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税屋附件:

1.《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2.《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7月13日

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说明

三、本目录旨在规范界定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除法律、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另有规定外,国家机关不得超出本目录所列范围采集公共信用信息。国家机关根据履行职责需要在本目录所列范围之外采集的信息,不得作为公共信用信息使用。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依法采集信用信息的范围,不受本目录限制。

九、本目录原则上按年度更新。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对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作出新的规定的,从其规定。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公共信用信息具体条目和地方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的更新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十、本目录自2021年月日起实施。

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

一、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

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下列信息应当纳入公共信用信息范围。

(一)注册登记信息;

(二)司法裁判仲裁执行信息;

(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补偿、行政奖励和行政监督检查信息;

(四)职称和职业资格信息;

(五)经营(活动)异常名录(状态)信息;

(六)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

(七)政策性合同履行信息;

(八)信用承诺及其履行情况信息;

(九)信用评价结果信息;

(十一)市场主体自主提供的信用信息。

二、应当依法审慎纳入的信息

(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涉及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自然人的信息,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纳入公共信用信息范围。

(二)涉及信访、垃圾分类、不文明养犬、无偿献血、退役军人管理、宗教信仰等的个人信息,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纳入公共信用信息范围。

(三)涉及拖欠物业服务费、公共交通逃票、闯红灯、违章建筑等个人信息的纳入,应当有法律、法规依据,符合情节严重或存在主观恶意等标准,且经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认定。

(四)有关机关根据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情况,对行贿人作出行政处罚和资格资质限制等处理,拟纳入信用信息归集范围的,应当征求有关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

三、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的重点领域

政务、税收、投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

价格、统计、质量管理、款项支付、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公平竞争、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组织管理。

公共信用信息纳入范围的法规政策依据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重点领域的法规政策依据

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说明

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组织依法依规运用司法、行政、市场等手段对失信行为责任主体进行惩戒的活动。

三、本清单旨在规范界定失信惩戒措施的种类及其适用对象。

五、除本清单所列失信惩戒措施外,地方性法规对失信惩戒措施有特殊规定的,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可会同有关部门

(单位),依据地方性法规编制仅适用于本地区的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

八、本清单原则上按年度更新。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对失信惩戒措施作出新的规定的,从其规定。地方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的更新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九、本清单自2021年月日起实施。

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

一、依法依规实施市场或行业禁入

二、依法依规实施职业禁入或从业限制

三、依法依规限制任职

五、依法依规限制或阻止出境

六、依法依规限制升学

七、依法依规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

八、依法依规限制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体,在一定期限内限制适用政府财政性优惠或支持措施,限制适用税收优惠,限制购买或租赁保障性住房,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THE END
1.建构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华文明法治蕴含构建自主中国法学知识体系,应当自觉摒弃中华传统文明“法治贫瘠论”,更不应当简单地认为现代法治仅仅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而与中华文明无涉。法治文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在文明早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基于各自的文化传统、地域因素、经济社会生活,以各自的探索为法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各民族自身的智慧,任何一种文明对于法治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65096.shtml
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2024年宪法宣传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新媒体部组织了“尊崇宪法与‘法’同行”国家宪法日主题直播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宪法的制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科主任梁艺对共同纲领,“五四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6/doc-incypsyi1895517.shtml
3.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和政治改革中国基层民主在2003年的发展超出了原来的预想,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进步。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发生了影响,而2003年在基层发生的新变革已经直接对中国的政治改革的多层面产生了和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变化和联系就将十 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57751_8.html
4.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建成较为完备的能源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推进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http://www.81.cn/yw_208727/9955986.html
5.被误读的中国民法和梦想中的中国民法典光明日报在由马克思所言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化过程中,民法推动着人的发展。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说,所有近代社会的进步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而此中推动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进展的法律,舍民法其谁? 2.民法对人的关怀是一种终极的关怀 民法是一个全面关心人的生活与成长的法律,民法对人的关怀是一种https://www.gmw.cn/01gmrb/2006-07/25/content_454678.htm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我们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经济建设的具体成就范文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但是我们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包括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社会成员彼此不信任等,导致整个社会风气不和谐,还有某些地区和单位片面的注重经济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思想政治道https://www.gwyoo.com/haowen/260195.html
8.《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心得《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心得体会范文4篇.docx,《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心得体会范文4篇 【篇一】 1989年我国人口普查时发现,由于贫困无法上学的女童约占所有失学儿童的2/3,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226/61331220500021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