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1、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财产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流转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人格利益和身份关系而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2、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范围所做的分类。

绝对关系是指义务主体范围不确定的那些民事法律关系。相对关系则是义务主体范围可确定的那类民事法律关系。

3、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实现其民事权利的不同方式所做的分类。物权关系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人一般不需要义务人的帮助即可实现其权利。债权关系是指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人只有得到债务人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权利。

4、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复杂程度为标准。

前者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后者指有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

意义:在于正确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5、权利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根据民事法律关系形成和实现的特点为标准。前者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后者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意义:主要在于正确认识法律关系的作用,前者是当事人依民法规范要求自愿形成的,后者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发生的。

(二)内容要素---法律关系中的实质要素

1、概念: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由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构成。

(2)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是直接相互对应的。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一方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都需要另一方民事主体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

(3)民事权利表现为法律保障其实现的性质,民事义务体现为法律强制其履行的特性。

2、民事权利

(1)概念:是法律为保障民事主体实现某种利益的意思而允许其行为的界限。

(2)权利与权限、权能的区别

3、民事义务

(1)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应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从而使相对的民事主体实现其利益的必要性。

义务的根本特性在于其约束性,即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义务的范围是由权利限定的,超过权利人权利限定的范围,义务人没必要为某种行为的义务。

(2)种类:

A、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根据义务发生的根据)

B、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根据义务的内容)

C、专属义务与非专属义务(根据义务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4、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

(三)客体要素

1、概念: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基础。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2、特征(条件):

(1)有益性(能满足人们的利益需要);

(2)客观性(指不依主体的意识而转移)---即不论是物质世界的事物还是精神世界的事物,只能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不能是客观上不存在的,也不能是只存在于主体意识中的事物;

(3)法定性(指由法律所认可规定的事物才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THE END
1.读书笔记——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生活中的民事关系是流变发展的,所以,当从相对静态的视角描绘了特定时间的一个法律关系以后,还必须探求其来龙去脉,应当追问,是什么样的法律上的原因导致法律关系以现在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的搭配状况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这样的原因,拿过去的法律关系本该如何;现在的法律关系中的内容要素,如权利、义务与责任,又决定https://www.jianshu.com/p/84ddbae8971e
2.2012年政法干警民法学精讲——民事法律关系公务员考试网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概念和特征(★★简答)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特征:①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②民事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③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 https://www.huatu.com/2012/0906/361534.html
3.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律师普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有以下:1、按照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可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3、民事法https://www.110ask.com/tuwen/15996435686762616957.html
4.为什么说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基本方法?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市民法则规范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由市民法则所调整的平等主体即市民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所谓民法的基本方法,就是站在民法的立场上,观察市民社会、研究民事流转宏观规则的一般方法,也就是民法观察市民社会的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民法观察社会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物质关系和思想的https://www.wydbw.com/info/20/27877.html
5.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即权利、义务的载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其中,物是物权关系的客体;行为是债权关系的客体;智慧产品是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人格和身份则是人身关系的客体。另外,在法律特别规定情形下,“权利”也可以成为某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如权利抵押、https://m.gaodun.com/cta/1530946.html
6.民事法律关系是什么意思陈修峰律师普法视频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狭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https://www.faniuwenda.com/Video/Index/show/id/l10166.html
7.民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具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或知识产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还包括权利本身。 联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标的和利益载体,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http://m.ye-su.cn/yy/2n2sntnne.html
8.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的交织与处理行政权时刻影响着大量的民事法律关系,造成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相互渗透、交叉;同时,由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意识尤其是行政诉讼意识的增强,唯权、唯上思想的摈弃,一旦行政行为侵犯其民事权益时,已不再听之任之,而是充分行使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两方面原因相结合造成交织的行政纠纷与民事纠纷不断增加。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7/id/257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