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大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于12月1日启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

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18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古人说:“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2020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必须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宪法法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18年12月,习近平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THE END
1.()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是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选举法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 B. 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的修订与补充,在地位上独立于刑法典 C. 在法律体系https://m.ppkao.com/wangke/daan/3a784f7e9b7646d1bc0581dc499d7538
2.调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研究成果业务研究(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https://www.lawyers.org.cn/info/32fb732695b84c26849c5d8f897f7a83
3.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坚持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深入谋划和推动“八五”普法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4.尊宪崇法关于宪法,这些你要知道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作为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等;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例如维护国家安全和依法纳税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宪法,自觉成为宪法的遵守者和捍卫者。https://m.sohu.com/a/833036899_119038
5.尊宪崇法关于宪法,这些知识你要知道!提起宪法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关宪法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作为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4529107922158131/
6.关于宪法,这些知识你要知道!法律教育权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作为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等;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例如维护国家安全和依法纳税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宪法,自觉成为宪法的遵守者和捍卫者!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JM8FV00514D3UH.html
7.反腐倡廉思想(精选十篇)(二) 党纪法规教育。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是维护党的团结、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制度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体现国家和人民意志、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要求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hlnxr7.html
8.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因为程序是任何法律实施中的过程和演进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法律程序,法律就失去了实施的公正和生命。法律对一切利益和行为的调整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法治方式反腐也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来确保个案处理的实体公正,强调反腐败过程程序合法的前提性地位。在法律基本价值中,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两个最基本的表现形式。http://www.wmtv.cn/mobile/sywm/2472.html
9.中文在线: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承担个别或连带的法律责任。如本次交易因涉嫌所提供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081000002493_17.shtml
10.港口码头个人实习报告11篇(全文).5按照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的要求及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的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工作。.6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协助有关部门提出事故预控措施,并督促认真执行。.7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好员工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保护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和女工特殊保护的权利。.8维护员工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y2avuq0.html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③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确立了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