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政法干警专业综合II考试大纲(3)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安徽人事考试网

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

主要立法:“约法三章”、《九章律》、“汉律六十篇”。

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二、刑事立法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

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行政立法

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管理制度;监察制度。

五、司法制度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准五服以制罪”;“八议”、“官当”入律;“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第三章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节隋朝法律制度

《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第二节唐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

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立法:《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经济立法

土地立法;赋役立法;禁榷制度;对外贸易制度。

六、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制度;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第三节宋朝法律制度

《宋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刑罚制度: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不动产买卖契约;典卖契约;财产继承。

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

《洗冤集录》;《名公书判清明集》。

第四章元明清法律制度

第一节元朝法律制度

《大札撒》;《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蒙汉异法;刑罚制度的变化。

烧埋银;婚姻与继承制度的特点。

中枢和地方行政机构;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第二节明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

《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

《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

《问刑条例》。

《大明会典》。

奸党罪;充军;廷杖。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和特点。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监察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会审制度。

第三节清朝法律制度

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则例;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发遣;死刑制度;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文字狱。

民事主体的变化;债权制度的发展;继承制度。

四、经济立法

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立法;专卖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

第五章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清末法律制度

一、“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

《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谘议局与资政院。

二、修律活动

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事立法。

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领事裁判权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其他革命法令

有关保障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

中央司法机关;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立法原则;立法活动的特点。

二、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三、刑事立法

《暂行新刑律》;单行刑事法规。

四、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的体系;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指导思想;主要立法原则与立法阶段;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宪法性文件与宪法

《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

《中华民国刑法》;刑事特别法。

四、民商事立法

“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中华民国民法》;商事立法。

普通法院系统;特种刑事法庭。

第六章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土地立法

《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第二节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土地立法、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刑法原则的发展;主要罪名。

司法组织体制;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调解制度。

第三节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劳动立法与婚姻立法。

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人民法院体制的完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可抗力属于客体法律概念

B.我国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

C.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都可以直接成为法官的裁判依据

D.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由假定条件与法律后果组成

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B.法系是以法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划分标准的

C.英国威尔士和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D.当前两大法系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对各国法律进行法系划分已失去意义

3.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方略。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B.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排斥和反对德治D.法治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我国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甲通过贿买等方式阻止目击者作证,情节严重,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七年。法院在该案中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

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5.某日,交警甲在乙的小饭馆吃午餐,付给乙餐费100元。当天下午,乙驾车到超市购物时违章停车,甲依法对乙处以100元的罚款并出具罚单。根据法律关系原理,上述“吃饭”与“罚款”两次活动所引发的法律关系分别是

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

B.实体法律关系与程序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6.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立法法第2条第1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关于上述两个条文中“法律”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文中的“法律”含义相同

B.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C.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宪法第33条中的“法律”包括立法法第2条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我国程序法部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8.下列关于法律效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国家通行的法律原则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属于狭义的法律效力范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我国驻外使馆内不具有法律效力

D.折中主义是一种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法律效力原则

9.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11月6日B.12月4日C.9月20日D.9月29日

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

A.国家主席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

11.下列权利中,我国现行宪法有明确规定的是

A.沉默权B.罢工自由

C.营业自由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12.下列关于我国公民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因患有精神病而丧失选举权

B.乙被拘留,因无人身自由而不享有选举权

C.丙不识字,因无法填写选票而不享有选举权

D.丁因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丧失选举权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区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进行合宪性审查。根据宪法监督方式的分类,该宪法监督是

A.附带性审查B.宪法诉讼C.事先审查D.事后审查

14.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解释机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宪法解释属于立法机关解释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解释权

C.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在程序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D.宪法解释机制的目的在于激活宪法,保障宪法的最高效力

15.西周时期的契约制度比较发达,其中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使用的契券称为

A.傅别B.白契C.质D.剂

16.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对法律条文、术语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释的是

A.令B.法律答问C.廷行事D.封诊式

17.唐高宗永徽年间,某地有婢女不堪主人欺凌,将主人毒杀。后该婢女被官府缉捕归案,判处斩刑。根据唐律关于死刑复奏制度的规定,该案应复奏的次数是

A.无需复奏B.一复奏C.三复奏D.五复奏

18.《宋刑统》共十二篇,其首篇的篇名是

A.具律B.刑名C.名例D.法例

19.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是

A.大理院B.大理寺C.刑部D.法部

20.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中,规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主独立,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THE END
1.2018年第3期总第5期他还认为,混合法系是一个“最贫乏、最空洞的标签。它除了表明属于此类法系的国家都存在法律多元的事实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指谓”。在完成上述分析之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这个时代或许就是法系终结的时代。[2]可见,黄文艺教授对于法系理论持有悲观态度,并认为法系理论走向“终结”是必然趋势。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④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其中①②③又称为私有制社会或剥削者类型的法律,④又称为公有制社会的法律。 五、法系:按照法律的历史传统或者某种共性对于法律的一种分类。也就是说具有某种共同历史传统或者某种共性的国家的法律就属于一个法系。 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大的有: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民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3.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分散制为a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分散制为原则;二是以判例法为主体。 US belongs to the ordinary legal system country, its legal regime has two essential features: One, the dispersible system is a principle; Two, take the case-law as the main body.[translate]http://xibola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6370481
4.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___. A.加拿大B.印度C.法国D.澳大利亚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阅读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http://www.ppkao.com/shiti/924435/
5.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11.当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外国法的内容依照法律规定的方法仍不能查明时,我国法院通常的做法是什么? A.驳回起诉B.适用我国法律C.适用同本应适用的外国法相近似或类似的其他国家的法律D.适用一般法理 12.中国甲公司进口一批日产空调,合同规定以信用证支付。甲公司开出的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1996年7月10日至7月20日,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6.法律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和国家的统治工具,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从属于宪法。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75部。法https://baike.sogou.com/v57328.htm
7.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8)而法律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但尚未在正式法律文件中明文阐述或体现的资料和措施,如正义、原则、平等、道德信念、社会倾向等等。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经济http://www.yuloo.com/news/2191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