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一.秘书理论概述:秘书的涵义和特征,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及其人员的管理。

三.秘书机构的日常工作:沟通与协调,办公室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信访工作,督查工作,工作。

四.信息工作与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和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五.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主题、构成要素、类型、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六.公文的写作: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七.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八.公文的处理:公文的办理,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整理和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

《政法》

第一部分法律的一般原理

一.基础概念: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二.法律的制定:立法体制,立法原则,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律体系。

三.法律的实施: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关系,法律解释,法律责任。

四.法律的发展: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世界主要法系,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

一.基础概念: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原则,宪法监督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二.国家的基本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

三.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五.宪法性法律:《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部分行政法

一.基础概念: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

三.行政行为概述: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四.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监督检查,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征收、征用及补偿,行政指导,行政事实行为。

五.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概念,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六.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

七.国家赔偿:国家赔偿的责任,行政赔偿。

八.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主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刑法

一.基础概念: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的定义与特征,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刑罚: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种类,量刑,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

七.刑法各论:侵犯财产罪,渎职罪,贪污贿赂罪。

第五部分民法

一.基础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二.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与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三.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四.代理:代理的概念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代理关系的终止。

五.物权:物权和物权法的一般原理,物权的保护,所有权,相邻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六.债权:债的概念和种类,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七.人身权: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人格权,身份权。

八.民事责任:侵权行为法的一般原理与规定,主要的侵权责任。

第六部分合同法

一.基础概念: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种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合同履行的担保。

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六.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

第七部分知识产权法

一.基础概念: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渊源。

二.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及其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邻接权,著作权的保护。

三.专利法:专利法和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人及其权利,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序,专利权的保护。

四.商标法:商标和商标法,商标权利,商标注册,商标权的使用,商标权的保护。

第八部分经济法

一.公司法:基础概念,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竞争法

(一)反垄断法:基础概念,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过度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三.市场秩序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概念,消费者的权利与权益保护,经营者的义务,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二)产品质量法:基础概念,产品质量监督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和罚则。

(三)食品安全法:基础概念,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

四.宏观调控法

(二)税法:基础概念,我国主要税种,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三)房地产法:基础概念,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和出让,房地产权属登记。

第九部分社会法

一.劳动法:基础概念,劳动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

二.社会法:基础概念,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法律制度、《老年人权益法》。

三.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法律责任。

四.环境资源法:基础概念,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法律。

五.《物业管理条例》:业主的权利和义务,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决策权限及职责。

第十部分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和回避,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立案、侦查和起诉,刑事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管和管辖,诉的概念,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民事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期间、送达,法院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民事审判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民事诉讼时效。

三.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基本程序,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第十一部分上海市法治建设近况及热点

一.上海市立法进展

二.上海市依法行政进展

三.上海市司法改革进展、典型案件

《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资源配置与管理

一.市场机制:效用和成本,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要素边际报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经济行为博弈分析。

二.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供求及价格决定,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市场失灵。

三.微观经济管理:企业的性质、边界与目标,组织管理,企业成本与利润,供求法则,需求分析与估计,供求均衡的实现,生产决策分析,企业决策与政府管制。

第二部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行业进入壁垒,行业退出壁垒,交易费用理论基本观点,博弈分析法,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

二.市场行为:定价行为、倾销与反倾销,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经济行为的外部性,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界定与供给方式。

四.产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政府规制与放松管制,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五.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六.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界定,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

第三部分经济发展与转型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的概念,关税的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作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的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区域发展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循环经济的实践,文化创意产业。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城市经济管理的特征,城市公共产品的定价,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新兴业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宜居城市的关系。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和公共支出管理,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和审计,城市金融机构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经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上海产业发展与升级,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上海城市功能定位。

第五部分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范围与效率: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国民经济核算,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综合运用,国家预算管理和审计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协调,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扩大内需与保增长,政府失效的含义,寻租问题,社保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简政放权,支持市场竞争,节约公共开支,适度减税促进供给,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速,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等宏观经济领域最优规划。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为:政府的边界、依法行政,公共设施和资源的收费制度及自然垄断行业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的特点与职能,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和核算目标,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系、形式,依法行政的原则、基本要求及财政机制。行政事业财务会计科目的基本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及其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其管理,结转及结余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及专用基金管理。预算外收入管理。

