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行政法是规范调整在行政权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其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特征

形式特征:

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行政法规范数量多,且具有多种法律渊源。

内容特征:

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四个原则。根据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四项:

合法行政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

高效原则。

行政法的概念: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监督控制,以及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设定(创设、规定)行政权力的法。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性有普遍性;独特性;基础性;稳定性;概括性。

行政法的概念:

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监督控制,以及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

(3)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4)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形式合法性原则)

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

(1)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

(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2.行政合理性原则(实质合法性原则)

行政机关必须合理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公平正义观念,符合情理、事理、法理。

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的区别

定义不同: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不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以影响或者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服务职能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旨在产生某种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特征不同:

行政事实行为特征:公法上的行为;实施行政职权的行为;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

行政法律行为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

2.法律

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其他法律(即一般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应急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的例外)。

1、行政合法性原则

(1)行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

(2)行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1.宪法。即1982年宪法。宪法中关于行政机关的任务和原则、关于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关于行政机关组织和活动的规定,属于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2.法律。指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普通法律。法律中关于行政组织、行政管理活动和对行政机关监督的规范,属于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3.行政法规。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的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地方性法规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较大的市”包括三个:(1)“省会市”,即省会所在地的市、自治区的首府。(2)“国批市”,即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3)“特区市”,即经济特区(深圳、厦门、汕头、珠海)所在地的市。

5.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指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按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我国《民法总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大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内容: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行政复议和解和调解的区别:适用范围不同。行政复议和解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调解适用范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行政复议中止情形: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作为申请人的自然人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等。行政复议终止情形: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等等。

国内学者,教授,1985年起从事税收教学和研究,有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的多维度实战经历。

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多年会计职称考试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方式多样。

多年财税教学行业经验,精通理论知识,深谙财税考试命题规律,多年专业辅导书编辑策划经验,熟悉学员学习历程和心态变化。

THE END
1.中国基本三大法律法规是什么?三大基本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一、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6206238.html
2.法律的三大基本特征是什么爱问知识人1、法律的三大基本特征是:1)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https://iask.sina.com.cn/b/newqYsdV2heRcT.html
3.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根据客户的需求,依据法律法规、合同的目的、当事人谈判的结果,起草合同。 五、开展法律培训工作 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员工提供有关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提供有关法律信息 向客户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等法律的最新更新、变化信息。 七、经另行委托,代理各类诉讼、仲裁、行政复议案件,参与调解纠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fa3wue3.html
4.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犯罪是刑法所打击的具有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有着一定的基本特征。那么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有哪些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目录 1、 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 犯罪是刑法所打击的具有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有着一定的基本特征。那么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有哪些呢? https://www.lawtime.cn/zs_9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