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宁熊筱燕: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法学

厉宁熊筱燕: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法学

导读: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达、人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研视野的不断拓展,使得科学的门类结构越来越健全和深化,出现了—些现代学科领域,如:横断学科、分支去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迄今为止,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2000多门学科。其中以边缘学科(其带有很强的交叉性,又称交叉学科。即应用一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占较大比重。信息法学就是其中的一例。本文试图对这一新型边缘学科作一阐述,略述己见。

一、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法学又称为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以法或法律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法律的本质、形式、特征和作用;研究法律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性;研究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研究怎样制定法律规范和执行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为统治阶级服务等问题。法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阶级的法学都反映着不同阶级的政治、法律观点,为各自的阶级利益服务。阶级社会中,只能存在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但都可能存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法学。无产阶级法学即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代表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利益的一门社会科学。法学与自然科学或其他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学科属法学的边缘学科,比如,综合法律科学和其他科学成果的法律统计学、法律教育学、信息法学等等。

在法学研究中要特别处理好和哲学的关系,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进行法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以辩证方法研究和认识法这种社会现象,而对于法的现象的解释又必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和揭示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原理是研究法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法学的研究成果又进一步证明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二、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

信息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信息科学是—个包含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及其运动形态的多个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即“InformationSci-ence”的广义解释,亦可表达为“InformationSciences")是“lnformationScience'’的狭义理解,亦可表达为lnformationScience”。信息学以社会的信息现象和人类的信息交流过程作为对象,研究信息的产生、表达、组织、处理、传播和利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研究信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信息运动的社会管理。信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边缘学科,涉及信息论、计算机科学、通讯科学、图书馆学、符号学、语义学、逻辑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

术语“lnformationScience”包括了四种概念:(1)与信息研究有关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符号学、控制论、信息论等;(2)计算机信息学,研究信息处理的计算机技术;(3)图书馆信息学,研究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4)情报学,研究情报检索系统和网络为主的社会情报,以知识信息为主体的社会情报现象、情报过程和情报行为,探索情报化的规律性。

三、信息法学

(一)概念

(二)信息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征

通过对信息法律体系的组成和特征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法学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它包含一个信息基本法,对信息法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则(效益原则、尊重实践的原则、吸收借鉴的原则、协调原则)、调整对象、范围、信息法律关系、奖惩原则,效力等级等做出规定。同时由以下10个方面的基本法律制度构成:

1.信息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2.信息技术法律制度;

3.信息产业法律制度;

4.信息人才法律制度;

5.信息机构组织法律制度;

6.信息物资管理法律制度;

7.信息安全保密法律制度;

9,信息流通法律制度;

10,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

以上10个方面各司其职(分别构成信息法的一个子系统,调整各自的范围或领域,保护不同的信息权利,规范不同的信息义务),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法律体系(前9个为专门信息法,第10个为国际信息法),同时也是信息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信息法的特征为:

1.保护客体具有知识性和无形财产性;

2,信息法体现政府发展高技术的战略与方针:

3.法律规范渊源的广泛性。

四、信息法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信息法学的研究是从信息政策的研究入手起步的。近十年来,我国不少法律、信息、情报、经济领域的学者,从介绍、研究发达国家的信息政策入手(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法制比较健全、发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不断拓展和加深对信息法学的研究,这对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信息政策的应用研究,使得政策法律化(即信息立法)这一过程推动厂信息法学的形成和发展。1995年由张守文、周庆山合著的《信息法学》的问世,开了我国信息法学研究的先河,标志着对信息法学的研究由零散到系统。

在这之后,有关信息法学的研究力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达国家的信息立法介绍及对我国信息立法的对策和建议;(2)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的比较与分析;(3)我国信息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建议。[page]

五、信息法学的未来

信息法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众多学者的瞩目,特别是一些法学研究学者纷纷将其研究重点转向这一崭新领域。一些国际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这门新学科的研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政府间信息学局、欧共体等。进入90年代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信息意识的日益加强,全球格局的不断变化,为信息时代的人们提出了诸如信息安全、保密、污染、犯罪、冲突、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问题,这些都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法学的研究领域,使得其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预言,随着信息经济的到来和发展,信息法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必将由创立走向发展、成熟和繁荣。

THE END
1.法学体系的特征有()法学体系的特征有() A.整体性B.层次性C.适应性D.统一性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A.共产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The first games organized by the IOC took place in Athens, Greece, in 1885. A.对 https://m.ppkao.com/wangke/daan/2bdac6644d404a67acd92866626e7487
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有哪些特征?爱问知识人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正在构建之中.这个体系具有3个特点.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https://iask.sina.com.cn/b/6jq788uoxBl.html
3.2014安全工程师《法律知识》考点: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正在构建之中。这个体系具有3个特点。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经济发展,是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4-1/201401101034435059.html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什么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其具有鲜明的特征。(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法律体系的性质是由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各项法律https://www.examk.com/p/932284816.html
5.法律体系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第四,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另有法律体系的特征 1、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括被本国承认的国际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5%BE%8B%E4%BD%93%E7%B3%BB/412539
6.法律特点(精选十篇)摘要:中国传统法因其成熟的立法技术、自成一脉的法律体系而盛极一时,于盛唐时期达到顶峰,在世界法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唐律在总结秦汉以来律法经验成果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了诸如十恶、八议制度、亲属相隐、五服制罪等独具礼法特色的法律制度。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皆受其影响,仿效立法。中华法系随之形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434985.html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体现了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C.各种程序法和实体法组成的比较松散的架构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的答案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a28b30b1894e32950a3ff0c64ab1b2.html?fm=bd9b81c9ad8dfaecb7a6e6a28dcf659d73
8.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备考考点:安全生产立法及生产法基本框架1.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概念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特征 (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 (2)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3)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 https://www.zkjan.com/exam/detail-8088693.html
9.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二)法律体系的特征 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第四,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法律体系的其他特征还有:首先,法律体系是一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10.叶齐炼: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思考这一特征表明教育法律体系的建设不是围绕着规范不同教育机构来立法的,因此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不是由学校法、幼儿园法、小学法、中学法、大学法来构建。 (四)处理好立法与改革的关系 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求法律规范要处理好与改革的“同向”“不相向”的关系,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确保https://www.163.com/dy/article/E8IBHGL70516RJ0M.html
11.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2.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一、法律及其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https://www.gzhgz.com/show-1655-7266.html
13.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以上所列事实说明,其一,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开国君主无例外地都十分重视立法,重视以法律实现统治。有的是称帝之前,多数是称帝之初便颁行作为法律体系主干的法典。其二,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其三,在不断沿袭和创新的基础上,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其四,这个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