曹魏、武周、西晋、北魏、后梁、后唐、后晋先后曾定都于洛阳。九朝以洛阳为都近千年。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远在69万年前,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北京人”,曾在境内西南郊的周口店地区繁衍、生息;在距今约18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也在这里生活。
考古发现,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兼有中原仰韶、龙山文化和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的特征。约在四五千年前,北京地区已有固定居民点。
战国时的燕、五代时的前燕和金、元、明、清各朝都先后定都于北京。民国初年,北京仍是首都,称为京师。1928年改称北平特别市。
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天安门、明十三陵、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等。
5、开封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河南省下辖地级市,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省会郑州毗邻,东与商丘相连,南接许昌和周口,北隔黄河与新乡相望。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
名胜古迹众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内)迁往开封(时称大梁),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由此开始。
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均定都于此,历经40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时,定都开封,长达168年之久,时称东京,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开封历史上的鼎盛时代。
宋代东京人口已逾百万,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宋徽宗时,张择端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开封的繁华景象。
以后,开封曾为金的都城,改名汴京,历时20年。开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大雄宝殿、仓颉墓、铁塔、相国寺、禹王台、龙亭、岳飞庙等。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文学的瑰宝——四大名著。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四部作品,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四大名著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杰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为特点。
故事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荣辱观念和女性地位的沉重。小说通过对宝玉家族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不公。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具想象力和幽默感的一部作品。
故事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经西天的故事,其中包括了与妖魔鬼怪的战斗、师徒之间的磨合与成长,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所创作的,集结了宋朝108位猛将的故事,是一部英雄史诗。
故事以梁山泊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宋江等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小说中不仅描绘了每个人物的形象和背景,还深入探讨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之一。
小说以三国时代的政治斗争为背景,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小说中描绘了这些英雄的形象和个性,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忠义、智勇、胆识和谋略。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诠释。无论是精彩的情节还是深刻的思想,这些作品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