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书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联系。依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可作如下分类:

1、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内容)

(1)财产法律关系,指以财产利益为客体,具有直接物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法律

关系和债权法律关系。

(2)人身法律关系,指以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为客体,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物

质利益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须注意:人身法律关系

遭受侵害后形成的侵权之债法律关系,属于财产法律关系。

2、绝对民事法律关系和相对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义务主体是否特定)

(1)绝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以支配权为要素形成

的法律关系均为绝对民事法律关系。绝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为特定的一人或数人,义

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不特定的人,义务主体负有不侵犯支配权(绝对权)的不作为

义务。

(2)相对民事法律关系,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凡是以请求权为要素

形成的法律关系都是相对民事法律关系。相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均为特定

的一人或者数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予以配合才能实现。

3.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只有一组权利义务关系)

(1)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指仅由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赠与合同。

(2)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指由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构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

4、主民事法律关系和从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能否独立存在)

(1)主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能够独立存石的民事法律关系。

(2)从民事法律关系,指相互依存的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中,不能独立存在,须依附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而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从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成立、效力、内容、移转、消灭上的)从属性,主法律关系无效、消灭的,从法律关系随同无效、消灭。

5.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分类标准:是否因违法行为而成立)

(1)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指因合法行为而形成、主体权利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法律关系、无因管理之债。

(2)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指因不合法的行为而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返还原物请求权法律关系、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须注意: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可能转化为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例如:合同属于调整性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一旦债务人违约,则转化为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

THE END
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和()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A人身,财产B财产,权利C人身,义务D权利,义务https://guangzhou.huatu.com/tiku/4660714.html
2.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一)概念民事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10434705.html
3.下列哪一事实可以在甲乙之间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c0ee0485cb74d49b59e1fa4e1a6820f.html?fm=bd86cceb1e188d5192e2bfe41d9eeb55a5
4.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其特征在于: 1、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事实,而不是当事人主观的内心意思。 2、法律事实必须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 3、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实,有的是由法律规范的,有的是由道德、宗教等规范的。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5.民法(第4版)最新章节魏振瀛著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传统民法不严格区分义务与责任,通常讲民事法律关系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实际上包括了责任在内。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根据,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原因,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结果。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意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0144070/10.html
6.2012年自考《民法学》串讲笔记一1、(★)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或表述为,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https://www.zikao365.com/new/201202/ba2012020909011847870651.shtml
7.法律的时间效力研究——已废止失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仍有依据梁慧星指出,行为分类上的法律行为属于合法行为,是就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现意思自治的合法手段这一角度而言的,与民事主体实施的具体法律行为,因其目的内容违法而无效、因其意思表示存在瑕疵而可撤销,并不矛盾。法律行为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法律事实,如合同、遗嘱。 https://www.douban.com/note/702336771/
8.民法学考试重点(精选6篇)民法学考试重点(精选6篇) 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备考重点点拨重点一:民法总论重点知识: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代理制度、时效制度等。重点举例: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w4c0e3.html
9.试析请求权基础理论欲锁定请求权基础,须同时评价案件事实所具有的特征是否与拟适用的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相符,这就需要区分案件的主要事实、间接事实。“所谓主要事实是指判断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等效果所直接必要的事实。所谓间接事实是用以推认主要事实是否存在的事实。”8如债权让与纠纷案件,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债权让与合意以及让https://www.zscourt.gov.cn/flsw/llyj/content/18335/73179.html
10.民事法律责任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事法律责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司终止;环境侵害;环境民事法律责任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我国新公司法的修改,降低了公司市场准入的门槛,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公司的https://www.gwyoo.com/haowen/64198.html
11.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 摘要:我国公安部在2009年的时候,便提出了三项建设,其中一项便为“执法规范化”。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建设,既是一项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同时也是一项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建设。本文将结合公安执法实践的工作,就执法规范化的意义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做出相应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