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证据包括哪些?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打官司,就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纠纷。而在这个过程中,证据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民商事案件开庭时常见的证据类型及其应用,让你对打官司这件事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以下八种类型:

1.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和承认。

2.书证: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如合同、信函、文件等。

3.物证:以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损坏的物品、遗留物等。

4.视听资料: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记录的声音、图像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5.电子数据:基于计算机应用、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证据,如电子邮件、短信记录等。

6.证人证言: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所作的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

7.鉴定意见:由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仪器、设备,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

8.勘验笔录: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

在法院开庭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证据有其特定的应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例如,书证和物证一般应提交原件或原物,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提交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等;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则应提供原始载体,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则需在法庭上经过质证,以确保其可信度和关联性;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则需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资格的鉴定人或勘验人员进行,以确保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法院开庭时的证据类型多样,每一种证据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规则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充分了解并正确运用各类证据,以确保案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审理和判决。

THE END
1.民事诉讼中三个证明标准民事诉讼中三个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 程序性事实适用较大可能性的证明标准; 二是一般的实体性事实适用高度可能性的证明标准; 三是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口头遗嘱、赠与等五个特殊的实体事实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https://www.jianshu.com/p/2b2d79f57fc8
2.试析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三、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现状 (一)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现状 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的相关立法并没有直接明确的规定,而是分散在民事诉讼法典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中。 1、民事诉讼法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第142条http://eegnf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19/01/id/3720427.shtml
3.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关系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联系方式 或者 ,微信分别同号。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讲述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关系一、引言民事诉讼是解决https://lawyers.66law.cn/s2204f486a9809_i1394482.aspx
4.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精选十篇)在我国理论界中, 普遍认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及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均有所不同, 并认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那么影响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 行政诉讼的目的对证明标准的影响。其次,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对证明标准的影响。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与其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gj4vpn.html
5.2020法考民事诉讼法知识点:证明标准2020法考民事诉讼法知识点:证明标准 法考改革后客观题分两个批次考试,试卷由原来的三卷改为两卷,根据复习习惯,大家都是从三大实体法开始备考,民法、刑法、行政法、商经法知识点小编陆续更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着复习完呢?接下来江门法考网中公小编为大家带来民事诉讼法的知识点。跟着小编的脚步复习起来吧!http://m.jiangmen.offcn.com/html/2020/05/26590.html
6.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我国民事诉讼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以下的四项标准: 1、据以定案的证据已查证属实; 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得出的结论是惟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https://m.law.iask.sina.com.cn/jx/sh/a2jdqfadGFLD.html
7.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30个裁判观点“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提交书证原件确有困难,包括下列情形:(一)书证原件遗失、灭失或者毁损的;(二)原件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经合法通知提交而拒不提交的;(三)原件在他人控制之下,而其有权不提交的;(四)原件因篇幅或者体积过大而不便提交的;(五)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通过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或者其他https://www.douban.com/note/864735284/
8.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方乐律师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证据的证明标准,但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70条关于上诉案件维持的相关表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需要做到“事实清楚”。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事实清楚”呢? 按照《证据规定2002》第73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121.html
9.论“事实真伪不明”——证明责任的作用条件分析第三,“证明责任规则赋予了人民法院在事实真伪不明状态下作出裁判的权力,并使得这种裁判在法律上成为合法的和正确的。但另一方面,这种裁判毕竟是建立在事实并未查清基础之上的,这与民事诉讼的理想状态-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对案件作出裁判-相距甚远。”[14]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也丝毫不会有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sifazd/200610265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