四.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配置,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分类评估,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的处置及收入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监督管理。

五.事业单位财务清算: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

六.行政事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财务分析的内容及主要指标,财务分析的应用。报表附注的内容。

第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

二.财务预算与控制:预算编制的原理与常用方式,全面预算及其编制方法,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三.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个别资金成本、边际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理论及资本结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计算。

四.投资管理: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证券投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

五.企业筹资管理:企业资金需求量的,融资的渠道及方式,债务筹资、股权筹资、方式的基本概念、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以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六.营运资金管理:企业营运资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现金管理的目标及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企业存货余额,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及扩展。

七.股利分配及股利政策:企业利润的构成与分配程序,股利分配的基本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

八.企业财务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包括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等方面),杜邦分析体系的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在信用分析评估中的应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考核。(责任编辑:李明)

THE END
1.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 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 A. 法律制度 B. 法律规范 C. 法律部门 D. 法律条文 【答案】C 【解析】解析:在法律体系中,法律规范是基本元素,法律部门是基本单位。https://m.nx.huatu.com/2024/1022/1728460.html
2.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单项选择题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 )。 A.法律制度 B.法律规范 C.法律部门 D.法律条文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 http://www.ppkao.com/shiti/4037681/
3.构成一国法律体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a.法律制度b.法律规范a.法律制度 b.法律规范 c.法律部门 d.法律条文 正确答案 免费查看答案搜索答案 系统推荐的题目[单选] 20世纪兴起的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研究()之间的谐调关系。A.人造产品与人造产品B.人与人C.人与人造产品D.外观与结构 查看答案 对公司基本面状况分析,其内容包括( )。 a.资本结构 b.资产运作效率 c.盈利能https://www.ybtiku.com/xuexitiku/171686/104075.html
4.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判断题】法治体系就是法律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定岗是在对部门职能进行( )的基础上,将工作具体细化为若干模块。从而构成本部门工作的基本单元。 A. 统一领导 B. C. 合理分工 D. 明确责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包括部门性原则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8faa2d4b724280a2944d7ae07d8c0c.html?fm=bdbds7dae5b5a390b76777adb9d0ee99e28dd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八、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 九、法律部门:是由一个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由法律规范构成的. 十、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选十篇)“以宪法为核心, 以法律为主干, 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 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0n8b43.html
7.法律体系通用12篇三 建立专门的法律体系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立法的专门性和针对性钻井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能完全通过普通的民事法律,甚至是现行的海事法律制度加以解决。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具有专门性和针对性的国际公约,美国、加拿大等国提出的建立一个包括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在内的,涉及航行和作业阶段的综合性公约③https://cbybq.xueshu.com/haowen/1972.html
8.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是()。A.权利B.义务C.法律规范D.法律条文百度试题 题目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是( )。 A.权利 B.义务 C.法律规范 D.法律条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解析] 法律规范是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离开了法律,法律规范不复存在,法律规范只有在整体的法律中方能显示其具体内容。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fb1688375727a5e9856a6166&fr=search
9.法规与标准体系11篇(全文)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最高效力的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对现有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等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同时,食品安全立法还应当覆盖“从农田到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vy5g0ni.html
10.论商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抄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也无论是否存在成文商法典,商法大多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且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来说,亦不应例外。判断一个法律部门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唯有符合此项条件才能彰显其存在的http://www.commerciallaw.com.cn/index.php/home/article/info/id/188.html
11.金锦萍:论法典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法治研究202法典化是立法体系化在形式上的最高境界。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完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多层次法律规范并存,由宪法和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等7个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体系。此后,各部门https://www.163.com/dy/article/I4MIADTU0530W1MT.html
12.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本节重点介绍了法的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种类与基本构成;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层级以及各层级的主要法规。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所谓法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法”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所作的归纳和总结,是对“法”的本质所进行的描述和阐释。 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13.公共基础知识自测题史秀清9.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A.18周岁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B.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C.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D.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10.下列哪项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基本形式?( ) http://shixiuqing.com/index.php?r=article/Content/index&content_id=369
14.2021年自考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14、国内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作用可归属于(D ) ? D.法在社会建设方面作用 15、一种国家所有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原则分类组合为不同法律部门,在此基本上构成有机联系统一整体,称为(C )C.法律体系 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6858389103195.html