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厂家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被停产两负责人被罚200万.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实施生产控制要求和履行原材料进货查验义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和第(三)项、第五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华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停产的处罚经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生产活动。——说明了我国用什么来治理国家?
【进入新课】
自学感知诱导思维
【预习】
1、法治国家的含义、特征(是什么)
2、建设法治国家具体要求(怎么样)
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为什么)
第一部分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是什么)
1.什么是法治国家?——含义
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法治国家的特征
我国将每年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探究问题: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宣誓制度?
体现了法治国国家什么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视频】一部电影影响了法律的修改
案例分析1《电影我不是药神与法律的修改》
2011年刑法修正案把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不管这个假药有没有疗效,都认定为犯罪。
《我不是药神》之后,民众反应强烈,终于在2019年我们的法律做了修改,未经生产批准进口的药品,不再定义为假药,而是变成“妨碍药品管理秩序罪”。
真实故事中的主人公陆勇并没有从中牟利,身患癌症的病友更是联名写信,请求免除他的刑罚处罚。
思考探究:
(1)我国对药品管理法中“假药的定义”进行的修改,体现了怎样的法治理念?
(2)法律倾听民众的声音,体现了什么法治理念。
(2)坚持良法之治
原因: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标准:
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思考:
我不是药神的真实事件影响了法律的修改,并且随着陆勇的事迹被公开,我国医药做出了改革,抗癌药也进了医保范围。
体现了我国如何对待公民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你说我说,学生讨论
谈谈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公民的权利用什么来保障?
宪法和法律:《宪法》、《刑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
《职业病防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劳动法》、《动物防疫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知识拓展
公民权利≠公民政治权利
公民权利:
公民政治权利: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案例分析2
2021年前三季度,已有19名卫健系统的官员、60名医院院长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受查处的79名官员和院长中,已有32人由于为他人在医药采购等方面谋利益。
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各级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体现了法治国家什么特征?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小结:法治国家的具体特征(表现)
学以致用训练反思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的首要内容是()
A.坚持宪法法律至上B.坚持良法之治
C.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D.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2.宪法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这意味着()
A.依宪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B.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最基本的保证
C.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D.大多数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外特权
3.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下面对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权力至上②坚持良法之治
③坚持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④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所谓良法,就是捍卫人们的权利和自由,防止暴政,制裁犯罪,维护正义的法律。与之相对应的是恶法,恶法是维护独裁专制、维护暴政、侵害人权、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损害正义的法律。下列关于良法正确的是()
①良法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效力②良法能得到社会中所有人的认同
③良法应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④良法不必靠强制力保障发挥效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信息化时代和数字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之一。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生效,为个人隐私上了一把“安全锁”。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贩卖,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这些百姓习以为常的违规行为在未来都将撞上法律的“枪口”。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①弘扬了法治精神,回应了社会关切②根治了信息侵害,提供了司法保障
③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④加强了对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保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二部分
二、建设法治国家
(一)怎样建设法治国家?(怎么样)
1、总要求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实施
活动探究、合作辨思
202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部分内容选摘:过去一年的工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审计法等法律修改过程中进行合宪性审查研究,阐释宪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主动审查行政法规16件、监察法规1件、地方性法规1467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7件、经济特区法规40件、司法解释251件、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42件、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17件;……为了更好监督宪法法律实施,制定备案审查衔接联动的工作规定,修订备案审查工作规程,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纠正违宪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探究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纠正。这体现了建设法治国家的什么要求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①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②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
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内容
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国人大要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或不适当问题进行处理。不符合宪法的依法予以撤销。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要求完善教育、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扶贫、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和退役军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正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探究问题:材料启示我们,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其中一项重要要求是什么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思考建设法治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二)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对国家机关: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对公民: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对国家:能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国家要求()
①推进宪法实施②党政机关依法履行国家职能
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是立法机关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④我国不断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8.2020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推动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在于()
①保障公民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消除人民的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共有271部,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超过7000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表明()
①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彰显公平正义④我国坚持良法之治,逐步健全法律体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易错易混点
1、只要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就可以建设法治国家。
3、建设法治国家,法律的实施比制定更重要。
4、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5、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6、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行政性法规如果与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必须修改行政性法规。
知行合一践行拓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教学反思:
1.优点:本节课上,由《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入手,用系列案例贯穿整节课,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整节课知识脉络清晰明了,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大问题去突破。课堂上有思考有合作有探究,把“五思”的思想洋洋洒洒融入其中,展现了课题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