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学习——改革开放史改革开放的性质(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就明确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十七大报告的这一论断,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在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所作的科学定位,必将指引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邓小平关于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思想

对改革性质的准确把握,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79年11月就指出,我国自1978年底开始的这场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确实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80年4月,他再次指出,“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2]1984年10月,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3]1985年,他更加明确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4]一方面,“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5]另一方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6]。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观点,是他对我国改革性质的精辟概括,也是他关于改革性质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今天,对于他的这一重要思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第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既有历史递进性,也有内在统一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一百多年来备受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一届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这场革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革命,前者属于基本制度选择,后者属于体制机制选择。

第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绝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于改革,邓小平深刻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两条:一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必须坚持;二是社会主义传统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必须通过改革加以完善。改革作为一场革命,它不是要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而是要革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生机与活力、严重妨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旧体制”的命。改革开放这场革命,也不同于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它是对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它的大前提是:这场新的革命,是在过去的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基础上的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完善。

第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时,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就引起了社会革命。通过社会革命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解决了,生产力就会得到解放,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而改革虽然不同于社会革命,但它的目的也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通过改革,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和第一次革命一样,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就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艰巨性。

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调整,它必然要引起整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7]由于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改革必然会引起多重矛盾的交织,甚至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心理震荡,所以改革每推进一步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同时,改革也是极其艰巨和复杂的,而且是长期的。从这一点来讲,改革同过去的革命斗争一样,必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我们非得有革命年代的那种革命精神,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投身于改革不可。同时,还要有革命战争时期的那种敢闯、敢冒、敢于试验、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略。那种认为改革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的想法,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对改革开放这场革命的广泛性、深刻性和艰巨性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我国改革性质的有关思想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进行了更完整、更科学的定位。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胡锦涛同志对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科学定位,对于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概括起来,胡锦涛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的科学论述,至少蕴含着以下五个方面的要义。

第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革命。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只能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既不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否定,也不是对它进行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即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兴利除弊,破旧立新。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第二,改革开放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革命。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断打破陈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就是因为它已成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说明,正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实践的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又愈加注重科学性:既着眼于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又着眼于提升生产力发展的质量;既着眼于扩大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又着眼于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效益;既着眼于淘汰和改造落后的生产力,又着眼于培育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既着眼于优化国内生产力发展环境,又着眼于面向世界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等等。这表明,改革开放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已经并正在进入新的科学境界。

第三,改革开放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

第四,改革开放是促进人们思维方式深刻转变、不断实现新的思想解放的革命。

第五,改革开放是加速提升中国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的革命。

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改革来说,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不断地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开放,它从三个层面把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地贯通起来:一是推动中国以顺应时代大势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二是推动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从引进技术层面的有益成果,延伸到吸收制度层面的有益成果;从利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果,扩展到借鉴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有益成果。三是推动中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着眼于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积极追赶世界文明发展潮流,不断拓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原标题:《【教育整顿学习——改革开放史】改革开放的性质(二)》

THE END
1.我国的性质是什么律师普法我国的性质是什么2020-04-17 5,121 普法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https://www.110ask.com/tuwen/14380545709054992250.html
2.我国的性质是什么,知识点解析:我国的性质是什么我国的性质是什么 有人对均线的计算提出疑问,问得好。对这个市场上一切似是而非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刨根问底,把那些所谓权威的理论兜底翻出来看个究竟,看看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一步步地向真相逼近。 鲁迅说,中国的历史就两个字:吃人。我觉得股市传统的理论也就两个字:胡扯。 关于均线,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计算。https://www.55188.com/topics-441263.html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性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 C. 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为C; A.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D. 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449003648711169&fr=search
4.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性质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可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既发展人民民主又加强对敌人的专政。 https://qh.yixue99.com/2014/zltk_0228/5514.html
5.教师资格政治学科重要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知识点详解在教师资格笔试中,《政治生活》中“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经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个知识点主要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等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考点精讲】 我国的国家性质 https://www.eoffcn.com/kszx/detail/1266481.html
6.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的社会主义国家。公考题库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的社会主义国家。 A.基层民主自治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人大代表当家作主 D.人民民主专政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https://ha.huatu.com/question/XOua.html
7.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是【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不是引起玻璃体混浊的病因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于环境卫生“四定”制度的选项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https://www.shuashuati.com/ti/eadf6aa7dc794535b8a730721011538d.html?fm=bdd212a223b2afc0fe35d411b0427907de
8.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本质是什么?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如有不明白,很高兴继续咨询,我会尽全力为你解答.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563263df0ac555c63251d70b594b2e4e.html
9.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https://www.lawtime.cn/tuwen/180812.html
10.高三政治教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设计⑴.了解国家制度的基本内容;国体、国家职能的含义;我国国体、我国国家职能的涵义等。 ⑵.理解国家中统治阶级的性质与国家性质的关系;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与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辩证关系;从领导阶级和阶级基础、社会基础的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从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说http://www.gaokao.com/e/20181110/5be624d8d5bbc.shtml
11.我国污泥处理情况我国长期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对污泥处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大量的污泥未经过稳定化处理处置,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了人类的健康[4]。由于我国污泥性质复杂,国外的技术直接引进使用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对于污泥的处理处置需要根据来源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技术[5]。发展适合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应分析现在常https://www.dowater.com/info/2019-12-26/1143762.html
12.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有关国家性质特别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性质和宪法的关系、我国国家性质的构成要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与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幻灯。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https://jp.ecupl.edu.cn/xfx/7169/
13.简述我国的国家性质5轮法律硕士联考背诵我国宪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无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都在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保障。 备考小贴士: 备考法律硕士联考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宪法学的学习哦!掌握宪法的地位和效力以及我国宪法的形式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https://blog.csdn.net/xjn19820322/article/details/14092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