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雪门: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的“南陈北张”中的北张,他对北方和台湾的幼教影响很大。
4、新兰纳克幼儿学校:它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5、铃木镇一:日本音乐教育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幼儿小提琴教学,后创立“铃木方法”。
他认为:才能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重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
(5分)答:(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2分)(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多样。
(1分)(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
(1分)(四)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1分)2、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5分)答:(一)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2分)(二)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的原则(1分)(三)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1分)(四)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1分)3、福禄倍尔的游戏理论的主要内容。
(5分)答:(一)福禄倍尔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主要的教育手段。
(2分)(二)他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游戏体系,力图使儿童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各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分)(三)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1分)(四)他把游戏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活动,强调幼儿家长允许儿童尽情游戏不要干涉。
(1分)4、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
(5分)答:(一)教育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1分)(二)以儿童为中心,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1分)(三)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
(1分)(四)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1分)(五)善于应用认知冲突,推动儿童思维发展;重视儿童之间交往及影响的教育意义。
(1分)5、二战后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5分)答:(一)实行开端计划,对于困境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2分)(二)掀起了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强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1分)(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1分)(四)培训学前教育师资,促进师资业务水平的提高。
(1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陈鹤琴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10分)答:陈鹤琴对儿童从身心发展进行了缜密的研究,提出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思想。
(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2分)1、儿童期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
2、他认定幼稚期是人生重要的一个时期,应当把幼稚教育当作整个教育的基础。
(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2分)陈鹤琴通过揭示幼儿的心理特点来提倡教育教学原则,认为幼儿具有以下特点:1、好动。
儿童是好动的,家长及教师要正确对待。
2、好模仿。
儿童的模仿能力是有差异的,而且有一个发展过程。
3、好奇。
儿童对于一切新奇的东西会生出好奇心。
4、好游戏。
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
游戏具有很多教育价值。
5、喜欢成功。
成人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
6、喜欢合群。
7、喜欢野外生活。
8、喜欢称赞。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2分)他认为学前儿童时期可分成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包含一个特征,陈鹤琴按照儿童发展的有序性,揭示了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确定了与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重点。
(现实意义部分,4分)2、论述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答:(一)论教育原则和教育环境(2分)1、要求彻底改变旧式教育压抑儿童本性,限制儿童自由活动的做法,提倡新教育应让儿童过一种自然、自由的生活,成人尽量少去干扰儿童,而让儿童充分地自由活动。
2、教育的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二)论感官教育理论(3分)1、它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2、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这时加强相应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通过感官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辨别力,从而使幼儿智力得到发展。
4、为了使儿童的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她在“儿童之家”里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
(三)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游戏(2分)1、蒙台梭利在强大感觉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求重视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2、她反对儿童的游戏,认为游戏只能在儿童心理上创设幻景,不能提供真实接触。
4(“恩物”:它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按照福禄倍尔的理解,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
5、井深大: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
1970年出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
他的一些主张与智力开发的主张相呼应,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张雪门幼稚教育目的的主要观点。
(5分)答:张雪门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幼稚教育分为4类:(1分)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1分)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1分)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1分)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
(1分)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成就。
(5分)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与管理(2分)深入学习苏联学前教育理论和经验(1分)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1分)稳步发展学前教育事业(1分)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特征。
(5分)答: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2分)幼儿教育是公养公育、民主平等。
(1分)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1分)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故十分简陋。
(1分)4、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5分)答:它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2分)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这时加强相应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1分)通过感官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辨别力,从而使幼儿智力得到发展。
(1分)为了使儿童的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她在“儿童之家”里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
(1分)5、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5分)答:制定与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1分)发展保育所与倡导幼保一元化(1分)推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振兴计划(1分)重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1分)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1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10分)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要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的实践中产生的。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生活即教育。
(2分)包括以下含义: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2分)他认为应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中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
(三)学做合一。
(2分)它是以生活为中心,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4分)2(试评述二战后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10分)答:(一)实行开端计划,对于困境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
(2分)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提出的,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它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而实行的一项重要计划。
(二)掀起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强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分)1、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这自然波及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界也开始强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模式丰富多样,蒙台梭利运动和皮亚杰理论再度兴起。
3、1963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了一些幼儿教育杂志。
(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2分)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由各洲自行决定,教育机构类型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