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獬普法国家宪法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我是软萌又超正气的“湖小獬”,源自神兽獬豸

作为湖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专属IP形象,秉持公平正义

每年都有一个关键的日子——12·4国家宪法日

它可是我国根本大法的“高光时刻”

一到这时,小獬就会出山普法

你们了解宪法吗?

01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

我国宪法从1949年起,先后经历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历史变迁。其中,八二宪法(即现行宪法)共经历了五次修订。

发展历程

1.前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我国正式颁布宪法以前起过临时宪法的作用。

2.第一部正式宪法:“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第二部正式宪法:“七五宪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部宪法不仅缩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围,而且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

4.第三部正式宪法:“七八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5.现行宪法:“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八二宪法”的五次修正

011988年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021993年修订了国家根本任务,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制度。

031999年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明确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04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条文写入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052018年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规定,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助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到推进合宪性审查,保证宪法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宪法权威,再到建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不断完善宪法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推动宪法制度实践创新和与时俱进,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新经验。

我国现行宪法自公布施行40多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此外,宪法还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END
1.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pptx中国法律的历史发展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演进宋元明清时期的法律变革与发展近现代中国法律的转型与发展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启示01引言研究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目的深入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中国法律历史发展的背景中国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8735044.html
2.法律史范文8篇(全文)生物学解释以适者生存的竞争的观点去描述法律制度的存在与演变。其有三种类型:第一, 是唯心主义的类型, 同人种学解释的第一种形式一样, 它也是从观念出发去解读法律的发展。其次, 它认为在法律史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观念, 各种法律观念相互的斗争, 符合并能最好的体现前述法律功能的法律观念, 将被留存下来, 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65hwurm.html
3.中华法系之法律学术考中外法学过刊(三)律学(明法道)的发展演变 律学,作为中华法系的法律学术,在中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秦汉时期的诞生,魏晋南北朝初期的遭受轻视[40]以及一批法律人的奋起推动,隋唐时期的成熟之后,到宋代以后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并曲折演变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宋王朝的皇帝与高级官僚、士大夫对法律都比较熟悉,因此,在唐王朝达到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815
4.中华优秀法律文化融入中国特色法治社会建设研究大江新闻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法律文化。它紧密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法律资源、独特的法律价值观和独立的法律思维方式。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发https://tt.m.jxnews.com.cn/news/2266410
5.名师工作室总之,英国的文官制度为整个西方国家文官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蓝本,虽然也存在问题,但是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在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考点三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 1.西方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特征 (1)发展演变: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形成法典、法系(法典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http://gzs.hsszhjy.cn/studios/other_detail?special=330&r=67
6.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中国法制史》是讲述我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历史的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在学习《中国法制史》之前我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法律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武器,然来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错误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7.20022014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18.“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