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打官司也有“保质期”?

2010年,小王向小洋购买了若干建材,双方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小洋如约供货后,小王却未足额支付货款,后小王公司倒闭并涉及多起诉讼,小王离家打工还债。自此,小洋就无法联系到小王,只好去小王老家找寻仍未果,一晃多年过去了,眼看这笔钱仍是遥遥无期,小洋只好于2023年诉至法院要求小王偿还货款。

承办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成功与小王取得了联系,眼看案件就要朝小洋预期的方向发展,但小王依法向法院提出了诉讼时效抗辩,称本案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直接将小洋的诉求“拒之门外”。

法院经开庭审理后,依法驳回了小洋的诉讼请求。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小洋为何败诉呢?

诉讼时效到底是什么?

小法三问三答帮您解答疑惑

1.什么是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民事主体在诉讼时效有效期间内的胜诉权,超过诉讼时效有可能带来败诉的风险。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3年。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期间,它可以中止,也可以中断。中止,即停止计时,等特殊情况结束后,才继续计时;中断,即诉讼时效中断后将重新起算,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不超过20年。无论是中止还是中断,都会导致诉讼时效实际上延长了。所以判断自己的案件是否过诉讼时效,并不能简单判断有没有过了3年,而是要综合案件整体情况进行判断。

2.过了诉讼时效会有什么后果?

在时效期间届满后,原告的实体权利、诉权都不消失,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如果义务人行使抗辩权,法院审查后会依法保护义务人的抗辩权,不得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并不是绝对的,它虽然给了对方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但关键在于对方知不知道、会不会用这个杀手锏,法院并不会主动阐明,所以诉讼时效届满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败诉。

3.诉讼时效过了,债权还有履行的可能吗?

如前所述,诉讼时效经过以后,该债权失去法律强制力的保护,虽胜诉权丧失,债权仍然还是存在的,债权人依然可以私下要求债务人进行归还,如果债务人良心发现归还了借款,法律也是允许的。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法官在此提醒您

如果你不清楚诉讼时效制度

又不想承担诉讼时效的风险

建议你凡事尽早维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9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4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6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THE END
1.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多少年导读:三年。当事人的利益受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只要是诉讼时效期内,也符合立案的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法院在确定了开庭的时间会通知当事人,法院依法判决后,当事人对于判决不服的可以进行上诉。 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多少年 一、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多少年 https://www.64365.com/zs/1833985.aspx
2.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河南华图教育为您提供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更多历年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金融银行,医疗卫生,军队文职等相关试题以及答案敬请关注河南华图教育https://ha.huatu.com/question/kF23.html
3.诉讼时效和主要诉讼期间《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36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赔偿要求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坏的。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5/id/957715.shtml
4.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多少年律师普法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具体如下所示:1、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此外,诉讼时效期间应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是https://www.110ask.com/tuwen/13559427490110930639.html
5.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现《民法通则》有关诉讼时效的内容已失效,已经开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11/06/1088098157_1088098157.shtml
6.注意!借条也有“保质期”,过了期限可能要不回钱根据《民法典》之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民法典》中改为三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的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算。知道或应当知道是指有证据证明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案涉借款发生于https://m.gmw.cn/2022-06/08/content_1302987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