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的效力是什么

民事行为的效力,简而言之,是指一个民事行为在法律上所产生的后果或作用。

2.这些分类基于民事行为是否满足法定条件,如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等。

民事行为效力主要分为四大类:

1.有效的民事行为:这是指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能够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有效的民事行为需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2.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此类行为在成立时,其效力尚未确定,需待一定事实的发生或确定才能确定其是否有效。

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才有效。

3.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这类行为在成立时虽已生效,但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等原因,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变更权或撤销权来变更或撤销该行为。

4.无效的民事行为:已成立的民事行为,若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则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地不发生法律效力。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即为无效。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民事行为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明确禁止性规定,该行为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违背这些基本道德准则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其他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除上述情形外,还有其他法律特别规定的无效情形,如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等。

THE END
1.讲义·《经济法》2.1民事法律行为制度4)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解释】委托代理中的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仅凭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授权的效果;但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签署委托代理合同则是双方法律行为。 【例-单选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https://www.jianshu.com/p/a0560e0b1a2f
2.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社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代理 https://www.zyhhg.gov.cn/zwgk/zdlyxxgk/shaq/202108/t20210825_69757467.html
3.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 1、事件: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2、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种。 第四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概念:是指法律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特定利益而提供法律之力的保护。其特征有: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4.民事法律行为(2)新浪教育法律行为的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正确认定法律行为的成立及其效力。单方法律行为,只要一方当事人的意志即可成立;而双方法律行为或共同法律行为,则须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 (二)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根据民事法律行为与原因的关系而作此分类。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6-02/204840481.html
5.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律师普法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 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建立,一方或双方或多方的意思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2、根据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 3、根据当事人是否需要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不需要等价,民事法律行为可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4、民事法律行为https://www.110ask.com/tuwen/10307568576949649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