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概念,几乎在各种法学学科中都可以看到,像法理学中讲述法律渊源的一般理论;比较法学中都有关于法律渊源的比较;法制史中也都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渊源,宪法学中讲宪法的渊源,经济法中讲经济法的渊源,民法学中讲民法的渊源,诉讼法中讲诉讼法的渊源,行政法讲行政法的渊源,国际法更是在开章就讲国际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分类

(1)根据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

成文法渊源:表现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等。

不成文法渊源:不表现为文字形式的。

(2)从法的渊源与法规范关系的角度:

(3)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制定法渊源。

非制定法渊源。

(4)根据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

主要渊源。

次要渊源。

(5)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实践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

正式渊源: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非正式渊源: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

二、我国的法律渊源

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宪法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法)两类。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

5、规章

6、自治法规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适用范围是该民族自治地方。

7、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

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特别行政区享有一般地方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包括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享有的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8、国际条约与协定

国际条约指我国与外国缔结、参加、签订、加入、承认的双边、多边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性质的文件(国际条约的名称,除条约外还有公约、协议、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这些文件的内容除我国在缔结时宣布持保留意见不受其约束的以外,都与国内法具有一样的约束力,所以也是我国法的渊源。

行政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府相互之间签订的有关政治、经济、贸易、法律、文件和军事等方面内容的协议。

9、非正式

(1)判例

所谓判例,是指那些事先存在的可能构成法官审理案件依据的判决范例。中国不是普通法法系,也不存在判例法这种法的形式,但中国最高司法机关选择、确认和公布的典型判例,在法律实际生活中,是起到了法的渊源的作用的。

(2)习惯

习惯是无论何种法律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的一种法的渊源。法律规则中有不少规则来自于习惯。立法机关可以根据习惯形成制定法规则。司法机关往往从习惯中抽取某些规则,据以处理某些案件。这些都是没有疑义的。

(3)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

(4)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THE END
1.高速公路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A 判决书 B 地方性法规 C 规章 D 国际惯例2 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A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 国务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国务院 2019-08-22 本文标签:公共基础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考试题库】2019河北高速公路行测判断推理每日一练(4.8) http://handan.offcn.com/tag/49198.html
2.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此外,还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相关工作。总之,在当代法治建设中,更加重视发掘中华传统文明的法治基因,并将其贯彻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过程动态流程中,就能够更好地让当代中国法治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地屹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林。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3.瞭望·第一学习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这就需要将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方法论同中华法系的系统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我国法治理论鲜明的民族特色。借鉴中华法系律典为主、观俗立法的立法传统及其精湛的立法技术,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汲取中华法系长期形成的法不阿贵、执法如山、重在调解、礼乐教化等理念,加快https://shangwuju.tj.gov.cn/tjsswjzz/ztzl/ztzl/zlzhmzgttys/202412/t20241203_6796456.html
4.四川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s://sc.huatu.com/sydw/)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四川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更多关于2022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四川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公告的内容,可关注公众号四川事考咨询中心(huatusydw)或添加微信客服号(huatukele)咨询! https://sc.huatu.com/2022/0310/1806506.html
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不包括()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不包括( ) A.地方性法规B.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C.单行条例D.判例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阅读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法的社会作用是法的本质的必然体现,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 A.教育作用B.强制作用C.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2.http://www.ppkao.com/shiti/bf07a447e89f42fc8fddf4dd01a16afe/
6.《法理学》第三章法的制定法的制定包括以下几点:(1)法的制定是一种专门活动;(2)法的制定是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承担的;(3)法的制定不是“一定的国家机关”的随意行动,而是要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即要依法制法;(4)法的制定包括制定新法、修改和废止旧法的一系列活动。二、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3.html
7.当代中国法的形式渊源有哪些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目前法的渊源一般有实质意义法的渊源和形式意义法的渊源。在实质意义上,法的渊源指法的内容的来源,如法渊源于经济或经济关系。形式意义法的渊源,即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https://m.yyk.iask.sina.com.cn/q/OjnPl4ZKedP.html
8.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表现形式,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的表现形式,包括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其中非正式渊源包括( )A.党章B.习惯C.政策D.判例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https://www.shuashuati.com/ti/da84143cac2a41dfbd4f17cb626e6207.html
9.中国式“宪政”的概念发展史摘要:当代中国有关“宪政”概念的研究与争论,从事实及学理上都无法绕过毛泽东“宪政是民主的政治”这个典范性定义;追溯“宪政”的学说史源流,此用语本引自近代日本的译词,经黄遵宪的引介进入中国,最早的重要定义可见诸梁启超有关“立宪君主国政体之简称”的见解,有别于国体的范畴;而严复则明确将立宪与众治相对接,惟http://www.fashuo365.com/FaShuoFengCai/15188.html
10.《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读书报告(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书评[4]本书提出,中国国家治理围绕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展开。由此,作者运用组织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进路,讨论国家制度、政府行为、国家与社会关系,提出了多个新的分析概念。三、内容概要第1章导论: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指:一个国家的运行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式、应对危机的抉择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55099/
11.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20年度(第十四届作者:王越(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研究,2017年第5期 6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 作者:柳忠卫(山东大学) 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 69.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视域 作者:林岩(青岛农业大学) 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哲学社会学 70.三种“辩证法”概念:从《启蒙辩证法》到《资本论》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924/Articel07002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