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法律性质与地位透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商事贸易关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国际商事法律领域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表现为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载体的世界多边贸易法律体制或法律框架的创立,更表现为商人习惯法的复兴与发展。国际商事法律领域的这一重大发展——“旧”商人习惯法的复苏和“新”商人习惯法的产生即现代商人习惯法,在我国也有着积极的回应。

一、商人习惯法的含义

现代商人习惯法的概念和理论是借鉴了中世纪商人习惯法的概念提出的,因此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商人习惯法的历史源流。就拉丁语LexMercatorial,英文的对应词为LawMerchant形成而言,它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地域性的概念。我国国际贸易法的权威人士沈达明和冯大同教授撰写的《国际贸易法新论》(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则把它称为“商人习惯法”(该书第2页)。赵秀文在翻译《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时,将这一拉丁文译为“商人习惯法”。因此本文采“商人习惯法”的译法。我们认为,商人习惯法产生于中世纪商人阶层的国际商事活动,是调整他们之间商事交易关系的习惯和法律。

二、现代商人习惯法的沿革

商人习惯法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到12—13世纪,商人习惯法逐渐从地方性的法律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法律,并开始成为调整跨国性商事交易关系的支柱力量。当历史的车轮驶人16世纪的时候,商人习惯法的发展又进人了另一个阶段。自16世纪开始,延展至并主要是在18和19世纪,发生了商人习惯法的国内化的倾向。各国出于各种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法,把商人法纳人各国的国内法律体系中,从而使其在性质和内容上所具有的“公平”、“灵活”和“便捷”的特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开始出现了衰落。

三、现代商人习惯法的性质

现代商人习惯法不同于其他规范。比如道德规范只产生道义上的力量,而现代商人习惯法则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因而是一种法律规范。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提及某一国际惯例时,其规范的内涵当事人均已清楚,无须国内立法或合同再予以详细规定。当其经当事人选择或经法院、仲裁法庭采用时,具有法律约束力,是法律渊源之一。而国际社会普遍实践,虽已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适用时仍要借助国内立法或合同的规定或约定,法院和仲裁庭也无法在案件中予以适用。

那么,现代商人习惯法的法律性质究竟是怎样的首先,它不是国内法。后者是一国立法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的。而商人习惯法的形成过程则没有国家的参与,不仅如此,商人习惯法的优越性正在于它超越了国内法的地域性。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一国国内立法即使与商人习惯法完全一致,也很难为他国当事人所遵循。在国内法基础上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国际民商秩序。

既然是法律的渊源,现代商人习惯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似乎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给人的印象是,现代商人习惯法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渊源。即当在有关问题上不存在国内法与国际条约的规定时,它才得以补缺。而如果存在二者之一,则适用该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而不适用国际惯例。这样说来,各种法律渊源的效力的次序是:国际条约、国内法、国际惯例。

五、我国的对策

此外,由于现代商人习惯法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我们应积极参与其形成与完善,在适当时机,促进现代商人习惯法向国际条约转变。

THE END
1::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内容,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 “政策”与“法源”关系辨 梁慧星 字号: 小 中 大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程序予以规范化(法律化)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国家意志。法律的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经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即“法源”);二是国家强制性,http://fw.mwfw.cn/fw/237566.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法纲绘卷法律法规的抽象谱系一、法律法规概述 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明确规定行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这些规范不仅仅限于国家层面,还包括国际组织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二、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 在国家层面,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为核心,其他各种法律和行政法規构成。宪法是最高的立法文件,它规定了https://www.oqjabrjjyc.cn/jun-lei-cai-pu/366015.html
4.商法的法律渊源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属于立法范围,不构成法律渊源。但最 高人民 法院对法律有解释权,其发布的有关商事规则的解释意见或者指示对商 事案件 的处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商事法律的规范性质 商事法律包括强制性的法律与任意性的法律。强制性的法律是当事人不得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62
5.舒国滢王夏昊雷磊:《法学方法论前沿问题研究》法学院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任务 三、法学方法论的意义与功能 (一)法学方法论与知识论 (二)法学方法论与法治 专题二 法律中的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性质与功能 (一)法律概念的重要性 (二)法律概念的性质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80.htm
6.我国行政法的渊源:反思与重述本文将反思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性质,并把法律渊源理解为一种法律论据,即阐述一种法律制度或者争辩一条法律规范时,可以使用的形式多样、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并阐述法律渊源应当包括一般法律原则、民间习惯、行政惯例和司法判例、法律学说、比较法等非制定法因素;在权威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渊源中,本文还讨论了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5.html
7.综合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4.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规定和限度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第三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法律渊源的概念包括四层含义:第一,法律规范创制机关的性质及级别;第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第三,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第四https://www.51test.net/show/1188223.html
8.[国际法]第一章导论国际法与国际道德的区别掌握国际法的性质、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国际法的性质与特征 一、国际法的性质 国际法的名称、国际法是法律、国际法的性质 国际法是特殊的法律部门,它是调整以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法律。 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30861
9.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法律属性探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确认安理会决议的法律性质存在着困境。传统国际法渊源体系中没有给予安理会决议明确的地位,而《联合国宪章》授权安理会采取措施的界限模糊,各国对于安理会决议的执行也存在着差异。但是,安理会决议依然具有法律拘束力。 安理会决议法律拘束力的来源。首先,《联合国宪章》授权安理会采取措施的范围界限模糊,这使得确立安理会决议http://www.sass.cn/109006/2202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