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秘海关原产地规则吧专业文章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一、5问助你搞清原产地规则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原产地?

2.为什么要确定货物的原产地?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象征着货物的“特定身份”,是货物品质、品牌的参照物,直接影响着货物的价格、质量、声誉以及所受到的贸易待遇。说到贸易待遇,比如国家的贸易管制政策(反倾销、配额管制、检疫限制等)的实施往往借助原产地这个媒介来进行。

3.什么是原产地证书?

原产地证书是企业出口产品享受进口国差别关税待遇的必要凭证,出口企业可通过签发的原产地证书获取进口国关税减免,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商品在境外市场的竞争力。基于原产地证书的重要性,有人形象地把原产地证书称作打开国际贸易大门的“金钥匙”、“纸黄金。

4.什么是原产地规则?

顾名思义,原产地规则是各国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裁定。简言之,就是判定货物原产地时所要遵循和适用的规则。我国原产地规则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

5.原产地申报错误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二、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分类和法律依据

(一)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分类

我国原产地规则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指一国根据实施其海关税则和其他贸易措施的需要,由本国立法自主制定的原产地规则,所以也称为“自主原产地规则”。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实施必须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即必须普遍地、无差别地适用于所有原产地为最惠国的进口货物。

优惠原产地规则指一国为了实施国别优惠政策而制定的原产地政策。确定货物原产地的具体标准需要遵照相应的优惠贸易协定。目前,我国已与19个国家或经济体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其优惠范围以原产地为我国签署的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的进出口产品或我国单方给予关税优惠政策的受惠国的进口产品为限。

(二)法律依据

两类原产地规则的法律依据有所不同。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的《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千呼万唤仍未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仍然是由各国的本国立法自主制定的,具体到我国,其法律依据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以下统称《原产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执行<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

优惠原产地规则

三、两类原产地规则的区别

虽然都是原产地规则,但优惠原产地规则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从本文第二部分对两者的定义和法律依据的阐述就可见一斑。为方便理解,以下笔者通过表格形式对两者做大致区分,并逐一进行简介。

(一)法律依据

见本文二(二)。

(二)适用目的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标记管理、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优惠性贸易措施及进行政府采购、贸易统计等活动。

优惠原产地规则是为了实施国别优惠(关税)政策而制订的原产地规则,如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间适用的即属此类。

(三)原产地标准的具体内容

优惠原产地规则和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在原产地标准方面都可以分为“完全获得标准”和“非完全获得标准”,但具体标准的内容和适用则有很大区别,需要企业根据国际贸易实际按照具体的原产地标准去判定。关于原产地标准的具体内容,我们随后会进行专题介绍。

(四)运输要求

优惠原产地规则对运输环节没有要求,但优惠原产地规则则要求为“直接运输”,即由出口成员国直接运输至进口成员国。

关于直接运输,包括两种含义:1.就是字面意思的直接运输,即是未经过成员国以外国家或者地区的运输;2.视为直接运输,也就是指运输途中虽然经过了成员国以外的国家或者地区,但因为符合了法律规定的具体情形,所以按照直接运输的来管理。可以视为直接运输的情形,比如仅出于地理原因或者运输需要、未做任何增值性处理、未进入途经国消费或者贸易领域等。至于确切的规定和要求,要看适用的具体优惠贸易协定。因为不同的优惠贸易协定下,对于视为直接运输的情形及管理还是有细微区别的。虽说是细微差别,但在实践中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需要准确适用。

(五)申报要求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根据《原产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海关在审核确定进口货物原产地时,可以要求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提交该进口货物的原产地证书,并予以审验;必要时,可以请求该货物出口国(地区)的有关机构对该货物的原产地进行核查。”一个“可以”表明了其间的自由裁量权,由此可见,涉及到非优惠原产地规则,收发货人仅在海关要求的情况下提交原产地证书。

目前的管理措施中,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下需要提交原产地证书的情形主要为“两反一保”,即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进出口货物需要提交原产地证书。

THE END
1.国家标准《数据分类分级规则》解析与多行业标准及实践分享系列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针对日前发布的国家标准《数据分类分级规则》进行规则制定背景及内容解析;在第二部分结合相关省市和行业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标准深入解析,分别阐述各省市和行业对分类分级规则的思路和方法;第三部分将针对企业如何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介绍原则和流程,并结合具体企业案例进行分享。 https://blog.csdn.net/yyri/article/details/137565144
2.法律法规大全全面解析各类规范的涵盖与重要性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它们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主要类型及其作用的概述: 国家基本法 国家基本法是指国家最高层次的立法,包括宪法和其他具有根本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国家政体、政府组织原则、公民权利义务等关键内容,对于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52663.html
3.法律规范的分类1、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其中,义务性规范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2、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者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与非确定性规范。其中https://m.64365.com/tuwen/aaasqsb/
4.2020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备考考点:法律基础知识3.法律规则的分类 (1)根据不同的行为模式,可分为授权性法律规范、命令性法律规范和禁止性法律规范。 (2)根据法的效力的强弱程度,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是否确定,可分为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准用性规范。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8089258.html
5.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新浪教育(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10-26/115558784.html
6.《食品法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一教学运行与管理二、食品分类标准 三、食品标签标准 四、食品检验规则、食品标识、物流标准 五、食品加工操作技术规程标准 第三节 食品产品标准 一、概述 二、食品产品标准示例 第四节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一、食品卫生标准 二、食品生产安全控制标准 第五节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https://www.gxtcmu.edu.cn/yxy/kstd/spzlyaqjys/jxyhygl15/kcy14/content_33991
7.司法考试《法理学》基础知识:法的价值(精选9篇)2、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3、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法律规则和义务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0s1otbh.html
8.法律规范的分类,有哪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http://s.nhzj.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5569366
9.法律规范及其分类法律规范及其分类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把现实社会关系进行抽象的概括,是一种比较定型、反复适用的行为规则。每一个法律规范都具有三个构成因素:一是指明规范适用的条件;二是指明该规范允许或禁止的行为;三是指明违反规范的法律后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2/07/6926875_1131151702.shtml
10.《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1.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物权卷【裁判规则】 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所涉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形成裁判结论所确立的规则,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具有极大的参考、规范作用。【规则理解】以超越个案审判的视野,研究案例所体现的法律规则、法律原理、法律精神以及裁判方法、裁判理念等核心价值,达到将裁判规则适用于类案的效果。【拓展适用】 对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