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及特点

一、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中国法律起源的问题,古今的学者提出了很多看法,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但在学术界比较受推崇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原始习俗演变而来的习惯法

原始习惯虽不能产生体现为国家形态的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胚胎形态一一氏族习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的起源,实质上是由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过程。

2.起于兵

一方面,“师出以律”,中国古代最初的刑起源于军事战争,最早的法脱胎于军事中产生的军法。另一方面,“兵狱同制”。军事战争需要及时处置敌人、俘虏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某些军法同时就是定罪量刑的刑法。

3.源于礼

礼产生于祭祀,在祭祀过程中,仪式得到强化和系统化,随着阶级的分化,祭祀的仪式等级不同而不同,此时礼成为确是等级的标志。随着阶级的划分,上层阶级演化为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政治势力将礼上升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中国古代法律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纵观我国古代法律,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刑为主,诸法合一

自商鞅“改法为律”,“律”从此成了中国古代刑法的专用名称,其中律典成为秦以后各朝的主要刑事法典。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

2.主刑辅,以礼入刑

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从董仲舒“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的“德主刑辅”思想的提出,一直到康熙的“以德化民,以刑弼教”,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主刑辅”的思想。

3.有等级,法外特权

儒家思想逐渐侵入法律之中后,中国的法律有一个儒家化的过程。儒家逐渐把自己的价值理念灌输进了法律系统。这样就用法律来明确保障一种等级秋序,一种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在法律上表现为“八议”、“上请”制度的确立。

4.法治吏,维护统治

重法治吏是古代传统的法律思想。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为了控制国家,势必要通过一个权力谋介,那就是官史。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THE END
1.法的起源(精选三篇)1. 从法的起源过程看道德的基础作用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法的萌芽,随着奴隶制社会的建立,法也产生了。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作为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控基本组织形式———氏族公社演变为国家,社会调控的规范形式———氏族习惯演变为法。人类最早的法律规范就脱胎于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2.自考《中国法制史》笔记(1)3、与古希腊、罗马法律的产生未受暴力干涉不同,中国法律是通过部落武力征服和用暴力维持宗法秩序而形成的。 4、与古希腊法律在家族制解体的基础上产生不同,中国法律形成的社会基础是父系家族宗法关系,礼是法律的基本内容。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法律起源还有既承认“王权神授”,又强调“天人合一”;既赋予“礼义”予法https://www.zikao365.com/html/4_21_87_138/2007_1_5_an204118401615170025952_0.htm
3.中国法律如何起源中国法律如何起源自言君心半城书 2021-10-13 中国法律产生的途径1.刑起于兵中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过程,亦是不同的氏族部落不断征伐的过程,战争使原始氏族和部落慢慢统一,战争在造就国家的同时,也产生了刑。其实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用刑,而最初的刑的适用征战对象。后来随着氏族内部阶级的分化和矛盾的加深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m7hW3N1weg6.html
4.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中国法制史之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定1.1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1.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 国家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同世界上其他古老的 国家一样,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律,靠的是氏族首领的权威和原始习惯, 维持和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上https://www.huatu.com/2013/0809/689546.html
5.中国法律的起源(二)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1.从法律的形成途径来看,中国法律的起源,最初是在部族征服战争和祭祀礼仪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经历了“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等方式,因而形成了礼和刑两种不同的法律渊源,并且奠定了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先礼后刑、礼刑并用的法律传统。 2.从法律的基本性质来看,中国法律的起源,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70&bid=1340&cid=14276&nid=14277&pg=1
6.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因此,我国法制建设需要批判的借鉴历史法学观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直接建立在我国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方法论。 最后,历史法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法律的发展阶段。通过历史法学的研究分析,我们认识到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考察法律文本和法律现象。任何法律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7.舒国滢:《学说汇纂》的再发现与近代法学教育的滥觞中法评·5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罗马法复兴运动,尤其是《学说汇纂》的再发现与近代大学法学教育的兴起之间的内在关系。 自从公元5世纪起,一直到11世纪,罗马法作为一个整体在西欧地区不再有效,由古典时期的罗马法学家们所创造的法律文明(制度和思想)在中世纪早期的历史烟尘中变得支离破碎。至1076年,《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material?id=366441460028932608
8.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古希腊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同时也是西方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古希腊最早的法律是城邦宗教的一部分,法律思想在这一时期便沾染上了浓厚的宗教气息,这也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宗教色彩浓厚的基调。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法律观是神话的法律观。古希腊人认为,法律源于神赐,因而法律是神圣的;正是因为法律是神圣的,所以希腊人不愿https://m.douban.com/note/783572110/
9.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但在对于实践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对法治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就会不时地出现一些违背法学基本常识的论点和论调,像本文后面提到的“法律多元主义”“习惯是新的‘法源’”“党规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司法”等论点,也使得我们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中国法治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后,不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